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刘备拼命攻城立功,却因此得罪诸葛亮导致死亡

 疯癫史鉴 2018-10-12

战乱时期,武将最大的责任就是打仗。拼了老命的给老板打仗(现在也一样,只是换成了挣钱),一般来说打的胜仗越多,打下的地盘越大,越重要,武将的功劳越大,越能得到老板的重视,得到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权利。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了能让后方的军队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派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刀剑无眼,打仗本身就是拼命的事儿,孟达攻城的时候,手下小弟一不小心把房陵太守蒯祺给杀了。孟达打下这么重要的位置,刘备高兴了,诸葛亮却闹脾气了。

房陵太守蒯祺虽然是曹操的人,但也是诸葛亮的姐夫。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诸葛亮跟着哥哥姐姐们寄人篱下相依为命,感情好的不得了。孟达这一失手,诸葛亮他姐直接中年丧夫以泪洗面,表面上诸葛亮从容淡定,心里这小算盘啪啪的开始算计。

乱世悲哀,他为刘备拼命攻城立功,却因此得罪诸葛亮导致死亡

打胜仗这种工作上的业绩,只能让老板暂时高兴,他需要的持续性的源源不断的成绩。而害人亲戚,毁人家庭这种大罪,却能让同事持久性的嫉恨,后来发生的事儿也印证了这点。

房陵只是一个地方,得把上庸、西城也打下来,才能发挥作用。孟达一个人打下了房陵,去打上庸的时候,刘备从总部发话说孟达一个人打仗太辛苦,双拳难敌四手,派刘封过去跟他汇合。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也是个武艺高强战功不凡的武将。刘婵这个亲儿子没出生之前,刘封一直是蜀国未来的继承人,跟孟达汇合后成了顶头上司分分钟夺了兵权。为啥非得派刘封过去,而不是其他人?原因有三个,一是把刘封支出去,省的待在总部跟亲儿子有夺权的想法;二是让刘封去监视孟达这个有过叛逃案底的人,省的一不小心把房陵这个重要的地方丢了;三才是让刘封带着孟达把上庸、西城这几个地方也打下来。

乱世悲哀,他为刘备拼命攻城立功,却因此得罪诸葛亮导致死亡

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谁给刘备出的主意,但十有八九出自亮哥的手笔。诸葛亮一直担心刘封影响蜀国局势,后来刘封战败诸葛亮更是直接建议刘备把人赐死。关于刘封的事儿,疯癫史鉴之前的文章写过,感兴趣可以看看。

刘封过去还有一个附带效果就是敲打孟达,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两个人都是膀大腰圆的武将,肯定没法和谐的愉快玩耍。孟达一个人打仗,想怎么干怎么干。刘封一来成了老二,干啥都得请示。孟达肯定闹脾气,刘封一看孟达不服,直接就怼他立威。后来关羽被杀,孟达担心被问责就叛逃曹魏,走之前还给刘备上书把刘封欺凌他的事儿写上了,可想怨念之重。

孟达刚一叛逃,诸葛亮就祭出杀招给姐姐报仇,《三国志》里就有隐晦地提及,“达之去就,明公(孔明)切齿,欲诛达妻子”,妥妥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惜刘备当时刚得了西川还没站稳脚跟,为了保全自己“仁德”的名义,拒绝了这事儿。

乱世悲哀,他为刘备拼命攻城立功,却因此得罪诸葛亮导致死亡

孟达叛降曹魏一开始还挺受曹丕器重,活的也挺滋润。混了七八年,曹丕死了,跟他交好的桓阶、夏侯尚都也死了。新主子曹睿开始扶持自己嫡系,军方大佬司马懿又说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三国志》;诸葛亮瞅准机会,派人跟孟达接触,几次三番的跟孟达说老东家,现在地盘大了也富裕了,但是能干的人不多了,你回来肯定受重视。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功力,忽悠个“头脑简单”的孟达,当然不在话下。

孟达同意归降回蜀后,诸葛亮转身就跟其他人说,孟达这人几次背叛反复无常,咱得逼他一把。然后派郭模到申仪哪里处诈降,有意的把这事儿泄露出来。申仪跟孟达本来就有矛盾,捏住把柄分分钟就跟司马懿这边告了一状。

乱世悲哀,他为刘备拼命攻城立功,却因此得罪诸葛亮导致死亡

而司马懿呢,之前因为内斗被夺了兵权,这会儿刚复职,正愁干点儿啥表现一把,得到消息后都没跟老板曹睿报告,直接带人过来把孟达给砍了,司马懿内斗的事儿也挺有意思,有时间单独拿出来说道说道。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孟达为了立功打下房陵没有错,为了保命叛降曹魏也没有错,错的只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兵力,只能在这乱世之中顺着所谓的局势,随波逐流。

攻城夺地战沙场,明枪易躲箭难防。尔虞我诈事无常,乱世挣扎当自强。

前人的历史,后人的反思。以史为鉴,通古今之变,讲疯癫之言。追求自由与成长,欢迎关注并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