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洗脑的快速鉴别方法

 王的学习笔记 2018-10-12

/王强-OH (微信公众号:王的学习笔记得到深度学习平台)



小学时我瞎翻我爸的科普类书,翻到长度单位这一部分。上面写着:微米(μm、忽米(cmm)、丝米(dmm、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后面还附上了各个单位的换算关系以及常见物品使用的单位,比如细菌在微米级别,头发在丝米级别,沙粒在毫米级别

 

以前只知道米和厘米的我看到这些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还可以有那么多不同类型的单位;原来这些单位之间的大小比例是十;原来头发用常见的直尺怎么也测不出有多粗,是因为直尺最小刻度只到毫米

 

于是好奇宝宝我花了几天功夫把这些单位都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天上数学课,老师刚好讲到长度单位,然后就问大家:“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你知道的长度单位?好的请你来说!”

 

当时我的心里想: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此处应有BGM


我站起来,环顾四方,轻轻仰头,气提膻中,一下从米背到了微米,连例子都没放过,真可谓气贯长虹。

 

我背完之后老师拿着粉笔打算写字的手在空中静止保持了10来秒...


然后深呼吸一口问大家:“你们学过这些了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没有!”


老师左边嘴角稍微上扬:“我们来讲我们要学的,也是考试要考的,米、分米、厘米。你,坐下!学都没学过还说什么说!”

 

这是我最早体会到的“装逼有风险”。

 

小时候我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不太会强制给出确定答案,如果遇到小孩子无法理解的事,最多也就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这句话看似在敷衍孩子,但好处在于没有强制给出一个答案,也没有把孩子的思想强行截断,只是暂时搁置。

 

强制给出答案会让孩子懒得思考,失去好奇心;强行截断会让孩子对相应问题产生厌恶和恐惧。

 

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强制给答案和强行截断思想,是孩子普遍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有一个显著区别:前者有更多的开放性和非标准特点,而后者则几乎是标准化,甚至于连“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这种显著主观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我曾经在《学霸的残酷故事》中说过:要在中国获得一个好成绩,最佳策略就是把你的主要精力用在揣摩出题人心思上。


不管你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通过题海战术,通过“感觉”和“经验”的方式做出“题感”,还是像李笑来一样编一个程序对高频题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质上都是在揣摩出题人的心思。

 

这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将会导致少有的、调动高端思维活动的能力几乎全部用于闻别人的屁。

 

即使做到100%揣摩出出题人的心思,考试做到完美,那也只是别人的附庸和傀儡。除了猜测对方心思之外,几乎再无其他高级思考能力,这是在干什么?

 

这相当于是把出题人摆在了神的位置,是要让做题人接受神谕,以及神的审判。

 

这样做时间久了,就会对标准答案产生近乎信仰的迷恋,对找答案有异乎寻常的执念。


找到确定答案就安心,找不到就烦躁不安。找不到答案的时间越久,越容易焦躁紧张,甚至到最后不论给个什么答案,也很可能迫不及待地接受。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面临职位上的调整,但不知道如何选择,于是打电话咨询我如何选择。我搜肠刮肚用各种通俗易懂的类比和例子说了半天,给出了各种判别方法,希望她领悟方法去自行选择,结果她来一句:


 

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但我之所以打电话给你就是想给我一个答案,选A还是选B

我当时觉得很无语,感觉白费劲了。


职位调整不算小事,而且不是一个封闭的、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不论选哪一个都有利弊,而利弊取决于个人价值观,这是非常主观的判断。


这种主观选择当然只能个人在理解选择的各种选择属性后自行决定,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更能为自己负责。

 

但是我也特别能理解她的这种焦虑感,这是长期在被标准答案“喂养”之下形成的依赖。当没有了标准答案为自己“负责”,要自己为自己的选择正确性“负责”,此时挑战还是蛮大的。

 

因为有标准答案的话,最后选错了还可以怪答案;但是如果自己负责,一旦选错就等于否定自我。否定自我的痛苦非常显著——有多少人能承认自己其实是个傻X

 

别说傻X,连承认自己有局限和无能都难。极端的甚至可以不择一切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歇斯底里、道德沦丧、违法犯罪)捍卫自我正确。

 

有人可能会问:有的东西就是有确定的答案,比如水在100°C沸腾,光速是299792458m/s,磁铁具有磁性等等难道这些标准答案也不好吗?

 

  • 首先,如果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恭喜你!你要么没有被标准答案摧残得很厉害,要么自我修复了受损的脑功能,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否证思维。


  • 其次,进一步思考下就发现,这些标准答案全都有成立前提,比如水必须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C沸腾、光必须在真空下才是这个速度、磁铁必须在居里点之下才有磁性


  • 而且“标准大气压”、“真空”、“居里点”又是额外的知识,要了解这些知识必须有好奇推动,没有厌恶和恐惧阻碍,恰恰标准答案截断了好奇,产生了厌恶和恐惧。


  • 此外,即便是目前科学界确定的几乎可以说是恒定不变的“答案”,这种答案足够“标准”了吧?比如真空中的光速,普朗克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然而这些东西既然不变,一搜索就知道了,除了考试可以得分,其他时候能写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要知道人类社会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恰恰是因为不确定和不标准。

 

曾经看过个故事:

一个小伙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粉丝。一次去旅游,途中遇到一个外国人和人家攀谈起来,偶然发现对方对明史感兴趣,于是就把《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观点混合自己的理解在人家面前侃侃而谈。外国人时而若有所思,时而说“你这个观点还挺有趣”。小伙觉得自己在外国人面前彰显实力,十分满足。后来有一天他收到了这个老外发的一封电子邮件,就他之前提出的观点给出了严谨的论述和佐证,他这才发现人家是某著名大学世界级明史教授…


这个尴尬可能会陪伴他一生吧。


这位教授没有对他的“胡说八道”进行直接否定,并不(单纯)是谦虚,而是一种特别开放的思维,促使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丰富和夯实他思想的机会。另外即使有证据证明对方错了,也尽可能给对方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可能,而不是打击对方一番完事。

 

反面和正面的例子你都看完了,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出“洗脑”会有些什么要素?

 

我自己的理解是:

洗脑属性


  1. 将主观的、非标准的答案标准化,甚至简化到不用思考;

  2. 模糊甚至屏蔽问题背景、前提条件;

  3. 忽视概率(让答案确定)或滥用概率(比如取平均);

  4. 混淆价值观和属性,或者无视属性(这在《一切从贪婪说起》有详细说明);

  5. 不给解释,不对观点进行逻辑推演;

  6. 以故事和情绪代替分析和推理;

  7. 不启发思考,而是尽量避免思考,阻断思考,更不允许批判性思考。

 

但凡洗脑,至少有其中一条。一般而言是多条的复合。

实现手段



实现手段一般是两种:


  1. 用权力或暴力强制执行;

  2. 用一些技术性手段不知觉之下进行。


当然更多见的是两种手段都用。

 

技术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技术方法我在《洗脑快速入门手册》里提到,就是下定义或者创造概念,吴伯凡就是个中高手。

 

如果创造出很多概念,把恰当的东西往里装,这还算是好的,因为概念多了会引发思考,这是吴伯凡做的事;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弄出一个概念,把所有东西都往里装,这就糟糕了,因为随便什么都可以用这个概念解释,这就阻碍了思考,比如武志红的“全能自恋”。

典型表现



  1. 容易愤怒和情绪化,应激反应显著;

  2. 喜欢用权力或者暴力,攻击性强;

  3. 在亢奋和沮丧之间反复振荡。


常见句式有:


XX?(杠精?直男癌?)

XXX都是XXX(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你就是XXX(你就是情商低)

XXX就是/不是XXX…(不转不是中国人)

 

这些句式基本上都是以“是”或“不是”这样下定义的方式来将一个复杂的人或事“标准化”、简单化,这个过程常称为“贴标签”。

 

有趣的是,洗脑的表现,和被洗脑之后的表现高度一致,因为洗多了自己也信了,或者要给别人洗脑必须自己也信,就先把自己洗了。

 

洗人脑者,恒被洗之。

 

让受众思考代价很大。不管是电信互联网诈骗还是咪蒙这类情感大v,都尽可能避免让受众思考,变成脑残粉才好呢。

 

所以我很佩服和菜头,每篇文章后面都在说“请记住,我每说的一句话都是错的”。这早就超越谦虚的层面,不仅表达了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引发受众思考。

 

欢迎分享你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