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运河城市文化旅游合作论坛达成江苏共识:让运河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冬可燃冰 2018-10-13

交汇点讯 12日下午,来自世界各运河名城的市长以及国际文化组织的专家们云集“世界运河城市文化旅游合作论坛”,共同商讨运河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与合作。

运河,让城市更精彩。“从历史上看,日本在1500年前就有运河存在。日本运河文化带在改善沿岸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旅游、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亚洲友好协会理事长徐迪旻介绍,“运河不仅留存于博物馆和人们的记忆中,而是在当下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比如1923年建成的小樽运河,是日本唯一沿海岸线以填埋方式建成的。2017年,这里旅游人数超过800万,是北海道有名的观光胜地。”

运河,承载着记忆和文化。“地理区位面向欧洲、面对世界,敦刻尔克有天然优势。”法国敦刻尔克市副市长蒙塔格涅·让-弗朗索瓦说,历史上敦刻尔克河网发生了很多变化,5个世纪以前开建的运河,把敦刻尔克和比利时连接在了一起。运河不仅满足了排水、航运的需求,同时因为运河文明,敦刻尔克有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世界闻名。

加入创意,能让运河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出更加出色的作用。Dalsland运河坐落于瑞典西部,是一条250公里长的河谷体系,拥有很好的自然环境。瑞典与挪威运河协会主席班尼·鲁斯感叹:“自然是充满着魔力的!”现在,这条运河充满了大自然的休闲乐趣,独木舟已经成为当地一个很重要的旅游产业,很多游客来这里散步、骑车、泛舟,摘蘑菇、采莓果,大家享受其中。

“运河是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遗存”。中国科学院旅游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说,中国大运河沿线省份旅游景区共4778家,占总数的44.22%。旅游业理应当成为推广运河文明的当代使者。他提倡,以运河文明来为纽带,来加强沿线旅游目的地的交流合作,打造沟通不同区域的精品旅游带。“人类开凿运河的最本质、最朴素的发展理念是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合作发展。我们应当秉持这一共同理念,共同广大运河文明。”

“扬州是大运河的源头城市,在和其他城市交流中,我们是用运河和世界对话。”扬州市旅游局局长张贵联说,“运河是我们的基因,沟通和交流是我们共同的性格,再度的辉煌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会上,讨论通过了《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合作江苏共识》,将共同打造世界运河城市文化旅游峰会、搭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旅游网络平台、推进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市场繁荣。

交汇点记者 李源 顾星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