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问题关键不是“活多钱少”

 大漠荆棘 2018-10-12

原标题: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问题关键不是“活多钱少”

医务人员生存环境堪忧:78%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文丨吴帅

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类似的说法隔一段时间总会引发一番争论。

最近又有新闻报道,引述专家说法称“每年60万医学生仅10万人从医”。还摘引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数据,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一些医学院负责人则对此解释,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

(2018年5月28日,南皮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妇科医生累倒在手术室 来源:南医宣传公号)

首先,“60万医学生仅10万人从医”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早就对此有过辟谣,称这是把医学职业等同于医生。医学大类中的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专业是为制药方向、基础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防疫等职业所需人才设置的专业,与医生职业有直接联系的是临床医学类。据统计,2015年,医学门类本专科毕业生共56.7万人,临床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为134123人。56.7万毕业生中,有资格报考执业医师的20.2万人。(16年8月26日光明网)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的56万“医学生”有资格报考执业医师的只有20.2万人,即使真的只有10万人选择了当医生,这个比例也不算低。必须要看到的是,医生执业通过率极低,在30%左右,意味着很多医学生即使想当医生也没机会,因为考不过。

想不想从医,和能不能从医是两码事。现在编制内稳定的职位都很抢手,包括保安、普通后勤,甚至清洁员都有研究生愿意干,还抢着干。作为正规医院的编制工,医学生们削尖头脑都想挤进去,根本就不存在不想从医的想法。

“仅10万人从医”,并不是简单的医学生想不想从医的意愿问题,拿这个数据进而论证医生就业环境差,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真正担忧的其实是后一个数字,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我们天天宣传医改形势一片大好,取得多么惊叹的卫生成绩。但是,那么多身处局内的医生却不希望子女学医,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常见的说法是执业环境恶化,钱少活多压力大。但问题是,钱少到什么程度?活累在哪个地方?为什么会压力大?这里面有很微妙的东西。

以局内人的观察来说,中国医疗主流是官办医疗,管办不分离,分配不公平和垄断医疗是很大问题。你说医生收入很低,但有医生的收入却能在北京买房子。你说医生收入很高,也有医生拿着白菜价的收入。同一行业收入有差距本来很正常,可如果差距的体现,很多时候不是由专业水平决定,而是和权力职务、和其他隐形甚至不合法来源相关,那就会影响从业者的心态。

(纪录片《生门》中妇产科女医生表示由于人手短缺,自己生孩子需要科室计划安排)

所以,当医生的意愿不高关键不是“活多钱少”,说虚一点,是职业尊严的问题。如果一个纯粹钻研业务的医生,在行业内不能体面有尊严的活着,当然就没人会愿意让孩子继续遭罪。改善医生从业环境,表面地说提高待遇、改善医患关系用处不大,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推动医疗行业的开放,才是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意味着让整个行业更透明,更健康。

此前还有新闻报道,内陆的高考状元基本不选择医学,而香港地区的高考状元很多报读医学,想当医生。就全球普遍情况来看,医学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医学是精英教育。从优质医疗质量的维护生产,再到新医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创新进步,都需要最优秀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否则,整个医疗行业未来可能陷入集体性平庸。

而作为相对精英的群体,会更关注一个职业的尊严和体面。医疗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也是要看能否让医生职业拥有更好的口碑和吸引力。就此而言,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刘爱迪 UN9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