分享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终身学习的五大学习习惯

 木香草堂 2018-10-12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终身学习的五大学习习惯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作者:林格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  

  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有些学习是显在的、主动的,有些学习则是隐在的、被动的,是潜移默化的。两类学习在不同的领域起着不同的作用。学习并非越显在、越主动就越好。正确及时地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的隐在的、被动的学习,将之提升为更有效、更高效的显在的、主动的学习,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价值。

  所以说,培养学习的习惯,特别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显在学习的习惯,对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提高,对在事业、家庭、社会活动等各方面获得成功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定义和内涵

  主动学习,意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活动。它的对立面是被动学习,即把学习当作一项外来的、不得不接受的活动。

  主动学习的习惯,本质上是视学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使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具体地说,主动学习的习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这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学习的每个细节,尽量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做好自我管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所以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时也需要别人的提醒和帮助。

  有一段时期,荣登“中国少年榜”的全才少女黄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个小时起来早读。可是,她听见闹钟响后没有马上起来,结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学就要迟到。每天如此,闹钟便形同虚设。母亲王晶让女儿把闹钟设定推迟半小时,按正常时间起床,这样睡得充足一些。开始女儿不愿意,每天晚上总说保证第二天能早起,可是第二天还是迷迷糊糊醒不来。妈妈没收了闹钟,说:“既然闹钟起不了作用,就别用了,我可不当你的‘闹钟’!”

  没有了依赖心理,思路睡到清晨便很警觉,听到一点点动静就醒过来了,又马上翻身起床,生怕一觉睡过头。几天之后,妈妈把闹钟还给女儿,思路此时已经能准时起床了。

   

  二是对学习有如饥似渴的需要,有随时随地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要用来学习的劲头。鲁迅说,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他还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事实上,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他就永远不会抱怨时间不够用,因为随时随地,只要有空闲,他首先想到的事情总会是学习,这样就能把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优越的环境,命运似乎注定了他将度过平凡的一生。但是,他创造的“时间统计法”却拯救了自己,让他成为时间的主人。在82年的人生旅程中,他每天睡眠10个小时左右,并且长期参加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和社会工作,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创造出惊人的科技成果:他一共出版了70余部学术著作,写了12 500张打印稿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遗传学、科学史、昆虫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和哲学等领域。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他从1916年元旦开始直到1972年去世时一直坚持进行时间统计,每天核算,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每天的各项活动,包括写作、看书、读报、休息、散步、娱乐等全都准确记下来,误差甚至不超过五分钟。通过统计,他发现自己每天做工作的“纯时间”大约有七个小时,最高记录是个小时。他把每天的有效时间算成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分别从事两类工作。一类是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另一类是其他活动,所有计算过的工作量都尽量保证按时完成。正是由于科学严格地管理、计划和使用时间才使得他的“勤”快造就出了神话。

  三是对自己的学习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水平在不断变化,其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和审视,不仅有利于保证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2)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幼时的“理想”可不是化学家,而是钢琴家。然而这也是曾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母亲朱丽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安排。

  1921年,普里高津一家刚移居到一片混乱的德国时,母亲为了使孩子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决定教他们学习音乐。尽管音乐世界是美妙的,但一首曲子上百遍的练习对于好动的普里高津来说还是非常枯燥的,因此他常常在家里搞一些恶作剧。母亲为此头痛不已,她对普里高津严肃地说:“在几个孩子中,最有音乐天赋的是你,现在也表现最好,但是你喜欢音乐吗?想过要成为一个杰出的钢琴家吗?”他低下了头。母亲告诫他,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弹钢琴尤其如此。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他专心学习钢琴,这不仅使他免受混乱生活的干扰,也使他获得了良好的修养。

  1929年,举家迁往布鲁塞尔后,普里高津进入雅典中学学习。这是一个以严格的古典课程著称的学校,与浪漫的音乐世界毫不相同。在这里他的兴趣反而变得广泛,他开始喜欢上了考古学、文学和哲学,眼界开阔了很多。母亲看到他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才干,就任其自由发展。由于对化学特别感兴趣,普里高津终于有一天来到母亲房中,说出了自己想成为化学家的理想。母亲微笑着说:“小时候让你学习音乐是为了使你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培养你的情操,教你学会做事一定要专心,至于你长大选择什么目标,希望你自己把握,如今你已经做了决定,妈妈很高兴,尊重并支持你。”

  四是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要。我们身边的环境并不由我们自己决定,当一个人总在抱怨周围的环境是多么不公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十有###已经脱离了学习本身,他的能力也将浪费在抱怨中。适应不同的环境,不仅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锻炼多种能力和丰富人格力量的机会。

  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英国有机化学家巴顿出生于一个富足之家,从小又是集众多宠爱于一身的独子。上小学后,由于老师不可能像家里的长辈那样对他百般呵护,他十分不适应,与同学的关系紧张,经常发生矛盾,学习成绩自然也很糟糕。父亲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巴顿的成长,于是在他十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学习。

  该校实施军事化封闭管理,学生们都过军营式的生活。早晨起床铃一响,所有的学生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然后还要出操,即便是冬天,学生们也只能用凉水洗漱。学校的伙食勉强能算得上“粗茶淡饭”,与家里优裕的生活相比,巴顿可谓从“天堂”进入了“地狱”。巴顿受不了学校条件的艰苦,所以每逢周一上学的时候,总要大哭大闹,希望父亲给他换个学校。母亲和姑姑对他父亲的做法也很不理解,但他父亲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这样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营养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独立生活。

  巴顿长大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忍耐和自我锻炼,培养了我坚强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五是遇到困难坚持不懈。多数人的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能够坚持下去,是主动学习的重要内容。

  日本著名的化学家、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福井谦一家境小康,作为家里的独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但是在一次化学测验中,他又一次不及格。那天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把画满“×”的试卷拿到父亲面前。一直徘徊到太阳落山了,他依然在冥思苦想,不知道怎么进家门。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推开了家门。他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对父亲坦白了成绩。

  父亲听了很失望,嘴上却说:“孩子,没关系。这次考砸了,下次再努力争取好成绩。”

“爸爸,我……我不想再读书了。”福井谦一终于把思考了一下午的话说了出来。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3)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就太让我失望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本来以为你是个刻苦的孩子,没想到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了。”

  “可是爸爸,或许我不是块读书的料。我想去参军。”福井谦一说出了自己思考了很久的想法。

  “孩子,不管你干什么,都必须要读书。不读书,你就没文化,以后什么也干不成。”父亲耐心地开导他说,“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可能遇到挫折。总是退缩可不行,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它、克服它,才能真正超越。孩子,你要记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父亲的一番话终于打动了福井谦一,他表示自己确实不该现在放弃,要努力学习。

  于是他开始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从头开始补起。努力了一个月,又一次化学测验,他还是不及格。这次他没有灰心,他觉得自己底子差,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还要从打好基础开始。第二次化学测验,他终于及格了。半个学期后,他的成绩扶摇直上。第二个学期,他已经当上了化学课代表,还参加了化学竞赛。

  六是要正确对待别人的帮助。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父母帮助得不够,或者是父母没给自己请到好家教之类。其实,如果我们稍微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有思想的人,对别人直接帮助的需求就越少,越能更多地自己埋头钻研。别人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主要是提供不同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伟大的科学家们的生涯中,往往在年幼时期由于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某种信息启发了他们的头脑,从而对他们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

  “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至于不用证明就得承认公理,这件事并没有使我不安。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比如,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告诉了我。经过艰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显然’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在我看来,只有在类似方式中不是表现得很‘显然’的东西,才需要证明。而且,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由于不知不觉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

  “在1216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又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它给我的印象之深并不亚于初等几何,好几次达到了顶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无穷级数、微分和积分概念。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当我17岁那年作为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我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

  这段颇长的自述是我们理解爱因斯坦科学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资料。几何学给爱因斯坦思维带来的奇妙性,使他来不及按部就班,竟一口气把《圣明几何学小书》学到最后一页。

在爱因斯坦步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最初几步,有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虽然很难说他在思想上对爱因斯坦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正是他把打开自然科学殿堂大门的第一把钥匙递给了爱因斯坦。他就是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那本让爱因斯坦终身难忘的“神圣的几何小书”便是他送给爱因斯坦的。一开始,塔尔梅总是和爱因斯坦谈论数学问题,越谈就越引起爱因斯坦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学校枯燥教学方式厌倦的爱因斯坦干脆自学起微积分。学习医学的塔尔梅不久后也不是爱因斯坦数学上的对手了,但他依然热情地为爱因斯坦介绍当时流行的种种自然科学书籍和康德的哲学著作,如布赫纳的《力和物质》、伯恩斯坦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4)  

  可见,对于伟大的头脑,最有效、最有帮助的往往不是直接去教他们如何去学习,而是能够启发他们思维的信息和资源。

  二、培养要点

  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对学习如饥似渴的需要。只有形成了这种需要,才能主动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能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小时候特别爱读书,接受能力很强,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怎么也“喂不饱”他。他就去找“零食”―― 课外书来读。著名的露天市场每逢星期三就在百花广场开市,收藏家们常常会在这里发现古书、印刷品、艺术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古物。费米也加入了收藏家们的行列,矮矮的个头每逢星期三就在百花广场上穿梭。他在这里收集到不少“宝物”,买到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书。

  有一天,费米从百花广场带回论数学物理的两本著作,他告诉姐姐,他要马上读这两本书。当读到兴奋之处,他自语道:“这本书是多么有意思,你们一点也想象不出来。我正在学习各种波的传播!”“妙极了,它解释了行星的运动!”读到论海洋潮汐的循环一章时,他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当他读完全书,再次走到姐姐面前时,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说:“姐姐,你知道吗,这本书是用拉丁文写的,我还没有注意到呢。”姐姐摇摇头笑了。

  费米的勤奋、好学和上进,深深地感动了邻居阿米迪教授。教授很快看出这孩子是块好“料子”,非常喜欢费米。

  有一回教授半开玩笑地说:“费米,我给你出几道题做好吗?”

  “太好了,您快出吧!”费米跃跃欲试。

  教授自知题目显然高出费米的水平,并不期望他能全部解答出来。可是令教授吃惊的是,费米一会儿就全部解答出来了。他缠着教授出一些更难的题目“过过瘾”;教授出了一些他自己还未解出来的题目给费米。奇迹出现了,费米居然又全部解答出来了!教授连连点头赞赏不已,慨叹后生可畏。教授把自己所有的有关物理和数学方面的书,按合理的顺序一本一本地送给费米学习。费米如鱼得水,尽情地在物理和数学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在老教授阿米迪的精心培养和帮助下,费米得到了在学术界初试锋芒的机会。中学结业时,他写了论文《论弦的振动》。这篇论文令担任主考的罗马工程学院的教授们都困惑不解,无法解释如此年幼的费米何以会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其次,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应该做的每件事情,解决好学习中遇到的每个问题。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分析化学家,“极谱学”创始人,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小时候对待学习的态度之认真,就很让人钦佩。

  有一天,海洛夫斯基从学校里回来,愁眉苦脸的,吃晚饭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妈妈发现他不开心,就问他怎么了。这时候他才抬起头来看着大家,仿佛明白了一点什么似的,说:“没什么,只是老师布置的一道题我做错了,现在还没找出错在哪儿。”饭后一家人又出去散步。回到家,海洛夫斯基又开始思考那道错题。这时候,姐姐弟弟们正在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弟弟来敲门,邀请他一起玩,他说要先把那道题做出来。又过了一会儿,姐姐也过来邀请他一起玩,他仍在演算题目。姐姐热心地说:“我的数学和物理一向很好啊。要不我帮你把它做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他说:“不,姐姐。我要自己把它做出来。我想我已经找到一处错的地方了,一会儿就能做完。我不太熟悉这种方法,有些地方可能弄错了。不过,我能行。还是我自己来吧。”果然,他很快就把题目做了出来,然后快乐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玩游戏去了。

  再次,学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每个主动学习者必需掌握的基本步骤之一。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弄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缺陷。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利于对自己的弱势进行改善和提高。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5)  

  多伊西出生于1893年,正值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当时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而很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人员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于是身为工程师的父亲认为孩子长大后必须做工程师才能保住“铁饭碗”。因此在多伊西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严格管教他,要他学好学校里的刻板课程。但是多伊西爱好广泛,既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类的课程感兴趣,也对伦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而他却既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中去,又能对学校课程应付自如。所以在整个中学时代,他的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他父亲也觉得很正常,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学习兴趣。

  但是到了他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坚持让他进工程学院。到了大学里,应付课程就没有中学那么容易了,他第一学期的课程只能勉强保证每门功课都及格。这让学院里的老师们都大为惊讶,因为多伊西是个手不释卷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导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对学校规定的课程都没有兴趣,我平时看的书多数不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导师更加奇怪:“你既然不喜欢工程学,为什么又报考工程学院呢?”他说,那是父亲的主意。于是导师把情况汇报给学校,及时让他转入了应用科学院,学习生物化学。而后,他的成绩很快就直线上升。最终,这次改专业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此外,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行为。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有能及时应对变化的人,才能时时处处得心应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他小的时候由于一开始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所以语文学得很好,但是数学不好。开始学数学的时候,四则运算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都能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除法。后来,他就冥思苦想,过了好多天才突然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除法的奥妙所在。此后,又通过不断地独立思考,解决一个又一个理科学习的困难,最终成为国内著名的科学家。

  另外,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世界上的聪明人不可谓不多,但成功者却相对寥寥,究其原因,多数人并非智力不及,而是没有面对一再受挫的勇气。

  爱迪生发明电灯丝的过程,先后实验了1600多种金属材料和6000多种非金属材料都没有成功,别人问起的时候,他却说:“我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这些材料不能用作灯丝。”最后,经过实验他用碳化纤维做出了世界上第一盏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它能持续发光达45小时之久。

  最后,要正确看待外来帮助。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想得到别人的援助。失败时回首从前,也喜欢说:“如果那时候某某能帮我一把,我现在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很多人的成功似乎确实是由于在某个时刻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但一个人的成功终究要靠自己。正如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别人的帮助也是留给有准备、肯努力的人的。

  三、自我评估

  进行自我评估,就是评价自己是否已经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考察自己是否形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可以从需求水平、积极程度、适应能力、毅力、意志和独立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需求水平:

  ●    你是否对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每门科目都热情高涨?

  ●    对于学习的课程,你觉得它们更像是负担,还是更像能解决心中疑惑的信息来源?

  ●    你会由于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无法解答,而去找些可能相关的书来看,以求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    你常常觉得学校里学习的东西不够用吗?

  ●    你喜欢学别人都不会,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的知识吗,即使你学的东西学校里的任何课程都不教,对自己的成绩看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帮助?

    你经常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者做一些有趣的小东西,包括玩具、手工艺品和小发明吗?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6)  

  积极程度:

  ●    你是否因为某个老师讲课质量不高、老师本身不讨人喜欢、课程内容没有意思而不喜欢某门课?

  ●    你对特别喜欢的科目,是否经常超出学校学习的进度提前自学,甚至提前到了高年级才可能学习的部分?

  ●    如果父母或者老师不能或者不愿意回答你的某些问题,甚至批评你的问题太离谱或者愚蠢,你会坚持自己去弄懂问题的答案吗?

  ●    如果有的科目,你的成绩很差,你是任其自然,还是坚信自己能学好?

  ●    如果你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不算好,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有没有希望?

  ●    如果你的成绩不错,是常常觉得学习太简单、似乎没什么意思呢,还是常常自己找些有难度的题目来挑战自己呢?

  ●    对于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你怎么对待?

  适应能力:

  ●    对于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过了一个多月甚至一个学期了,你依然觉得没有头绪,常常记不住它的知识点吗?

  ●    某门课你原来学得还不错,会因为突然换了一个你不喜欢的老师而成绩下降甚至变成“老大难”科目吗?

  ●    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后,你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影响学习吗?

  毅力:

  ●    你能坚持每天先做完作业再玩吗?

  ●    如果电视里正在播放你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你做作业又遇到了个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你会放下手里的作业去看电视吗?

  ●    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你总能彻底执行吗?

  意志:

  ●    如果周围的同学都说某门学科是副科,不值得花太多时间,而你又特别喜欢,你还愿意继续花很多时间学习它吗?

  ●    你认为自己是否必须努力学好现在的所有课程?

  ●    你是否对所有的功课都全力以赴,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科目,你是否觉得自己可能根本无法学好它,还是觉得自己需要再想想别的办法,下点苦功夫把它学好?

  ●    你能为了提高某门功课的成绩,每天专门拿出一个小时来学习它,连续坚持两个月吗?

  独立性:

  ●    如果做作业遇到了难题,你会自己解答,还是去问别人,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等?

  ●    你有学习课外知识的偏好吗?

  ●    你会因为某件事情引起了自己的兴趣,而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一定要弄出个究竟来吗?

  第二节  不断探索的习惯

  一、定义和内涵

  不断探索,就是在未知的领域里,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凭借自己的发现和寻找进行学习,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探索来源于兴趣,但不是“三分钟热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弄清楚事物来龙去脉的冲动。这种冲动不是昙花一现,当它指引着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寻求原因时,就成了真正的探索。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费曼天性好奇,自称“科学顽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时研究蚂蚁怎样通报信息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称号对他名副其实。

  为了弄清楚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又是如何通报食物在哪儿的,他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找个地方放上些糖,看蚂蚁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告诉同伴。然后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行进的路线,看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通过这些实验,他发现蚂蚁是嗅着气味回家的。后来,当他发现蚂蚁成群结队地“光顾”自己的食品柜时,他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成功地改变了蚂蚁们前进的路线,保住了自己的食品。

  探索的兴趣不因外界的关注与否而受到加强或者减弱。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才有价值,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随大流”很容易,但是能够“耐得住寂寞”,做坚持真理的少数人就难了。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7)  

  迄今为止,一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只有一位,桑格。桑格是英国科学家,分别于1958年和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虽然获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但是很多人都想不到,桑格在中学时代远远不是什么“天才”或者“神童”,他的成绩甚至属于“平庸”一类,而且在获得工作机会的过程中也曾经差一点因为“平庸”被拒之门外。

  桑格从小受到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喜欢生物学。他经常和哥哥去野外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一起读生物方面的科普书籍。因为热爱生物学,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他的生物学知识远远比同龄的伙伴多。但是当时学校里并不考生物学,所以他的生物学对提高自己的成绩并没有什么作用。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平庸”,而且他内向的性格也使得他在学校里很少能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从小到大,他在学校里得过的唯一奖励就是“全勤奖”,从来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才华。

  1939年他毕业于剑桥大学,1940年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佩鲁兹在聘请他到自己领导的实验室工作之前,佩鲁兹征求过一些权威人士和一些一般人士的意见。那些人对桑格的评价正面的不多,也没表示出多少赞美。当佩鲁兹选择桑格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不应该选这么一位没什么影响和资历的年轻人到如此有名的实验室。

  那么桑格究竟用什么打动了佩鲁兹呢?原来佩鲁兹主要看中了这位年轻人的闯劲和思想解放,还有他的化学专业背景,这都是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需要的。桑格虽然并不突出,但是他的思维很有原创性,在硕士论文里提出了连博士课题都很少具有的创意和思想。

  探索还来源于怀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索。对于别人提出来的观点,不假思索地接受很容易埋葬探索的机会。

  科学世家的“小公主”、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与丈夫一起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她小时候非常好动,淘气得像个男孩子,但是自从参加由母亲居里夫人及其好友朗之万、佩兰等人制订的合作教育计划,她的淘气变成了对未知事物强烈的爱好和探索精神。有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孩子们出了一个问题:把一条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然后把溢出来的水接在另一个缸子里,结果却发现这些水的体积比金鱼的体积小,为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伊伦没有参加讨论,而是在想浮力定律――浸在水中的物体所排开水的体积应当与物体体积相等。可是这个定律怎么到了金鱼身上就不灵了呢?又想,朗之万是知识渊博的大物理学家,总不会是他弄错了吧?

  一回到家,她就向妈妈问这个怪问题。居里夫人想了想后,笑笑说:“伊伦,你动手做一下,试试看就知道了。”伊伦一定要弄出个究竟,想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她从实验台上取了个缸子,又弄了条金鱼,开始做实验,结果竟然是溢出水的体积与金鱼的体积一样。

  “奇怪呀!为什么朗之万说体积不相等呢?”伊伦想了半天,最后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第二天一上课,她就质问朗之万,为什么给他们提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并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实验经过和结果。朗之万听完,赞赏地笑了:“伊伦,你是个聪明的孩子。通过这个小谎言,我想告诉孩子们――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就对,只能相信事实,严谨的实验才是最可靠的证人。”

  越是原创的探索,需要付出的时间和耐心就会越多。因为很多问题在书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昆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对昆虫进行研究性观察的人并不多。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成功,就源于他对昆虫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观察。

有一次,他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许多蚂蚁在搬运几只死苍蝇。他觉得这是一个观察和研究蚂蚁生活习性的好机会,于是便不顾地上是不是干净,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一口气观察了四个小时,手脚都麻了也丝毫没有觉察。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8)  

  还有一次,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的时候看见法布尔躺在路上,眼睛盯着一块石头出神。下午回来的时候,看到他竟然还那里躺着。她们不由得惊呼:“天啊!我们该为他祷告了。”她们不明白他怎么能对着一块石头看了整整一天,怀疑他是不是疯了。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上的昆虫。

  就是靠这么顽强地持久观察和探索,法布尔才完成了其巨著《昆虫记》。

  有些探索存在危险。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行为可能存在的危险,对于进行科学探索和保证自己及周围人的安全十分重要。

  休伯尔于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与获得这个巨大的荣誉不同的是,他还曾经差点把自家院子炸上天,制造了一起不大不小的“恐怖事件”。

  在休伯尔15岁的时候,他在自家地下室里配制了一种粉末,为了进行实验,他还专门来到比较空阔的院子里,把盛着粉末的纸盒放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划了一根火柴,投到了纸盒里。哪料到他的手还没来得及离盒子远一点,那些粉末就爆炸了。休伯尔完全被吓傻了,他的手和脸都像被炭涂过一样。他的父母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他便开始向父母解释是怎么回事。话还没说完,院子外面就传来了警笛声。原来是邻居听见巨大的爆炸声,以为遭到了恐怖分子袭击而报了警,没想到是虚惊一场。休伯尔的父母满脸尴尬地向警察和邻居道歉。

  休伯尔知道事情闹大了,一直耷拉着脑袋,等候父母暴风雨般的责打。而且对他来说最糟糕的恐怕还不是责打,而是往后再也不能做自己心爱的实验了。没想到,送走众人后,父母没有责打他,更没有禁止他继续做科学实验,只是很严肃地告诉他:“以后要想做科学实验,就必须遵循科学规则,绝对不能想当然,否则会造成比今天的状况更加严重的后果。”

  父母的宽容和通情达理,使得这次事件不仅没有给休伯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还让他明白了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探索有时候也需要献身精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以探索有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不过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需要献身的探索并不是鼓励不顾危险,一味蛮干,而是同样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做到尽可能地周密安排。危险的发生只是由于太多复杂的因素和变数的存在,而无法完全避免罢了。下面两位女科学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国著名女人类学家古道尔从小喜欢生物。中学毕业后,她对研究黑猩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就不畏艰险,只身深入热带森林,在森林中工作了十年之久。正是这种热爱,使她长期地、深入地对黑猩猩的生活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用这些资料,她写出了《人类的近亲》、《我在黑猩猩中的生活》等著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宝贵贡献。

  动物学家齐伊? 亚当森从26岁起深入到东非肯尼亚的热带丛林中到69岁在一次观察野生动物时遇害为止,一共在那里度过了43个春秋。她以亲手捕获和驯养的一头小狮子“爱尔莎”为题材,写了《野生的爱尔莎》一书,内容真实动人。

  二、培养要点

  培养不断探索的习惯,首先要对周围某些事物、现象,对听到和看到的观点、看法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周围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引不起你的丝毫兴趣,不能令你有所感触,不能让你心动,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探索。探索首先来源于兴趣。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出生于里昂。他发现了右手定则和安培定律,创立了分子电流学说。他在电磁学中发现了一些重要原理,为电动力学奠定了初步基础。后人把电流强度单位定为“安培”,以纪念他的功绩。

安培智力超群,在幼年时就非同凡响。在五六岁时,他便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有一天,安培的父母在家里议论半个月来的收支情况。父亲拿着账簿,向母亲报一笔一笔的收入。安培不让爸爸报下去了,他要报给妈妈听。小安培没有去拿账簿,就随口把几十笔收入和总数一股脑儿地报了出来。父亲惊呆了,他立即翻看账本,发现儿子报的数与账面上记的丝毫不差。原来,小安培以前听他爸爸与别人说过这些账目,他自己又看过一次账本,这样就把账记住了。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9)  

  从此以后,爸爸便开始着力培养小安培的记忆力和计算力。过了不久,小安培在计算方面便又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一般的加、减、乘、除运算,他不需要列算式,用口算很快就解决了。他帮助父亲算账时,父亲这边报算数,他那边脱口而出,其答案准确无误。

  安培13岁时就能够理解难度极大的锥曲线的原理了。18岁时,他通晓了拉丁语、意大利语和希腊语。他潜心研究数学和物理学,整天手不释卷。他自学了狄德罗等编著的20卷法文版《百科全书》,不知熬了多少不眠之夜。安培20多岁时,便受聘担任了物理学教授。

  除了兴趣,最好能有物质的条件和准备,如相应的场所和工具。比如对于实验科学,如果能有一个实验室,是再好不过的。

  圣诞节快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吵闹着要圣诞礼物,可12岁的小约翰一声不吭,只在家里摆弄那些瓶瓶罐罐。他也盼望得到一份礼物,一份很特殊的礼物。

  圣诞节越来越临近,约翰的父亲老范思一直没有提起圣诞礼物的事。

  圣诞节的前一天,约翰实在耐不住性子了,他拉着爸爸的衣袖问:“爸爸,您给我买的圣诞礼物呢?”

  父亲没有马上回答,他慈祥地看着儿子,指指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反问道:“乖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呀?”小约翰狡黠地笑了:“好玩呗!”

  老范恩想了想,对小约翰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说:“孩子,放心吧!爸爸会给你礼物的。”

  小约翰兴奋地眨了眨眼,冲着爸爸笑着说:“爸爸,那我可等着啦!”

  老范恩虽然爽快地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但心里却在犯嘀咕,我的小约翰在搞什么名堂?一有时间就摆弄这些瓶瓶罐罐,不是把这个瓶子里的水倒进那个瓶子里,就是把那个瓶子里的水倒进这个瓶子里,还参合些颜料粉,摇呀摇的,脸上带着几分欣喜,瞧他劲头还很足!老范恩思忖着,自言自语道:“我该送些什么样的礼物给我的孩子呢?”老范恩慢步走到窗前,他看到了窗边的书架,突然眼睛一亮,“对,也许它可以帮我的忙。”

  老范思走到书架旁,随手抽出了一本书,“嗯,可不可以送他一本书呢?”他寻思着,顺眼一看――《居里夫人故事集》。翻了翻,一行文字跃入了他的眼帘:“经过长期的艰辛的实验操作,居里夫人终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镭,诞生了!”“实验操作?”看着看着,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噢,对了!我的小约翰是不是也想搞这些玩意儿?”他越想越高兴,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瓜:“嗨,有了。”小约翰一直耐着性子等父亲的礼物,可是他总在家里忙乎着。圣诞树、圣诞糖果虽然早就准备好了,然而却总不曾听到他说:“这,就是给你的圣诞礼物!”约翰差点要埋怨父亲不守诺言了。

  圣诞的钟声终于敲响了,客厅里灯火辉煌。约翰的父母身着节日盛装,一人捧着一个很精巧的木盒子,庄重地放在客厅里。约翰心想:“这是些什么东西啊?”父亲神秘地对他说:“孩子,你不是等着我们给你圣诞礼物吗?这就是给你的特殊礼物。”说着,把两个木盒子递给发愣的小约翰。约翰好奇地接过盒子,急忙打开看:“啊,一套化学试验仪器!”他不禁叫了起来,圆圆的眼珠闪闪发亮。他高兴极了。父亲吻了吻他的前额,郑重地问他:“满意吗?孩子!”约翰高声答道:“这正是我需要的,真是棒极了!”

  第二年,约翰过生日时,父亲又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座特制的小工棚实验室。小工棚内配备了工作台、煤气和自来水管等一整套的实验用品。那天,约翰高兴极了。他跑到父亲面前,撒娇地搂着父亲的脖子吻了又吻,说:“爸爸,您真伟大!”于是,这个小工棚就成了约翰的第一个实验室。

  在他父亲的启发诱导下,约翰渐渐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培养不断探索的习惯,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既包括人的方面的资源,也包括知识方面的资源。就人的方面的资源来看,遇到一位能够看到你潜力的伯乐,他能带你走上一条成功的道路。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0)  

  与弗兰克同获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赫兹,小时候受到了叔叔的有益影响。赫兹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孩子对诗文等文学方面的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但对数理方面的知识却有深厚的兴趣,接受能力也特别强。于是,她想到了赫兹的叔父,当时著名的电磁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希望儿子能多多跟叔叔学习知识,开发他在这方面的潜能。

  母亲开始经常带赫兹去叔叔家,让他有机会接受叔父的影响和教育。经过几次接触,叔父发现了赫兹在数理方面的特殊才能,很乐意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对赫兹进行系统的早期启蒙教育。赫兹也非常喜欢叔父,对叔父的教诲也认真接受,知识长进很快,对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掌握了一些初步的数理逻辑方法。

  尽管赫兹的叔父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但他已经成为赫兹心中的榜样,并在赫兹一生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就知识方面的资源来看,遇到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很可能打开你的思维之门,帮助你走向成功。现代遗传学的奠基性工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最终确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一张DNA分子衍射图谱中获得的。

  沃森和克里克致力于DNA分子结构的研究已经相当长时间了,但是始终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他们最初预测DNA分子是三螺旋结构,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后来,他们偶然得到了一位物理学家拍摄的一张DNA分子的衍射图谱。这位物理学家并没有考虑这份衍射图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会有什么价值。而这对沃森和克里克来说却是意外的收获,因为通过对衍射图数据的计算,可以从几个参数来证明它们决定了DNA分子螺旋情况。经过计算,他们俩最终建构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且发表了短短一千多字的论文。正是这短短一千多字的论文所阐述的重大发现,使他俩后来一起荣获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爱因斯坦用一个圆代表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他说,圆越大,你的知识就越多,而同时圆接触到的外界也越大,未知也就越多。所以,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能够使自己从更广博的角度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提出更多问题,扩大探索的空间,提高探索的深度。

  培养不断探索的习惯,还要对新事物有开放的心态。迄今为止,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卢柯是目前我国纳米领域的领头人。他走上研究纳米技术的道路似乎出于偶然,而偶然背后的必然原因却是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

  有一天他正好没有什么事情,听说有个外国专家要作纳米技术方面的演讲,于是就抱着听听看的态度顺便去听了报告。没想到,越听越上瘾,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后来干脆转向了纳米技术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一转向,既为他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为他获得巨大的成功提供了可能。

  三、自我评估

  评估自己的探索习惯,可以通过下面一些问题进行:

  ●    你能够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吗?列举得越多越好。

  ●    对于上面你列举出的问题,你试过去解答它们吗?用什么方法去尝试的?有多少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    你提出过创新性的想法吗?这些想法中有哪些得到了别人的赞赏,哪些别人不以为然?

  ●    你有时候会被一个偶然的现象所吸引,并且长时间地观察和研究这个现象,直到得到满意的解释为止吗?

  ●    你和别人争论过对一些热点社会现象的看法吗?你的争论有没有鲜明的特色?

  ●    你常常喜欢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别人的某些观点或者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吗?

  ●    对社会上流传的热门专业,各种媒体每年评出的“十大科技新闻”,新闻里报道的最新发现之类的消息,你是否留意?有没有通过各种手段,如搜索互联网、报刊、杂志,或者咨询老师等深入了解这些信息?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1)  

  ●    你身边有引领你发展潜力和发挥优势能力的人吗?

  ●    你进行过探险活动吗?遇到过真正的危险吗?那些危险是否本可以避免?

  ●    你曾经因为进行某些探索,例如拆卸家里的闹钟之类的物品而遭受父母的训斥吗?训斥之后,你依然去做,还是变得不敢再做这些事,以至于现在也没有什么动手的兴趣了呢?

  ●    你常常关注一些对提高学习成绩似乎一点儿用处也没有的信息吗?如果别人认为你不务正业,你是什么态度?

  ●    你到陌生的地方进行过探险吗?在探险的时候,你是否有种莫名的恐慌?还是觉得到处都是能引起惊奇的事物和现象?

  第三节  自我更新的习惯

  一、定义和内涵

  自我更新,就是不固守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从发展和提高的角度,对自己的知识、认识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完善。

  自我更新,需要不断地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联系、推敲、质疑和发展。打开任一学科的任意主题的综述类论文,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科学发展,最初几乎都显得非常幼稚,甚至很多观点简直幼稚得可笑。但是,正是从这种幼稚开始,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对于具体的人来说,最初产生的认识和能力在更高水平的人看来往往也是幼稚的,但是所有高水平的人也是从幼稚开始发展的。明确自己的认识存在发展的空间,即存在“幼稚”的一面,是进行自我更新的前提。

  牛顿经典力学定律确立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不可谓不“完善”。到了20世纪初,物理学界甚至有人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宣告接近尾声,20世纪的物理学家已经基本无事可做。但是,当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以后,随着放射性物理研究的开始,人们发现物理学大厦远远不是要完工,而是恰恰相反,只不过才处于打地基的阶段。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以后,量子力学理论开始建立起来的时候,整个物理学大厦不过是把原来盖茅草屋的地基换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地基罢了。20世纪的物理学家忙活了一个世纪,现在不知道的事情反而比知道的事情多了很多,他们远远没能享受到无事可做的“清福”,反而忙得焦头烂额了。

  个体的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发展,在认识发展上遵循完全相同的规律。所以,知识越渊博的人,往往更谦虚――因为他们清楚自己不知道的更多;而一知半斜的人反而显得很骄傲,似乎无所不知,因为他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

  自我更新首先要有追求的动力。没有发展动力的人,即使有好的天分,有好的条件,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生活条件优越的人,不一定能够发现自己条件的优越,相反却更可能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找到追求的动力和目标。

  乔治?汤姆生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他的父亲约瑟夫?汤姆生是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得天独厚的影响和熏陶,他的天资也很不错,但是父母总觉得他身上缺乏一种自我向上的力量,似乎没有什么发自内心的动力,也没有追求目标。

  他14岁那年,父亲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对此似乎无动于衷,丝毫没有什么感觉似的。母亲觉得这是教育他的绝好时机,于是决定和他好好谈一次。她把儿子叫到身边,很庄重地说:“乔治,你现在已经14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你爸爸14岁的时候已经读大学了,现在已经成了大科学家。你爷爷14岁的时候,还是个摆书摊的。你不觉得应该向爸爸好好学习吗?”平时觉得无所谓的汤姆生,这次却呆在了那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母亲的话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的眼睛。他低下头,为自己不思进取的行为感到惭愧。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语气坚定地说:“妈妈,您刚才说得对,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从此乔治?汤姆生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从三一学院毕业,并于1937年也获得了和父亲相同的荣耀――诺贝尔物理学奖。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2)  

  自我更新还需要广泛探索。

  在二十四史中,《史记》被誉为“群史之领袖”。这部史学巨著就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司马迁及其父亲司马谈“父子相继纂其职”撰成的。

  司马谈针对历史学除了孔子在四百多年以前删编过《春秋》之外,几乎一片空白的事实,立志整理出一部历史书来。他利用皇家图书馆的便利条件,熟读前代历史和经典文献。但是,由于古代书籍本来就少,加上秦始皇推行高压统治,只留下一点断简零篇,不少史事的记载还互相矛盾、真假难辨。所以,司马谈经过深思熟虑,鼓励司马迁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察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土人情,观瞻当地的历史遗址,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

  儒家遵奉“父母在,不远游”,司马谈不但鼓励二十岁的儿子远游,而且和儿子做了一次长谈,他告诉儿子自己在编修史书时每每为缺乏材料而感到为难,急需要有人帮助搜集材料,但自己作为太史令,职责不仅仅是修史,还要负责其他事宜,所以希望司马迁能够代替自己完成这一夙愿。

  司马迁特地从皇家图书馆借来了一张地图,父子俩详细地研究了出行的路线、一路上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以及怎样才能搜集到可靠材料的方法。司马迁为了不忘记父亲的教诲,还专门用简牍一条条记上,装入行囊。

  临行前,司马谈得知董仲舒已经向当朝皇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皇帝也已经接受,准备下诏颁令天下。司马迁听父亲说了之后,表示一定博采诸子百家之说,不拘泥于一家一宗。虽然为了不忤皇帝的旨意,要突出撰写儒家的历史,但对其他各家也要全面记述,自己此行在搜集材料方面,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这次对大江南北的游历和实地考察过程中,司马迁饱览了名山大川,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由于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到劳动人民,博采各种口碑传说,收集的材料十分详实可靠。

  回到长安,父子俩将近三年不见,司马谈从儿子的言谈之中,发现司马迁的变化十分神速。三年时间里,他不仅掌握了许多自己也没有听说过的史实,而且对下层人民特别关注,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

  整理工作结束之后,司马迁接受朝廷派遣,出使西南(即今天的四川和云贵地区)传达诏令。司马谈得知后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了解西南夷人的风俗,熟悉巴蜀的历史。像上次一样,司马谈为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游历考察计划。

  后来,司马迁果然担任了太史令,最终撰写完成了名垂青史的《史记》。

  司马谈对司马迁的教育,除了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子,让他从小跟随名师,更重要的是激励了儿子的事业心并为他提供“行万里路”的机会。如果司马迁只学书本知识,不出门饱受长途旅行之苦,他也不可能写出《史记》这样万世流芳的鸿篇巨制。

  自以为是和举止轻浮是妨碍自我更新的绊脚石。

  德国北部的奥耳登堡的春天生机盎然。一个披着金发的小姑娘趴在草地上,正出神地看着采蜜的小蜜蜂们。

  “表哥,你过来呀!你说这些花是甜的吗?蜜蜂为什么总是在花上采蜜,不到树叶和树枝上呢?”

  “当然是甜的,就像奶酪。”贝吉乌斯自信地说:“树叶和树枝也是甜的,只不过没有花儿好看呗,蜜蜂们才不喜欢。”

  “不对!树叶和树枝怎么会是甜的呢?”

  “当然是甜的,只是……只是你太小,不懂呗!”贝吉乌斯故作神秘地耸了耸肩膀。

  “你也只不过比我大7个月嘛!”

  “反正是甜的,信不信由你。我说是甜的就是甜的,以后我要用树枝做奶酪!”

“吹牛!你只会说大话,上次你不是说要从石头里榨出油来吗?可你连数学都考不及格,还想用石头榨油?真不知害羞。”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3)  

  “哼,学数学有什么用,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不学数学照样能用树枝做奶酪,用石头榨油!我今天就做给你看。”

  贝吉乌斯装模作样地干了半个小时,就借口去找更好的石头,偷偷地溜去看赛马了。结果,等待他的是表妹的嘲讽。

  贝吉乌斯的爸爸是一家化工厂的老板,觉得儿子总是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将来一定不会有所成就,三年以后就把他送到一所著名的大学去学习化学,好继承庞大的家业。

  暑假里,贝吉乌斯得意忘形地回到了奥耳登堡。一年不见,表妹已经长得更加美丽动人了,他回想起小时候和表妹在一起玩耍时,大家都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的情景,对表妹的爱慕之心更加炽烈了。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好说歹说,缠着妈妈在家中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舞会。那天晚上,客厅里灯火辉煌,宾客盈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当舞会进入高潮的时候,酒气醺醺的贝吉乌斯蹒跚地走向风姿绰约的表妹,当众大声问道:“表妹,你愿意嫁给我吗?”

  表妹抬头厌恶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扭过身去,用手帕捂着鼻子,对他说:“我永远也不嫁给你这样一个不值得骄傲却又很骄傲的人,永远也不嫁给你这样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好吧,我也许会嫁给你的,你从前不是说过要用树枝做奶酪,从石头里榨出油来吗?反正你现在学化学,那就等你从石头里榨出油来,或者把树枝变成奶酪的时候再考虑吧!”

  表妹的话像晴天霹雳,在众目睽睽之下,贝吉乌斯的脸“唰”地红了,他感到万分羞愧,恨不得在地板上找一个洞钻进去。

  这时,妈妈走过来,抚着他的头发,深情地说:“孩子,我真替你难过,你应该从现在开始改过自新,我相信你能变好的!”

  一连几天,贝吉乌斯都失眠了,表妹的话总是在耳边回绕。他闭门不出,怀着失恋后的痛苦,在痛苦中回忆了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想着妈妈殷切的目光和信任的话语,逐渐醒悟过来,深刻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认为自己以前放荡轻浮的行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做的事。于是他把自己错误的行为和原因找出来,挂在书桌前:(1)高傲自负;(2)不谦逊,目中无人;(3)轻浮放荡;(4)缺乏毅力和自我反省精神。

  从此,贝吉乌斯潜心专注于化学的学习,把表妹的忠告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化为决心与行动,一扫过去那种狂妄自大的恶习,变成了一个埋头苦干的青年。

  当他1931年站在诺贝尔化学奖的领奖台上时,他又回想起表妹的那一番话,从心底里感谢她的劝告。

  永葆自我更新的激情,还要不为荣誉所累。居里夫人对待荣誉的态度很发人深省。

  1903年,为了表彰居里夫妇在提炼化学元素的过程中获得的卓越成就,英国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颁发给他们。授奖仪式结束后,居里夫妇带回来一个分量很重的金质奖章。

  在遗失过一次之后,他们把奖章作为特殊礼物赠给了女儿伊伦。

  一天,她的一个女朋友来做客,看到他们的女儿正在玩弄戴维金质奖章,不由大吃一惊:“哎呀,居里夫人,这奖章代表着极高的荣誉,您怎么能让孩子随便玩呢?”居里夫人却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二、培养要点

  首先,要让自己心态开放。有的人习惯说“不”,对于新信息总是拒于千里之外。诚然,社会上有不少新信息、新事物非常轻浮,需要拒绝,但若以此为由,将自己尚且了解不多的东西也轻易拒绝,实际上这是在封闭自己。心态开放,就要对一切新信息和新事物持有开放的心态。对于它们当中的糟粕,要给予有力的反驳和批判;对它们当中先进和有价值的信息,也要充分深入地认识、理解和运用。

  日本在19世纪进行的“明治维新”,为暮气沉沉的日本注入了新的活力,日本从此踏上了现代化的起跑线,综合国力突飞猛进,仅用25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唯一的现代化强国。日本近代的崛起,正是通过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先进文明而实现的。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4)  

  国家、民族的发展如此,人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认知视野会越来越广阔,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盲目排斥是不必的,开放心态进而吸取精华、弃除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其次,培养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感性。能够敏感地发现新事物的不同之处,对于自我更新非常重要。

  19289月的一天早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一排排的架子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很多玻璃培养器皿,上面分别贴着标签写着:链状球菌、葡萄状球菌、炭疽菌、大肠杆菌等。这些都是有毒的细菌,弗莱明收集它们,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制服它们,把它们培养成无毒细菌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一种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葡萄球状的细菌,存在很广泛,危害也很大,伤口感染化脓,就是它在“作怪”。弗莱明试验了各种药剂,力图找到一种能杀它的理想药品,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弗莱明来到架子前,逐个检查着培养器皿中细菌的变化。当他来到靠近窗户的一只培养器前的时候,他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唉,怎么搞的,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原来,贴着葡萄状球菌的标签的培养器里,盛放的培养基发了霉,长出一团青色的霉。

  他的助手赶紧过来说:“这是被杂菌污染了,别再用它了,让我倒掉它吧。”弗莱明并没有马上把这培养器交给助手,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难道是这种青霉菌的分泌物把葡萄状球菌杀灭了吗?

  想到这里,弗莱明兴奋地把它放到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死去,只留下一点残迹。他当即决定,把青霉菌放进培养基中培养。

  几天后,青霉菌明显繁殖起来。于是,弗莱明进行了试验,用一根线蘸上溶了水的葡萄状球菌,放到青霉菌的培养器中,几小时后,葡萄状球菌全部死亡。接着,他分别把带有白喉菌、肺炎菌、链状球菌、炭疽菌的线放进去,这些细菌也很快死亡。但是放入带有伤寒菌和大肠杆菌等的线,这几种细菌照样繁殖。

  为了试验青霉菌对葡萄状球菌的杀灭能力有多大,弗莱明把青霉菌培养液加水稀释,先是一倍、两倍……最后以八百倍水稀释,结果它对葡萄状球菌和肺炎菌的杀灭能力仍然存在。这是当时人类发现的最强有力的一种杀菌物质了。

  19296月,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似乎是偶然的,但却是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让人又感到遗憾的是,当时青霉素还无法马上用于临床治疗,因为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的青霉素太少了,很难从中提取足够的数量供治疗使用。如果直接用它的培养液来治病,那一次就要注射几千甚至上万毫升,这在实际上是无法办到的。因此,弗莱明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但是他的发现,却为后来的科学家开辟了道路。

  1945年,弗莱明因在青霉素发现利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与佛罗理和钱恩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第三,要善于进行反思。学会用一整套的方法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境界层次,对于个人的自我更新的意义重大。在反思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见要持客观的批判态度,而不是像得到燕石的宋国愚人那样“敝帚自珍”,抱残守缺,对别人的评论和意见不屑一顾。

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他在山东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的石头,其实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他惊喜得不得了,以为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儿地盯着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5)  

  晚上,这个人要睡觉了,只好把石头放进柜中。他刚躺下一会儿,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着以后,迷迷糊糊在梦中发觉有人偷走了他枕头下的“宝贝”,于是他又从梦中惊醒了。他翻开枕头一看,那“宝贝”在枕头下面安然无恙。可是这个人依然不放心,于是又将石头紧紧握在手中钻进被子里,将石头捂在胸前,这才睡着。就这样折腾了一夜,他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

  总是将宝贝握在手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请来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只装燕石的箱子。这皮箱共有10层牛皮。愚蠢的他先用10层上好的丝绸将石头仔细包裹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皮箱里收藏起来。这样,他才满意了。

  过了些日子,外地有一个客人听说这个人得了至宝,特地找到他家里请求观赏一下宝石。于是这个宋国人在虔诚地斋戒7日之后,穿上端庄的礼服,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这才当着客人的面,十分郑重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皮革做的箱子;解开一层又一层丝绸巾系成的包裹。那个外地客人这才好不容易地看到了这个宋国蠢人所谓的“宝石”,禁不住捂着嘴“嗤”地一声笑起来,竟笑得前仰后合。宋国人大惑不解,瞪着一双傻呆呆的眼睛望着客人问:“你为什么如此发笑?”

  这位客人止了笑,认真地对他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燕石,和普通的砖头瓦片没多大区别。”

  宋人听了大怒。他指着客人说:“胡说!你这是商人口中说出的话,你安的是骗子的心!”

  那个外地客人受辱后扫兴地走了。而这个宋国的蠢人则把这块燕石更加严密地藏起来,更加倍小心地守护着它。

  第四,一个人缺少知识并不可怕,怕的是像那个把燕石当成宝玉的宋国人一样,既孤陋寡闻,又不懂装懂,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做了蠢事还自以为得计。

  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是自我更新的重要源泉。自我更新,不是毫无因由发生的。要进行自我更新,必然是因为有所发现,而要有所发现,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

  伽利略10岁生日时,父亲给他一架望远镜。有一天,伽利略使用他的望远镜时突然抱怨说:“爸爸,这东西不好,不用它还可以看得清楚,用了它每样东西都变得那么小。”父亲笑笑,轻轻地将望远镜筒倒过来。原来伽利略把望远镜用倒了,他从缩小的那头看,当然无法看到放大的东西。正确地使用望远镜,景物大了,视野也变大了。

  有些人被见识所局限,常常以为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情,别人也都会认为了不起,其实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的事,可能是尽人皆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五,虚心。虚心也是自我更新需要的重要素质。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柳公权五更便起了,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行字: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6)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愤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第六,重视别人的意见,主动纳言。这对自我更新意义非凡。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相貌堂堂,身高8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征服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发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回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三、自我评估

  评估自己的自我更新习惯,可以通过下面一些问题进行。

  ●    你常常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观点吗?

  ●    你对新闻里的热点消息喜欢一探究竟,还是不以为然,很快淡忘?

  ●    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你经常为自己找理由辩解吗?

  ●    对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UFO,你认为只是别人的恶作剧,还是觉得值得细细研究?

  ●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发现过一些反常的现象,并努力作出比较科学的解释吗?

  ●    你是否经常和父母、老师、兄长等探讨一些问题,从他们那儿获得一些新鲜趣闻?

  ●    如果你对自己的某个看法深感得意,而有个人却不以为然,你一般会怎么想?

  ●    你有没有做得特别拿手的事情?如果有,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达到几乎无人能够超越的水平?

  ●    你喜欢高谈阔论吗?喜欢说些豪言壮语表达自己的志向高远吗?

  ●    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你是经常超前学习,还是保证能够在同学们中间领先就满意了?

  ●    你喜欢羡慕和夸奖你的朋友,还是喜欢胜你一筹的朋友?为什么?

  ●    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你愿意超前学习,探索学校里还没有教的知识吗?

  第四节  学以致用的习惯

  一、定义和内涵

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学校里学的东西没有用,果真如此吗?学不致用,当然无用;学以致用,自然会有用。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学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并不能经常引导学生把刚刚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很少给学生出一些生活类的题目,把一段时期学习的某个专题,甚至多种学科的多个专题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但是,这并不代表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7)  

  知识,来源于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们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所以,就知识本身而言,它必然是有用的。之所以会产生“知识无用论”,一方面由于教师对知识的运用引导得不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在探索知识的可用性上没有下工夫。当然,这并不是指责现在的学生不努力。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压力太大等,也是导致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现在我们不是去追究原因是什么,而是要把讨论的重点转向怎样做到学以致用上来。

  “学以致用”的精髓,一方面在于把间接的经验和知识还原为活的、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这个还原的过程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始终思考的心灵。一双敏锐的眼睛,让你去观察现实世界里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而始终思考的心灵,则让你不断去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他去卡次基山,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父亲说:“看见那鸟儿了么?那是只斯氏鸣禽。”(费曼那时猜想其实父亲并不知道这只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了解它。我们还是要仔细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于是费曼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在啄它的羽毛,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费曼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羽毛再梳理整齐吧。”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比较多。”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

  费曼说,“唉呀,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费曼觉得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父亲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次,费曼长大了一点,父亲摘了一片树叶,树叶上有一个C形坏死的地方,从中线开始,蔓延向边缘。“瞧这枯黄的C形,”他说,“在中线开始比较细,在边缘时比较粗。这是一只蝇,在这儿下了卵,卵变成了像毛毛虫似的蛆,蛆以吃树叶为生。于是,它每吃一点就在后边留下了坏死的组织。它边吃边长大,吃的也就越多,这条坏死的线也就越宽。直到蛆变成了蛹,又变成了黄眼睛、绿翅膀的蝇,从树叶上飞走了,它又会到另一片树叶上去产卵。”同上一例一样,费曼还是认为父亲说的细节未必对――没准儿那不是蝇而是甲壳虫,但是他指出的那个概念却是生命现象中极有趣的一面,生殖繁衍是最终的目的。不管过程多么复杂,主题却是重复一遍又一遍。

  父亲培养了费曼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费曼在玩马车玩具。在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费曼拉动马车的时候,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费曼找到父亲,说:“爸,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因为运动的物质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其实是很深刻的理解,父亲并不只是给费曼一个名词。他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摩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费曼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说得没错。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8) 

  “学以致用”的精髓,另一方面在于动手。理论上行得通的东西,在实践中做起来可能远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做一做,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来得更具体、更全面,也更直观。对于技术性的工作,最优秀的往往不是学历高的人,而是有操作倾向、操作能力和操作经验的人。

  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拿着灯泡琢磨了好长时间,用尺在灯泡上下左右量了好一阵,又在纸上画出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道算式,算来算去还没有算出结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阿普顿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于是很快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

  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充分发现自己的潜力。很多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肯定什么也做不好。可是,这里有个问题:你试着去做过吗?你做的时候是浅尝辄止,还是不断地尝试屡败屡战呢?有些问题貌似很复杂,其实真正去做的时候却会发现并不太难。对于真正复杂的问题,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浅尝辄止,只能加重自己的失败意识,更加没有信心。所以,多做,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少做,就会发现能做的事情很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郑新蓉教授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国的某个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某个大学城时,当地一个小学校长送给代表团的成员每人一本画册。打开一看,全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建筑物,有古老的教堂,有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有别具风格的艺术博物馆,也有最新科技实验楼群……每幅图下,都用文字说明这座建筑物坐落的位置、修建的时间,建筑设计人的姓名以及该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这位校长告诉我们,这是一幅很好的导游图,有了它,你们就知道我们城市的历史、主要建筑和城市规模,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在感激的同时,不解地问道:

  “你们学校有城市建设、规划和导游的任务?

  校长说:“没有哇。这是我们学生的作品,是他们的作业。”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这才细细地看这本画册,许多建筑物的确明显是孩子的手法,很稚气,但不够老练,不够专业。

  中国代表团的同行兴趣更大了:

  “图画下的文字是谁帮助完成的?”

  “也是他们自己。”校长答道。

  “孩子们是如何知道某个建筑物的历史和设计过程的?”

  校长答道:“他们可以去图书馆、建筑博物馆和建筑设计院访问。”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感慨万千,原来孩子们有这么大的创造潜力,同样是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城市社区知道多少?对自己生活其中的环境了解多少?我们的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和设计院的机会有多少?但是这也说明:只要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人的创造力的确是惊人的,哪怕只是“不起眼”的孩子。

  二、培养要点

  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首先要经常观察和思考。观察和思考是一切智慧的源泉。现象和规律都是客观地存在着,就像苹果园里的苹果年年都会往下掉,被砸中的人也不计其数,却只有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观察和思考的效果。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发现都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思考。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十分爱观察,走到哪里就观察到哪里。一次,他在大连疗养,路过马栏河桥时,偶然看到一个形态奇特的山峰,一道道的山梁呈弧形旋上山顶。登高鸟瞰全貌,犹如莲花花瓣围绕着中心的莲蓬。这激起了他的思考,经过研究,终于得出了地质构造体系的新类型,命名为“莲花状结构”。

   

    终身学习的五大习惯(19)  

  18348月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斯科特?罗素正骑着马在河边散步。突然间,有两匹马拉着一只小木船,以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从他的身旁驰过去。罗素侧目小船,发现一股激浪从那小船的船头上卷起,顷刻间便离开船头向前流去。这种波不像平常见到的波浪那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有着明显的波峰波谷。为了找到这种特殊波的运动规律,罗素扬鞭催马,一步不舍地紧追这只小船,仔细地观察1尺多高3尺来长的激浪。追了四五公里,直到小船在运河转弯处拐弯,激浪消失时,他才掉转马头停下来。不久,罗素在这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研究,提出了有名的“孤立波”理论。

  心理学家陈鹤琴教授从1920年冬开始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进行观察,把其身心变化的各种刺激反应逐日进行文字和摄影的记录。根据808天的具体观察和记录,他分析了孩子的身体发展、动作发展以及模仿、游戏、好奇、惧怕、言语等各个方面,于1925年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其次,要学会“做”。“做”是这一习惯的核心,我们要不断动手去做实验,验证自己提出的想法和观点。

  玛丽亚?戈波特?梅耶是继居里夫人之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第3位女科学家!她在原子核研究上有重大建树,在固态理论、统计力学,尤其是介于它们之间的边缘学科――相变理论方面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在取得这些重大成就之前,她就已经在思考如何防止茶碗与茶碟之间滑动上表现出来了。

  玛丽亚是独生女,她在6岁时就立志要像爸爸一样做个教授。她好观察事物,每时每刻都细心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有一天,玛丽亚的母亲戈波特夫人亲自把茶沏好,把小茶碗放在精致的小碟上,然后吩咐仆人们端到客人面前。仆人中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端碟子的手常常因为激动而颤抖。光滑的茶碗在碟子里轻轻移动,难免要洒出一点茶来。她就难为情地说:“人老了,手脚不灵了。”为了避免把茶弄洒,再端上来时,她就格外小心地用双手捧着。可碟子像有意找别扭似的,反而倾斜了,茶碗一滑,洒出的热茶差点儿烫着手。她就更难为情了:“人老了,手脚不灵了。”

  当时玛丽亚和表哥们始终在客厅里,男孩子们都在尽情玩耍,玛丽亚却用她那双聪慧、敏锐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被茶碗碟子吸引住了。她看到,仆人每次端茶碗时,开始茶碗在碟子里很容易滑动,可是热茶洒在碟子里后,尽管仆人的手摇晃得更厉害,碟子倾斜得更明显,茶碗却像粘在碟子上一样,一动也不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定要弄明白。”玛丽亚悄悄地溜出了客厅,开始做起实验来。

  “咦,玛丽亚呢?”戈波特夫人焦急地问孩子们,“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看见玛丽亚了吗?”“我知道她在哪儿。”10岁的克莱顿洋洋得意地说。昨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他无意中发现了玛丽亚的秘密实验室。“好吧,克莱顿,你去把她找来。”克莱顿飞快地向储藏室跑去,他愣住了,玛丽亚不在。她在哪儿呢?克莱顿沿着走廊边走边想。当他路过厨房时,无意中看见玛丽亚正在摆弄着茶碗和碟子。“哈,我可捉住你了。怎么,不当教授,改行当家庭主妇了。”克莱顿很喜欢这个表妹,总想法子来逗她玩。

  “才不是呢!”玛丽亚丝毫不在意表哥的话,“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玛丽亚低声地很神秘地说。

  “什么秘密?”克莱顿顿时被吸引住了。

  “只要先在茶碗和碟子之间洒一点水,这样,茶碗就再也不会滑动了。”玛丽亚洋洋得意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表哥。

  “小丫头的鬼把戏,我不相信。洒上水后更容易滑。上次妈妈擦了地板后,我差点滑了一跤。”克莱顿对玛丽亚的秘密大失所望。

  “不信你试试。”克莱顿半信半疑地拿茶碗和碟子试了试,果真如此。

两个小家伙正七嘴八舌地议论时,玛丽亚的父亲戈波特先生来找他们了。他们把茶碗和碟子的秘密告诉了戈波特先生。“爸爸,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摩擦力的缘故,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弄清楚,像您一样当教授。”“对,”戈波特先生兴奋地举起了玛丽亚,望着茶碗和碟子意味深长地说:“你长大后一定能当教授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终身学习的五大学习习惯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