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结超声术语:matting ,conglomeration,agglomeration及 fus...

 马雪梅雪中梅花 2018-10-14

淋巴结超声术语:matting ,conglomeration,agglomeration及 fusion


傅先水


  今天在该平台看到了这篇《名词征集》的启事,华斌老师号召大家为杨高怡教授征集术语“mattedlymph nodes ”的中文译名,我看到留言中真是百花齐放,谨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

   英文术语的翻译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之前该平台有一篇小文谈及了英译汉中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例子(见《当你老了:史上最苦逼的诗人和最牛逼的情诗—兼谈医学与文学的英译汉范例 》)。里面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Synovial  lipoma  arborescens”的翻译,一些教科书译成“滑膜树枝状脂肪瘤”,就是没有理解arborescens一词的确切含义,arborescens是一种特定植物的种子或果实,而不是泛指“树枝”,因此华斌认为应该译成“滑膜藜状脂肪瘤”才贴切,深以为然。同样,matted lymph nodes的译文,应该先了解matting的含义和声像图界定,才不致剑走偏锋。以我之拙见,译文应首先追求准确,在此基础上才可兼顾生动或形象,而不是相反,因此类似“中国结”、“鱼鳞征”之类译文当然是不妥的。

   Matting(或matted LNs)是英文文献中描述淋巴结超声征象的常用术语,它通常是表述淋巴结的排列(arrangement)或分布(distribulation)的特征,它的对立的词是seperated 或seperation 。在不同的研究文章中,还有几个不同的叫法,但意思相近,比如conglomeration,agglomeration, fusion,等等,大体的意思是多个淋巴结粘在一起,反义的表述是“分离的,散在的”,用以鉴别诊断。

    Matting 这一征象,在结核、传单、川崎病、菊池病等的受累淋巴结中出现比例都很高,在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化脓性细菌性淋巴结、猫爪病、castleman 病、朗罕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Rosai-Dorfman 病(罗-道病)等均可出现,但比例比前者低,因此它的鉴别诊断的价值应结合其它征象综合应用。

用来描述淋巴结特点的其它征象还有size(径值), shape(形态,长短径比值), Echotexture(回声均匀性), echogenicity(回声强度), hilum(门结构), border, vascularity patterns, 等等,这些术语都好理解和翻译。而matting确是不太容易找到理想的译文。按惯例,每项研究中作者都会给出各个征象的定义,我们不妨先看看文献中给matting这个词下的定义:

1.  20年前香港学者的一项致力于鉴别淋巴结核和转移淋巴结的研究(Journal ofclinical ultrasound  VOL. 26, 1998:383 )较早提到matting这一概念,该文给出的定义是:

     Matting wasconsidered to be clumping of multiple  abnormallymph nodes with no normal soft tissue between them,据此界定,matting在47例结核和22例转移性淋巴结的出现率分别为59%和8%。

按字面解释,该研究matting的含义是多个淋巴结簇状聚集(clumping),相邻两病灶之间零距离接触而无其它软组织,并给出了声像图范例(图1)

 

                         

图1:淋巴结核之matting lymphnodes(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199826383)

  

  2. 2012年台湾的一项研究,其目的是超声鉴别菊池病(Kikuchis  disease)和恶性淋巴瘤,文中也应用了matting这个征象(见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2811817-1820,定义是:

The nodeswere considered matted when a numberof  lymph nodes were clustered together.

该界定与前述类似但略宽泛,也是多个淋巴结聚集成群。据此,菊池病(76例)和淋巴瘤(28例)符合该征象的分别为55.5%和31.5%,菊池病的敏感性较高,并提供了matted lymph nodes 的声像图范例(图2):

菊池病之matted lymphnodes 征象EuropeanJournal of Radiology 2012811817-1820

 

3. 2014年,笔者的一项研究,旨在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我们也采用了matting这一征象并给出了定义( Clinical Radiology 69 (2014) 239-245)

Matting wasdefined as partial or complete disappearance of a borderline echo between LNs.

我们对matting的界定是相邻淋巴结之间的界线部分或全部消失,据此,传单病例中83%具有这一征象,淋巴结核中占76%,细菌性淋巴结炎占40%,淋巴瘤17%,但颈部双侧matting在传单中占66%,而本组研究样本中结核病例没有。我们给出的图像范例为(图3A,B):

图3传单病例双侧颈部之 matting LNs ClinicalRadiology  201469 239-245)。


   按字面解释,matting 和融合(fusion)的意思接近。

4. 2016年韩国的一项研究,对象为菊池病和转移淋巴结,也应用了matting征象进行鉴别Ultrasound inMed. & Biol. . 201642,  2334–2340),定义为:

 Matting was determined as the clumping of lymphnodes with suspicious features and disruption of the nodal  border. 这一定义与前述第3项研究几乎等同 。据此,matting在48例菊池和100例 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分别为 95.8% vs 86%,但以我自己的工作经验,这一数据的可靠性非常可疑。其转移淋巴结的matting出现率之高与前述香港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后者只有8%),我自己更认同香港和台湾的数据。韩国研究者给出的声像图范例为(图4)

图4 菊池病之matting 征象(Ultrasound in Med. & Biol.2016,42, 2334–2340)

                      

5.最近的一项研究聚焦于儿童患者菊池病的超声研究(见Ultrasonography 2017;36:66-70): ,使用的是另一个术语conglomerated,其相反的术语是multiple separated。

结果是:儿童菊池病:conglomerated vs. multiple separated: 分别为68%和32%颈部淋巴结单侧分布的占86% (与前述的传单很不同),该研究提供的图片范例为(图5):

 

图5  菊池病之 conglomerated lymph nodes(Ultrasonography2017;36:66-70


从图像看,conglomerated lymph nodes 与matting LNs 类似,也高比例出现于儿童的菊池病淋巴结病变。

 

6.韩国的另一项研究旨在对菊池病和淋巴结核鉴别,样本较大,发表于其本土的英文杂志(Korean J Radiol 2015;16:767-775),也使用了Conglomeration  这一术语,定义为:

  Conglomeration  was defined as clustering of at least threelymph nodes resembling a bunch of grapes 。意思是:至少3个淋巴结聚集成葡萄样。据此定义,结核(77例)和菊池(135例)发生率分别为30%和18% 。该研究提供的图片如下(图6):

 

图6 菊池病之Conglomerated cervical LNs(Korean J Radiol 2015;16:767-775)

7.  再往前,2011年韩国学者发表于Ultrasound Med Med 2011;30:957–963的一项研究,聚焦于菊池病的声像图,也使用了Conglomeration这一征象,定义为:

Conglomeration was defined as clustering of lymph nodes.

该文没有提供图片,匪夷所思的是,175例菊池病中只有5例符合这一界定,这和前述第4项同样是韩国人的研究提示菊池病有95%出现matting征象,形成两个极端,韩国就是这么威武,令人瞠目。


  8.再来看看日本的研究。发表于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6, 58,1146–1152

该研究目标是川崎病淋巴结和细菌性淋巴结炎鉴别,用了“cluster of grapes” appearance这一术语,其相反的征象描述为 a single dominant node,据此,葡萄串征象在川崎病和细菌性淋巴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 32%,该文给出了图像范例(图7):

图7  川崎病淋巴结的葡萄串征cluster of grapes appearance


 9. 早先,在2002年,日本学者发表于美国儿科学杂志Pediatrics 2002;109;e77 的一篇论文,最早提及川崎病淋巴结病变的超声特征,也使用了cluster of  grapes来表述,22例样本均为这一表现,而且是单侧。该文给出了图片(图8):

图8  川崎病之淋巴结病变: cluster of  grapes

   图8就很像今天的华斌老师《名词征集》文章中提供的图了。


   综上,我认为matting 或matted lymph nodes 应该是簇状排列的、聚集成串的,或葡萄样的意思。看了网友留言,我倾向于“群簇状肿大淋巴结”、“簇集征”、“丛集样淋巴结”、“簇状融合征”等这些译文,但这些点赞率均不高。鉴于我们在描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微钙化时,常用“簇状聚集”这样的表述,可以借鉴(图9)。

 

图9  甲状腺结节内簇状微钙化


     有道是,有一句广告词“简约但不简单”,我自己的稿件干脆用“融合生长”来表述淋巴结的 matting 这一征象(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22)。

    ( 附:在1947年发表的《围城》中,钱先生以如椽之笔,细腻、辛辣、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伪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一个猥琐男,叫李梅亭的三闾大学教授,其虚伪、阴暗、自私、虚荣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有一个桥段,写到赵辛楣看到附庸风雅的李梅亭自己印的名片上的中英文对照 Professor May Din Lea,立即联想到mating 和梅亭同音。注意mating 和matting 同音而只差一个字母,但含义迥异,鉴于前者不雅,就此打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