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来,一阵凉意,已经有了入秋的感觉,看见了那片叶了吗?从吐绿,到茂盛,再到泛黄卷曲,直到调零。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稚嫩,是孩提的童年;茂盛,是青春时段的轻狂与倔强;当泛黄的脚步叩响凋零的柴门时,遍布的沧桑终于坦然,归于平静。 风息、雨宁、是静谧。
追求宁静的心境,清醒自己的人生,曾经是多少古人、现代人于世俗中,于滚滚红尘中,于芸芸众生中梦之以求的。
“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情感纠葛、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如果不懂得忙里偷闲,不适当调节心情、舒缓放松一下自己,就会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动。倘若把握不了自己,由着性子,小事生烟,大事冒火,骄横轻狂,喧嚣鼓噪,弄得自己坐卧不宁,别人见之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累了别人害了自己。所以,与其紧张去烦恼倒不如让自己先凝神静下心来。 庄子说,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挠其心志,以能静。静能使人心明神清,慧增开悟,神采万千,以不变应万变。 佛家说:“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心净则国土净。” 心与境合一,是禅境。也是“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的佛的境界。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一颗心,行的是万卷路。心底最深处,是永恒沉寂的山河。所有的欢乐与痛苦,不过是尘世的浮华与过往的云烟。 静是宽容的慈悲、静是觉悟的忏悔、静是不动声色的媚、静是无与伦比的美。但凡有静、无不是一场抵达灵魂深处收获丰盈的修行。
欲静何曾静,要休何时休,悟静、定性、入境,静心山水、清净人生,简单生活,静看风景,你若懂得,岁月自会静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