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名辞海】之《云气的别名》

 WENxinHANmo 2018-10-14

编著:田家双


云气的别名


彩晕

彩色的云气。宋 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宋 李新《两寅四月乙丑夜漏未尽五鼓三隅程平起问安堂》:“彩晕收还香火寂,门外尘空镜天碧。”辽 萧观音《回心院》:“偏是君来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明 徐渭《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绿桂隔年疏彩晕,银球终夜断长绳。”清 周起渭《太宰陈说岩先生命题王石谷画午亭山村图》:“斯须彩晕山前生,乱铺锦绣林壑明。”清 董元恺《系裙腰》:“浅深颜色随浓淡,彩晕交加。”


层岚

指重山迭岭中的云气。宋 贺铸《东吴乐》:“平湖底,见层岚,凉月下,闻清吹。”宋 朱熹《题囊山寺》:“云海近苍茫,层岚拥深翠。”宋 方有开《方仙翁祠》:“真仙祠馆锁层岚,下瞰平畴十里宽。”宋 王义山《书永嘉嘉禾驿》:“层岚轶穷霓,纡萦困行客。”明 袁宏道《惠安伯圜亭同顾升伯李长卿汤嘉宾看牡丹》:“小榭迎初月,层岚作晚寒。”元 刘敏中《清平乐》:“啼鸟一声飞去,落花点破层岚。”元 白朴《水调歌头》:“俯秦淮,山倒影,浴层岚。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明 汪广洋《题僧巨然层岚春霁图》:“手持层岚春霁图,云出画师僧巨然。”


澄岚

清新的山间水气。唐 段成式《游长安诸寺联句 招国坊崇济寺 奇松联二十字绝句》:“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清 方文《庐山诗·五乳寺》:“岁久迹泯灭,此地空澄岚。”清 张永祺《和绎堂送顾庵南归原韵》:“野水沙鸥迎画舫,澄岚翠黛识宫袍。”



春霭

春日的云气。唐 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霭。”唐 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唐 卢纶《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城头春霭晓蒙蒙,指望关桥满袖风。”唐 陆龟蒙《酬袭美见寄海蟹》:“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宋 陈与义《雨中》:“古泽生春霭,高空落暮鸢。”宋 梅询《武林山十咏·灵隐寺》:“松篁发春霭,桂实坠秋月。”宋 徐侨《常自在歌》:“志常明秋霜,气常融春霭。”宋 曾由基《元夕酒倦》:“古篆生春霭,新汤响夜潮。”


春岚

春天山间的云气。唐 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唐 韦应物《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宋 张嵲《春夜山居望月思故园有作》:“万壑自清夜,春岚昏众星。”《和夏致宏咏梅》:“春岚初破晓光迟,青女消余泫玉肌。”宋 张嵲《普照诗》:“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明 香严和尚《寄冲彻堂》:“扬子渡头凝晚色,蒋王山上叠春岚。”《宣和画谱·许道宁》载,宋 许道宁有《春岚晓霭图》。



翠岚

山林中的云气。唐 郑谷《野步》:“翠岚迎步兴何长,笑领渔翁入醉乡。”唐 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唐 牟融《春游》:“楼前弱柳摇金缕,林外遥山隔翠岚。”五代 杜光庭《题仙居观》:“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贮秋光。”宋 苏轼《过岭》:“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宋 赵善扛《十拍子》:“花外青帘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岚。”宋 方信孺《庆远龙隐洞》:“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宋 方岳《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老石翠岚湿,古篆苍藓稠。”宋 王炎《张德夫园亭八咏·山堂》:“翠岚侵户牖,瘦石出江湖。”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各国王公卿相以及文人学士、富商巨族,无不驾飞车、挟重赀,僦居数月,徜徉翠岚绿漪之中。”


冻岚

指山林中寒凉的云气。唐 曹唐《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海风卷树冻岚消,忧国宁辞岭外遥。”宋 石介《竹书筒》:“陨箨遗轻粉,移根破冻岚。”明 程敏政《十二月七日有事西山陵园宿功德寺航公房次韵》:“晓日初红寒未敛,冻岚输翠午全消。”明 程敏政《重拜山斗世忠庙》:“一抹冻岚消木杪,半规寒日下松根。”明 程敏政《郭熙雪浦待渡图为杨孟瑛主事赋》:“飞琼势压冻岚空,叠出数峰兼粉黛。”


风岚

指飘浮在山间的云气。宋 孔武仲《寄子由》:“水石吴山好,风岚楚泽昏。”宋 袁说友《泊采石登蛾眉亭蛾眉山为云霭所蔽》:“风岚暝四合,云沙涨江口。”金 元好问《云岩》:“浑沌日凿余空嵌,漏天蒸湿饶风岚。”明 张子翼《陆川六景》:“金汤虎豹横关塞,玉柱风岚变古今。”明 释函可《山居》:“日夜风岚几许,问着山翁不知。”清 朱圭《伊逊河》:“盘肠诘屈山腹转,开张面势随风岚。”近 萧梦霞《下庐山》:“上方楼阁余陈迹,此地风岚接太穹。”



浮岚

飘浮的山林云气。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宋 苏轼《题女唱驿》:“浮岚常作雨,冷气不知春。”宋 李壁《使金诗》:“天连海岱压中州,暖翠浮岚夜不收。”宋 林正大《括水调歌》:“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宋 宋球《玉华山》:“浮岚暖翠入窗户,六月殿阁风冷然。”宋 陆游《早春新晴》:“柳弄春柔拂小潭,山横霁色卷浮岚。”宋 刘子翚《十七日集清湖》:“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元 王冕《庐山行送行》:“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元 许桢《柳梢青》:“叠嶂浮岚,澄江拖练,远浦归帆。”明 刘基《题秋江独钓图》:“细水浮岚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清 戴名世《数峰亭记》:“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叠立云表。”


寒霭

寒凉的云气。南朝 何逊《赠王左丞僧孺》:“长墟上寒霭,晓树没归霞。”唐 许昼《江南行》:“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宋 许景衡《道乐安寄杨县丞时可》:“爱之不可见,暮色生寒霭。”宋 刘子翚《雨歇》:“雨歇长虹淡欲收,疏疏寒霭暮依楼。”宋 陆游《冬晓》:“两岸夕阳渔浦市,数峰寒霭沃洲山。”宋 陆游《山园晚兴》:“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宋 陆游《雨晴》:“寒霭细分山远近,野歌相应路高低。”元 何中《舟中》:“悚立去帆波渺渺,深笼寒霭树稀稀。”明 孙一元《石林》:“乱石生寒霭,残林带晚曦。”明 边贡《送张元亮》:“冉冉游云覆短檐,霏霏寒霭度重帘。”清 弘历《夕》:“须臾总寂然,寒霭诸峰表。”



连霏

密集的云气。唐 李峤《晚秋喜雨》:“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


林霭

亦作“林蔼”。林中的云气。唐 韦应物《答崔主簿倬》:“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唐 陆海《题龙门寺》:“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唐 郑良士《游九鲤湖》:“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唐 李商隐《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宋 方回《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宋 韩维《清涟矶独坐》:“林霭散余知月上,水风清极怯秋归。”宋 陆游《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苍茫林霭灭,扑漉水禽惊。”宋 释文珦《盘谷》:“林霭飘成画,风泉写入琴。”清 方文《禾塘访麻孟璇村居》:“仆夫归渡口,林蔼拂檐牙。”


林霏

树林中的云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宋 赵蕃《投宿清福寺》:“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宋 张炎《夜飞鹊》:“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宋 郑伯玉《远亭》:“亭势孤高映小池,盘盘一道出林霏。”宋 朱继芳《失题》:“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宋 陆游《云门道中》:“川霭林霏翠欲浮,散人心事寄沙鸥。”明 程嘉燧《十一月十二再赴洗泉即事》:“再约提壶坐翠微,偶缘情话逗林霏。”明 丰越人《积雨怀屠田叔李宾父》:“林霏莽复合,孤烟郁平楚。”明 何景明《平坝城南村》:“秋阴结林霏,细雨洒茅室。”明 梁时《秀野轩诗》:“林霏蔼孤墅,春物组膏壤。”明 盛彧《春日出南野》:“远碧散霞彩,芳翠开林霏。”清 陈维崧《惜黄花慢·晴郊访菊》:“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沉。”



流岚

山间流动的云气。《水浒传》第九十四回:“万叠流岚鳞密次,数峰连峙雁成行。”


岚霏

山间云气。宋 林逋《山阁偶书》:“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宋 姜特立《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锦囊莫怕岚霏湿,带取风光入凤池。”宋 陈造《步西湖次韵徐南卿》:“坐久岚霏润,来时翠碧深。”宋 方岳《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纸帐岚霏重,崖花雨滴偏。”宋 郑清之《江汉亭百韵》:“星辰近梯级,岚霏日吞吐。”元 黄溍《癸酉四月同子长至赤松》:“岚霏生晻暧,野色在空蒙。”明 杨基《入永州》:“石气阴才雾,岚霏暖欲霞。”明 严嵩《东堂新成二首》:“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余。”明 樊阜《游灵峰寺》:“步入灵峰寺,岚霏翠湿衣。”


岚气

山中云气。晋 夏侯湛《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岚气清。”唐 张九龄《耒阳溪夜行》:“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唐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唐 岑参《寄青城龙溪奂道人》:“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唐 王初《延平天庆观》:“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宋 徐范《过太行山》:“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元 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岚气接虚檐,山色透疏帘。”元 刘祁《归潜志》:“林间残雨滴衣,岚气烟霏,交走横骛。”明 刘崧《再赋岚气昏晨树》:“晨光暧众壑,岚气嘘重雾。”另,指瘴气。《明史·许贵传》:“贵亦感岚气,未至松潘卒。”



岚烟

犹岚气。即山间云气。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宋 吴潜《贺新郎》:“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宋 白珽《游天竺后山》:“山转龙泓一径深,岚烟吹润扑衣巾。”宋 陈宓《月岩》:“谁将玉斧凿岚烟,放出团团白昼天。”宋 刘克庄《瀑上值雨》:“绝顶岚烟合,危亭略见檐。”宋 吴潜《贺新郎》:“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宋 陆游《题望海亭亭在卧龙绝顶》:“霜笳一曲入银汉,碧瓦万叠浮岚烟。”元 王丹桂《满路花》:“东南形胜地,极目锁岚烟。”清 周亮工《粤客过延津将往秣陵》:“五载岚烟迷越岭,六朝草色醉吴江。”


暝霭

傍晚的云气、烟霭。宋 周邦彦《风流子》:“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宋 胡惠斋《满江红》:“暝霭黄昏,灯檠上、荧荧初炙。”宋 刘埙《选冠子》:“暝霭迷红,水天笼晓,帆去野潮声急。”宋 葛立方《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石栏山几尺,暝霭只依依。”宋 郭印《次韵蒲大受瀛游富仁院》:“林昏知暝霭,溪暖觉迟阳。”宋 李处权《简友生促酒》:“水天渺无际,暝霭下前浦。”宋 李复《西洨晚归》:“吾茅遥见隐暝霭,到门邻舍鸡亦栖。”



暮霭

傍晚的云气、云雾。南朝 颜延之《陶征士诔》:“晨烟暮霭,春煦秋阴,陈尽辍卷,置酒弦琴。”唐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宋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周密《木兰花慢》:“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宋 韩元吉《六州歌头》:“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明 王世懋《横塘春泛》:“山连暮霭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明 吴宽《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已多浮云岩下宿,只有暮霭空中生。”


飘霏

飘动云气。晋 苏彦《秋夜赋》:“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时禽鸣于庭柳,节虫吟于户堂。”


青霭

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南朝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霭,表里紫霄。”唐 王昌龄《东溪玩月》:“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藏。”唐 张九龄《南山下旧居闲放》:“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唐 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唐 王翰《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四关青霭合,数处白云生。”唐 张乔《华山》:“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明 袁宗道《报谒》:“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清 厉鹗《晓登韬光绝顶》:“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晴霭

清朗的云气。唐 贾至《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唐 李山甫《曲江》:“江色沉天万草齐,暖烟晴霭自相迷。”唐 李咸用《富贵曲》:“画藻雕山金碧彩,鸳鸯叠翠眠晴霭。”宋 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瓦弄寒晖鸳卧月,楼生晴霭凤盘云。”宋 方岳《立春》:“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宋 文同《前溪独游》:“小滩晴霭外,独鹤夕阳中。”宋 陈襄《经武夷山》:“万叠层峦接远空,瑞云晴霭气溶溶。”宋 董嗣杲《过富池水军寨前》:“山暝沉晴霭,江春荡夕晖。”宋 陆游《将至京口》:“城角危楼晴霭碧,林间双塔夕阳红。”


秋霭

秋日的云气。唐 张祜《题樟亭》:“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宋 杜范《己已登玉峰亭》:“一鸟横边秋霭淡,片云归处夕阳多。”宋 喻良能《重九会饮爱山堂》:“宦情薄秋霭,吟思绕晴霞。”宋 陆游《林居秋日》:“小聚数家秋霭里,平波千顷夕阳西。”明 王称《崇川寄懋功张秀才》:“百尺滩头一访君,碧云秋霭正纷纷。”明 伍瑞隆《溪上闻夜香》:“一雨澄秋霭,溪空月似霜。”明 何吾驺《送蔡五岳明府应内召》:“振衣秋霭净,聆语晓云披。”明 区怀年《题画》:“远树碧阴合,孤峰秋霭微。”明 张和《过贾谊宅》:“空林落叶分秋霭,废井寒芜映夕曛。”清 弘历《望桃花寺》:“殿阁凝秋霭,川原静晓岚。”



秋岚

秋日山林的烟霭云气。唐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 权德舆《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唐 罗邺《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金 蔡松年《念奴娇》:“客子秋多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金 蔡松年《怕春归秋山道中中夜闻落叶声有作》:“客愁如隋堤乱絮,秋岚照水度黄衣。”明 杨基《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瑞霭

吉祥之云气。亦以美称烟雾。唐 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宋 马子严《满江红》:“瑞霭秋空,银河里、非烟非雾。”宋 黄人杰《鹧鸪天》:“瑞霭朝迷紫极宫。梅香轻度琐窗风。”宋 赵长卿《浣溪沙》:“金兽喷香瑞霭氛,夜凉如水酒醺醺。”宋 卢炳《醉蓬莱》:“正春回紫陌,瑞霭飞浮,暖风轻扇。”元 王恽《木兰花慢》:“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明 汪廷讷《种玉记·封功》:“瑞霭朦胧,香飘金殿炉烟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那宝镜中金光一闪,结成一片祥云瑞霭,现出了‘忠孝节义’四个大字。”



山霭

山上的云气。唐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唐 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唐 戎昱《送张秀才之长沙》:“山霭生朝雨,江烟作夕岚。”唐 张乔《蓝溪夜坐》:“月临山霭薄,松滴露花香。”唐 方干《登雪窦僧家》:“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宋 范仲淹《萧洒桐庐郡》:“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宋 梅尧臣《山光寺》:“鸟啼山霭里,僧语山林中。”宋 韩维《游首山夜马上作》:“凉风生雨气,清月动山霭。”宋 陆游《安期篇》:“素手掬山霭,绿发吹天风。”宋 刘子翚《过天竺寺》:“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宿云

夜晚的云气。唐 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宋 苏轼《答胡道师书》:“道师又不远数百里负笈相从,秉烛相对,恍若梦寐,秋声宿云,了然在吾目中矣。”元 赵孟頫《桃源春晓图》:“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


天波

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唐 孟郊《立德新居》:“仰笑鲲鹏辈,委身拂天波。”唐 许学士《天关回到世吟》:“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唐 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多谢天波垂赤管, 敢教晨景过华砖。”宋 王之道《满庭芳》:“蔡水西来,于门南峙,天波拥入华楹。”另,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唐 王维《渡河到清河作》:“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唐 刘长卿《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


溪岚

溪谷的云气。唐 白居易《题元八溪居》:“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宋 董嗣杲《溪村晚步即事》:“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宋 苏籀《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竹溪》:“溪岚翠欲滴,尘外嵇阮趣。”明 皇甫汸《咏虞山倒影》:“溪岚乘月吐,岩翠合云空。”明 张宇初《仲春喜晴》:“溪岚散喧濑,浦树春荣发。”明 张宇初《闻莺》:“绿阴垂地晓闻莺,山雨溪岚郭外情。”



夕霏

傍晚的云气。南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唐 卢照邻《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唐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唐 李群玉《湖阔》:“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唐 胡宿《城南》:“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宋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宋 张孝祥《鹧鸪天》:“园葵浥露迎朝日,槛菊迎霜媚夕霏。”宋 陆游《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


夕岚

暮霭,傍晚山林中的云气。唐 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唐 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唐 李绅《庆云见》:“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唐 柳公权《题朱审寺壁山水画》:“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宋 苏庠《菩萨蛮》:“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宋 葛绍体《小憩梵安寺》:“浅绿深红映夕岚,子规声在虎溪南。”元 周砥《过任昉钓台》:“深春钓台没,残照夕岚轻。”元 袁桷《复庵赋》:“前江右山,朝烟夕岚。”明 徐勃《溪南访郑翰卿话旧》:“寻君迢递歇羸骖,小阁弘开对夕岚。”



夕烟

傍晚时的云气,亦指黄昏时的炊烟。唐 王勃《圣泉宴》:“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唐 刘长卿《江中对月》:“空洲夕烟敛,望月秋江里。”唐 崔融《吴中好风景》:“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唐 鱼玄机《早秋》:“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唐 谢偃《高松赋》:“霏夕烟而暧景,度神飚而流音。”宋 赵长卿《水龙吟》:“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宋 叶梦得《鹧鸪天》:“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香霭

云气;焚香的烟气。唐 袁不约《长安夜游》:“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后蜀 毛熙震《浣溪沙》:“困迷无语思犹浓,小屏香霭碧山重。”宋 杨冠卿《赠维扬夏中玉》:“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宋 韩淲《朝中措》:“眉寿年年今日,宝杯香霭飞浮。”宋 卢祖皋《夜飞鹊慢》:“余光是处散离思,最怜香霭霏霏。”宋 吴潜《昼锦堂》:“千里人笑乐,游妓合、脂尘香霭笼街。”元 张翥《小游仙词》:“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霭落琼筵。”《白雪遗音·马头调·宇宙无尘》:“夜深香霭,万籁无声。”



烟霭

云气,云雾。唐 王勃《慈竹赋》:“崇柯振而烟霭生,繁叶动而风飚起。”宋 康与之《长相思》:“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宋 赵师侠《鹧鸪天》:“烟霭空蒙江上春。夕阳芳草渡头情。”宋 周端臣《少年游》:“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金 元好问《五松平》:“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元 张养浩《十二月兼尧民歌》:“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清 顾炎武《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昨过河东望首阳,空山烟霭尚苍苍。”另,指云雾笼罩处。唐 杜甫《万丈潭》:“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金 张斛《高寺》:“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又,指燃烧所生的烟气。唐 长孙佐辅《幽思》:“金炉烟霭微,银釭残影灭。”


烟岚

山林间蒸腾的云气。唐 宋之问《江亭晚望》:“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唐 贾岛《二月晦日留别鄠中友人》:“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唐 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唐 张泌《秋晚过洞庭》:“莫把羁魂吊湘魄,九疑愁绝锁烟岚。”唐 徐铉《山路花》:“半隔烟岚遥隐隐,可堪风雨暮萧萧。”宋 秦观《宁浦书事》:“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岚。”宋 曹冠《夏初临》:“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江宁沙门巨然画烟岚晚景,当时称绝。”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山市》:“县令张其协经山南麓,始见之,烟岚郁丽。”



烟霞

亦作“烟霞”。烟雾,云霞。南朝 谢朓《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伊烂拿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签》:“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明 张居正《潇湘道中》:“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清 梁章巨《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缥缈,钩勒精严。”另,泛指山水、山林。南朝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魏特进、房仆射、杜相州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元 乔吉《绿幺遍》:“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又,指红尘俗世。明 叶宪祖《鸾篦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闲云,不与那烟霞厮浑。”清 孙枝蔚《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将母琴堂馔未奢,非关陶令弃烟霞。”



氤氲

指弥漫的云气。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宋 谈羲仲《点绛唇》:“香雾氤氲,不放重帘卷。”清 朱彝尊《夏初临》:“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南朝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自氤氲混沌之世,骊连、栗陆之君,卦起龙图,文因鸟迹。”《旧唐书·李义府传》:“邃初冥昧,元气氤氲。”宋 周密《齐东野语·贾相寿词》:“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清 龚自珍《辨仙行》:“仙者乃非松乔伦,亦无英魄与烈魂;彼但堕落鬼与神,太乙主宰先氤氲。”又,迷茫貌;弥漫貌。三国 曹植《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沮水》:“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将荐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氲有黄云盖焉。”元 王实甫《西厢记》:“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孽海花》:“但觉春光澹宕,香气氤氲,一阵阵从帘缝里透出来。”又,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南朝 沈约《芳树》:“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氲透骨。” 



雨霭

雨色云气。南朝 宋孝武帝《离合》:“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当代 刘斯奋《索溪峪游草》:“丹崖十里争姿色,画在晴晖雨霭间。”


云岚

山中云气。唐 白居易《春游二林寺》:“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宋 李弥逊《成父成士于普光明堂之东别建大阁榜日妙严将》:“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宋 林用中《后洞山口晚赋》:“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宋 姜夔《贺张肖翁参政》:“从此与人为雨露,应怜有客卧云岚。”元 张雨《登善精舍葺治苟完七小诗以写予怀》:“深结云岚为保障,剩培松竹当儿孙。”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吴竹屿《昙香阁词》,如水木之清华,云岚之秀润,高者亦湘云流亚。”清 厉鹗《荆溪道中》:“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



紫气

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南史·后妃传下·梁武帝丁贵嫔》:“贵嫔生于樊城,初产有神光之异,紫气满室。”明 梁辰鱼《浣纱记·治定》:“烟霞高捧,看郁郁稽山紫气浓。喜逢一统,车书尽同。”另,旧时以为宝物的光气。《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唐 白居易《李都尉古剑》:“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明 何景明《观吴进士舞剑歌》:“仰瞻南斗有紫气,却顾东海无波涛。”


紫云

紫色云气,古以为祥瑞之兆。汉 焦赣《易林·履之渐》:“黄帝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唐 李白《古风》:“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前蜀 杜光庭《贺黄云表》:“又汉宣帝幸甘泉宫,紫云入殿,宋世祖践祚,紫云见于端门。”宋 孔武仲《张秉叔出紫云回銮图以示坐客因为赋之》:“忽逢邀携看月去,缥缈虚空生紫云。”宋 辛弃疾《念奴娇》:“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阕。”另,借指紫石砚。唐 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清 吴伟业《破砚》:“记曾疏阙失,望断紫云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