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常常光玩沙子不做沙盘,怎么破?

 咨询师曹丽君 2018-10-12



本文节选于心灵花园公益课堂


个案背景

小贞, 7岁那年由派出所送来福利院,和分析师开始工作时,已经17岁。


小贞体格发育正常,体型与同龄孩子没有差异,在福利院特教班上学,平时表现腼腆、少语,很少流露喜怒哀乐之情,也很少主动问问题。常带着寄养家庭里一位兔唇的小妹妹“佳佳”一起玩。社工称其有轻度智障,但未经正规医学鉴定。


分析师在福利院开展服务已8年,也认识小贞8年。


在小贞17岁的时候,分析师觉得可以跟她工作一下,征得其同意后,开始正式的工作。


至督导时共进行了15次的工作,并未结案。



个案报告:沙盘游戏

(1-4盘)


 初始沙盘 

小贞一开始时并不愿意做沙盘。分析师微笑不语,慢慢地,孩子就伸手在沙盘里玩起了沙子。随后她到沙具架拿来一盒医疗器械,全部倾倒在沙盘里,其中有听诊器、放大镜、眼镜、止血贴等。摆弄一会之后,又收拾起来,放回沙具架。然后再拿了两只黄色小鸭,在沙子里埋起来,再找来一把红色的刷子在沙子上左右来回地刷,也有在沙盘里绕圈刷沙子。


分析师的感受:孩子很喜欢玩沙子。孩子选的医疗器械带给分析师疗伤的感觉;小黄鸭让分析师想到了兔唇妹妹;而来回扫沙子让分析师感到有点困。


 第2次沙盘 

小贞先拿了几个锅,一下子倒在沙盘里,然后再一一地把他们摆开。随后又选了猪八戒放在左上角,四个小红色杯子与碟子、锅、炉灶在中间摆开,接着就往它们里面装沙子,装满了又倒掉,然后再装。


过程中猪八戒曾倒下来,重新扶起来时,猪八戒的脸就从朝向她自己变成朝向分析师了。


过程中小贞很专注地玩沙子。问她沙子在手上的感觉,她笑着说“不懂说”。问她感觉舒服吗?她回答“舒服”。孩子玩一会儿,就会抬头看看分析师,笑一下,又继续玩。


分析师的感受:在沙画里,四个小红杯子带来祭祀的感觉;猪八戒让分析师想到兔唇妹妹。


孩子玩沙还是比较投入了,并没有在意分析师的感受。


 第3次沙盘 

因时间安排变动,咨询改到晚上进行。小贞一进来就说不想玩,想看电视。但说完后,她又拿起一壶水,往沙盘里从右到左地倒进去,然后就直接用双手大幅度地搅拌沙子,把干沙子和湿沙子搅拌在一起。她一边玩,一边说,自己才17岁,不会急着嫁人。


分析师的感受:整个过程没有使用沙具,但沙盘中的沙痕,感觉像是一株倒着的花, 小贞还在中间印了个掌印。而沙痕的下面部分,看起来又有点像子宫卵巢的样子。分析师知道福利院里那时有给大姑娘们介绍男朋友,小贞说不急着嫁人可能跟此有关。基于小贞通常是想说就自己说,如果问她,回答通常都是“不懂说”,分析师没有就这个话题与小贞深入讨论。


 第4次沙盘 

这一次小贞一进门就开始玩沙子,用手指在沙盘里从里到外画圆圈。她没有使用沙具,分析师提醒她,但她狐朋狗友没有选用沙具。后来,看到旁边有一个塑料桶和小铲子,才拿过铲子来往桶里装沙子,满了又倒出来,反复不停。


分析师的感受:焦虑。后来分析师自己尝试体验只用双手在沙盘里玩沙子,感觉是挺舒服的,之后焦虑逐渐减轻。



督导师点评

孩子玩沙子的感觉是很简单的。而反复装沙子、倒沙子的方式,以及把沙子当成是食物,这更像是幼儿园孩子玩沙子的方式,分析师可以去多了解其7岁前的经历。


孩子谈到不急着嫁人,应留意福利院里有没有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同时,需要特别留意孩子想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感觉。


当孩子不使用沙具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太过期待孩子使用沙具。茹思·安曼老师曾指出,个案是在很平整的沙盘表面单纯地放沙具并不是真正的沙盘游戏。沙盘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跟沙子亲密地直接接触。


她非常强调手(甚至是胳膊)是接触沙子的方式,这样的接触会产生出怎样的身体感觉,会带出一些潜藏在身体里的记忆,也会直接连通到情绪的表达。对这样的感觉,成年人尤其容易忽略。他们常常会用理性思考的方式去描述与观察周围的事情。所以更需要通过与沙子的接触来激活这种感觉,增强这种感受。


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却有点不一样。虽然没有医学诊断,但她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一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对于认知功能不太高的孩子,她可能更能沉浸在一种与自己身体感觉相互亲密联系的感受中,她很喜欢这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她当下的一种状态。


这时,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工作目标。


分析师感到焦虑,也是因为对方处于一种幼儿园孩子水平的、纯真的玩耍状态,她的认知功能无法发挥出来,分析师也无法以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对方。这时候,分析师需要把自己降到跟对方同样的水平,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表达,才能降低分析师自身的焦虑。



个案报告:沙盘游戏

(5-9盘)


 第5次沙盘 

这一次小贞先把一个可以打开房门的塑料房子插在沙盘中间,房子很薄,需要插在沙子里才能立起来。然后把松树、草皮和一株株的花放在房子后面。随后又选了炉灶、锅,往锅里装沙子,然后做一个打火的动作,再用小勺子搅拌锅里的沙子。打开房门,把锅从房子的旁边移到房子的后面,再把门关起来。


问她做饭给谁吃,她回答:“不知道”。


问她房子有没有人住呢?回答:“有”。但当问到谁在里面住呢?回答 :“不知道”。


分析师的感受:对于这种一成不变的问答,分析师感到郁闷,不知道是自己提问的方式不对,还是小贞不想回答,还是她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第6次沙盘 

小贞又用到了那把红色的刷子,还拿了一个塑料茶壶。然后就是用这两个东西一直玩沙子,偶尔打哈欠。


分析师的感受:焦虑情绪没那么强烈了,但小贞一直沉浸在忘情玩沙子的状态中,让分析师觉得无聊与犯困。


 第7次沙盘 

小贞还是用到了那把红色的刷子。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之前做沙盘的孩子把一个钥匙扣、一个女性人物、一个士兵埋在沙子里了,她把沙具翻出来,看了一下,又重新埋了起来。然后仍是用红色小刷子拨弄沙子。


分析师问小贞能否打个比喻形容一下这样玩沙子的舒服感觉是怎样的,小贞依然不懂回答,在分析师给出几个选项后,小贞选了“像睡在被窝里的那种舒服”。


分析师的感受:这是上一次的重复,分析师有时候会走神。


 第8次沙盘 

小贞用一把红色的铲子玩沙,到最后的时候,红色铲子半埋在沙子里。


分析师有问小贞是不想玩沙具,还是不知道怎样玩,小贞回答:“不想”。


分析师的感受:因小贞一直没有玩沙具,又产生了焦虑,事后整理思路的时候,才说服自己认可小贞这种玩沙子的表达。


 第9次沙盘 

这一次小贞进门后曾走到沙具架前面看,并拿起一个篮子,但随后又放下了篮子,继续如前几次那样,用红色的铲子和黄色的刷子在沙盘里玩沙子。这一次,小贞会用小铲子来刮沙盘底,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这次也发现有别人遗留在沙盘里埋着的小沙具,小贞没有处理。


分析师的感受:面对相似的4次玩沙越来越不耐烦,感觉咨询关系得不到明显的进展,没有得到突破,并开始犹豫,是应该继续由着她,还是应该对她有所要求。


督导师点评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的动作是非常具体的,包括在炉灶上打火的动作、开门与关门的动作等等。她的思维方式与正常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当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一点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就已经可以进入抽象思维了,不再需要具体的动作就可以进行想象或联想。但小贞已经18岁了,却依然需要运用具体动作的方式来进行想象。所以,她的思维方式是很具体的,而不是成人的抽象思维。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她的智力发展的延后。因此,当她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她动作的呈现,两者之间的连接是不紧密的,也许她就是真的不懂如何说出来,如果可以有选项供选择,她倒可以尝试去作一些选择。


小贞的游戏过程是单调的,但看得出来她还是愿意来做沙盘的。


对于分析师问为什么不玩沙具,小贞的回答“不想”是很干脆的。而这个时候,分析师感觉到内心的不耐烦也是很明显的。在分析师的焦虑的背后,有着比较明显的期待,期待孩子沙盘的呈现可以更丰富一些,对分析师的回应能更积极一些。而事实上,对于福利院的孩子来说,工作可以得到怎样的进展,有时候是难以预知的。



个案报告:沙盘游戏

(10-15盘)


 第10次沙盘 

小贞的沙盘里终于出现了沙具。小贞开始时先拿了小铲,然后挑了喜羊羊里的8个人物,再选了两块草皮、一棵松树、两棵椰子树、两幢房子,后来又加了一块草皮。然后把铲子放回篮子里。


这是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喜羊羊守在黄色房子前,那是他们的羊村,睡在地上的是懒羊羊,她说懒羊羊像家中妹妹“佳佳”一样懒。灰太狼在狼屋前面,它想走到羊村去抓羊。最靠近分析师的是红太狼,它在狼屋里等灰太狼抓羊回来。因为喜羊羊守在门口,灰太狼没有抓到羊。


分析师的感受:这一次分析师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庆幸孩子终于用沙具做沙画了。


 第11次沙盘 

这一次是白雪公主的故事。小贞先拿起铲子,然后选了一小篮彩色珠子,倒在沙盘中间,拨弄了一会,然后又全部捡起来放回篮子里。


随后选了一匹白马、手拿酒杯的皇后、巫婆、白雪公主、王子。然后在左上角放了灰色的房子,皇后在房子里面,巫婆站在房子旁边,小贞说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出门就装扮成巫婆的样子了。白马放在了左下角,王子在马旁边,他要去救白雪公主。


上一次羊村的白色房子放在了右下角,公主在白色房子后面,本来是背对分析师的,后来就躺下了。5个小矮人在门外。这时,小贞再把那篮彩色珠子倒在了右上角,用手把它们揉进沙里,半露出来,并说,那是小矮人的财产。


分析师的感受:小贞能把故事顺溜地讲出来,像是看完故事书或看完电视后转述出来的。5个小矮人让分析师联想到小贞在寄养家庭里,也是有5个小孩一起生活的。无论是巫婆,还是之前的灰太狼,都让分析师觉得小贞有面临危险的因素。


 第12次沙盘 

这一次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沙盘。小贞坐下后拿起红色铲子不停在沙盘里玩沙子,但拨弄沙子的节奏比以前快了,力度也比以前大了。


分析师的感受:感觉小贞在玩沙子的时候是有情绪的,可能跟知道这是春节前最后一次玩沙子有关。


 第13次沙盘 

这是春节回来后的第一次沙盘。小贞进来后绕着沙盘转了两圈,然后说,“都没什么好玩的”。然后就坐下来,直接用双手玩沙子。沙上留下的是她用手指的划痕,以及她按的手印。期间,小贞有打哈欠。


分析师的感受:小贞打哈欠的时候,分析师也会感到犯困。对小贞头几次做沙盘主要是玩沙子,后来又出现过比较丰富的内容,现在又恢复到单纯玩沙子,分析师觉得这是孩子自然的反复,可以继续观察。


 第14次沙盘 

因为各种原因,这一次工作距离上一次已经间隔了两个月的时间。见面时,孩子有问分析师这么长时间去那里了,分析师说家里有点事情,小贞就没有再问了。


这次她也是拿起红色铲子就开始玩沙子。在玩沙子的过程中,小贞有谈及自己的一些日常的事情。当分析师问到为什么不玩沙具时,小贞说:“这里没有熊出没的沙具,如果有的话,我就会想玩。”


分析师的感受:关于沙具的对话,分析师觉得跟以前单纯回答“不懂”, 是有变化的。


 第15次沙盘 

这一次仍是用红色小铲玩沙子,玩了30分钟后,分析师提出要跟小贞聊聊,看她是喜欢玩沙具,还是跟分析师聊聊。小贞回答“不懂聊什么”。聊到快“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贞表示自己已经18岁,不是儿童了。分析师问她有什么打算,小贞回答“只想在福利院里干点活,不想出外面。”


分析师的感受:小贞没有希望跟分析师聊的东西,而这段时间分析师感觉焦虑感已经不明显了。


沙盘治疗仍将继续,希望之后可以有更好的进展。



督导师点评

第10次孩子用沙具构建沙画故事了,但这一次沙盘面上是平整的,孩子没有像以前那样玩沙子。红太狼是最靠近小贞的,而且小贞知道分析师的名字里有“红”字,分析师需要去觉察,这个沙盘是不是小贞专门做给分析师看的。


第10次和11次,小贞都能很流畅的讲述故事,这种表达,与之前问什么都回答“不懂”,是明显不一样的。这时候,需要去察觉这个故事与小贞自己本身是否有连接。同时,遇到像喜羊羊与白雪公主的故事,我们需要考虑小贞在现实生活中,与寄养家庭中寄养父母的关系。


第12次沙盘,告诉孩子春节需要暂停,可以看到孩子是有情绪反应的。春节后恢复一次,然后又中断了两个月,再恢复,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有引起孩子情绪的。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这个18岁的孩子,她的情绪表达能力,跟同龄孩子比起来,也还是偏弱的。


让人惊讶的是,孩子并不是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在中间出现了喜羊羊的故事与白雪公主的故事,这两次是与之前或之后都截然不同的表达。在那两次的表达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都表达得很清晰的。我们需要去觉察,她是真的了解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还是借助沙盘在单纯地转述?


在所有的故事表达中,唯有躺倒的懒羊羊可能是与孩子现实生活有连接的。其余的表达可能都只是一种转述。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依然需要去重新考虑,我们跟小贞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实在对进展难以把控,可能就只能放下目标,单纯地陪伴了。


如果是跟正常孩子的工作,经过十几次,应该能建立起双向的连接,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达也可以有更多的理解。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孩子对我们的移情,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移情。而这个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是受限的,沙盘也很单调,总是在重复地玩沙子,这时候感觉就仿佛只能在她旁边呆着,难以在关系上真正有收获的感觉。当我们对个案付出了情感上的投入,对分析师而言,其实也会期望得到情感上相应的回报,但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似乎就不能有这样的要求。


此外,对于这样的孩子,她的社会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受限,我们也需要去考虑她有没有自闭的倾向。


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去接纳她, 我们就可能需要让自己也退回到孩子当下的那个状态中去,而不能带着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目标与期望了。对这个孩子而言,每次玩沙子,在我们看上去都觉得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对她自己而言,可能就已经很有意义的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处理好自己“做不了什么”的情绪,把自己放下,做好单纯的陪伴就好了,也许到某一天,她会突然给我们一个惊喜的。这个过程,其实挺考验我们作为陪伴者的“不作为”的能力的。


分析师可能会担心这样的“不作为”对孩子究竟有没有帮助。但是当我们回头再去看看这个孩子,她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信息都是比较少的,她的大脑很多地方似乎依然是还没有开发的,处在一种空白的状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她是需要更多一些的刺激来促进认知功能的发展的。但如果我们干预太多了,她可能又会一下子难以接受。


那么,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再给予一些干预,比如尝试一下跟孩子下棋,或是做一些与她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比如谈及一些青春期相关的话题。在第3次沙盘的时候,她会主动提及“自己才17岁,还不急着嫁人”,这样的表述,究竟她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青春期的角度,跟她探讨一下她对男孩子的看法,等等。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她们可能会采取一种回避的姿态,我们想谈论什么,她们就会首先否认或回绝。所以,当我们希望去引导孩子去表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比孩子更善于表达,要更善于去挖掘出她想要说什么,或是她的言外之意可能包含着什么。


我们也可以抓住她在沙盘中所流露的细节,从那里打开交流的窗口。比如小贞提到如果有“熊出没”的沙具, 她就会玩,那我们就可以顺着这个话题跟她讨论“熊出没”中的故事内容;又或者小贞提到她照顾的妹妹“佳佳”很懒,像懒羊羊一样,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话题切入,从而进入孩子的心灵。


沙盘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澄清情绪。让情绪得到宣泄,也是沙盘游戏最快能看到效果的地方。如果小贞带妹妹的过程是有情绪的,在沙盘中也通过懒羊羊宣泄出来了,那我们就可以籍着这个入口,打开与孩子交流的通路。


对于福利院里这样的孩子,如果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她可能就会不懂得如何回答,如果我们能给她一些预设的答案,她就能做出选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帮助她把问题涉及的内容丰富起来。


像小贞这样,她并非看上去那样的没有共情能力,她其实在某些时候也会察言观色的。当分析师感到非常焦虑的时候,她就会做出一个喜羊羊、懒羊羊的沙画,帮助分析师把焦虑降低下来。这时候我们是需要特别留意的,要避免来访者顺着我们的情绪走,而限制了他们自身真实的呈现与表达。


对于治疗过程的中断,我们需要向孩子做出更周全的交待,才能避免产生二次的伤害,让孩子觉得信任感受到挫败。


当我们遇到像小贞这样的孩子的时候,如何把我们的状态降低到跟孩子一样的水平,是考验我们功力的地方。当我们能找到跟孩子相同的频道,我们就能跟孩子对上话了。当孩子回答“不懂说”,“不知道”的时候,就说明我们跟孩子不在相同的频道上了,那就需要我们再多费一些心思去探寻那能连接得上的频道了。


小贞喜欢看“喜洋洋”、“熊出没”这些几岁的孩子才喜欢看的动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贞的智力发展水平还停留在儿童的水平。如果跟她聊这些动漫里的故事,借助这些动漫人物角色,可以减少小贞心理上的防御,可能更有助于小贞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所以,咨询师可以多去了解这些动漫的内容,以及其中人物角色的特点。


对于欠缺表达的来访者,分析师感到焦虑,其实也是对来访者的一种反移情,这跟来访者对分析师的移情也是有关系的,我们需要去用心体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访者心中那种空荡荡的感觉。



心灵花园

Garden of The Heart & Sou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