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路志正验案选-1

 梅香斋21 2018-10-14

1960年4月12日入院病历概况:病儿因烤馒头跌在火炉上,烧着衣服,灼伤腹部及会阴、左腿部,烧伤严重,伤面达12%,Ⅲ度估3%,深Ⅱ度估4%,浅Ⅱ度估5%。初步诊断:严重灼伤(Ⅱ度4%、Ⅲ度3%),肺炎,消化不良。请中医会诊。

1960年4月18日(一诊)

患儿腹部胀大,青筋暴露,大便频数,消化欠佳,面色绯红紫黯,呼吸急促,喉中痰哮,胸膈不利,鼻红唇焦,舌淡苔白,脉弦数,胸部鸡胸,先天不足,后天脾运失健。

治则:清肺止嗽,行气消胀。

处方:霜桑叶2钱,桔梗3钱,川贝打2钱,苏子炒1.5钱,杏仁3钱,炒黄芩1钱,陈皮2钱,焦三仙3钱,白芍3钱,鸡内金2钱,云茯苓3钱,前胡1.5钱。

1剂,水煎2次后浓缩,1日分4次微温服。

1960年4月20日(二诊)

儿科会诊病历简录:目前除肺炎外,菌血症值得考虑。今日患儿高烧39℃以上,呼吸困难,似较昨天稍重,心音尚有力,但心跳频速140~160/分左右,肺罗音似细而密,但叩诊无实音,腹仍胀大,肝在肋下3横指左右。

中医脉案:患儿发热,神识欠清,呼吸稍急,腹部仍胀大,按之软,喉中痰哮少减,但仍风燥痰稠,咯出不易,面红唇焦,舌质红赤、苔薄白,诊脉左手浮洪、右手弦数,手足指尖发凉,自汗出,为内有郁热、兼受外邪所致,治拟清肺解毒、和肝理脾法。

处方:元参2钱,麦冬3钱,桔梗2钱,桑白皮1.5钱,炒黄芩1钱,杏仁3钱,海浮石先煎3钱,陈皮1.5钱,云茯苓2钱,焦三仙3钱,鸡内金1.5钱,川黄连打8分,广木香1钱,银花3钱,甘草1钱。

1剂,水煎浓缩,分4次微温服。

安宫牛黄丸1丸,分4次服。

1960年4月21日(三诊)

西医病历摘录:病儿夜间安静,嗜睡,有好转趋势,服安宫牛黄丸后,体温逐渐下降,血培养分离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状球菌,且不像感染所致,因已用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今晨病儿精神萎靡不振,不爱睁眼,无明显消瘦,无力玩耍,常在嗜睡状态,意识清,唤之应声,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尚平稳,肝在肋下2横指,全身情况不好。今日血培养阳性。

中医脉案:患儿发热神昏稍有好转,但喉中仍有痰哮声燥,呼吸稍急,腹胀稍减,按之软无甚痞硬,大便成形无潜血、次数减少,今日手足温暖,时汗出,舌质红赤、无苔,脉弦数,以前法出入。

处方:元参3钱,麦冬2钱,桑白皮1.5钱,炒黄芩1.5钱,川黄连打8分,银花3钱,海浮石先煎3钱,陈皮1.5钱,云茯苓3钱,焦三仙3钱,鸡内金2钱,广木香打1钱,白术2钱,甘草1钱。1剂,水煎分服。

安宫牛黄丸1丸,分服。

1960年4月23日(四诊)

西医病历简录:今晨患儿精神较昨天好,意识清,面色潮红,体温不高,喉中痰鸣多,腹胀,肝在肋下4横指(3cm),触之似有痛疼。11点后逐渐萎靡好睡,不饮不食,一般情况尚平稳。

中医脉案:下午3时半与韩大夫、迟大夫会诊,患儿面色绯红,表情苦闷,不思饮食,强给则厌恶拒绝,少一安静即昏睡,神疲状态。时咳嗽,喉间痰哮,腹部虚胀按之软,青筋暴露,便绿溲黄,舌质红无苔,脉象浮数无力。体温较昨日少退,有稳定趋势。目前治疗方针,宜从脾胃着手,在饮食方面,建议多用易消化食物,不思饮食则不强给,营养方面则靠输液输血供给,俾使脾胃少事休息,配合内服健脾宽胀药物,以恢复其脾阳运化功能,外做针灸,不知当否?请参考。

处方:杏仁3钱,黄芩2钱,川黄连打1.5钱,滑石4钱,清半夏2钱,橘红2.5钱,焦三仙3钱,鸡内金3钱,白术1.5钱,云茯苓3钱。2剂,水煎分服。

牛黄清心丸1丸,分服。

为配合治疗腹胀,兼做针灸法,处方原则:清肺袪痰、健脾消胀。

处方:尺泽,右侧1,直刺2分;足三里,双侧,直刺3分;肺俞,左侧1,斜刺向下2分;平补平泄法,共4针,针后即起不留针。

1960年4月25日(五诊)

西医病历摘录:昨夜大便1次,仍为黑绿色粘液,目前饮食方面应考虑清淡食物,而且按照中医路大夫提示,不要勉强以免消化道遭受严重损害,目前败血症已控制,今日精神较昨日强,不安睡,常哭闹,晨起吃稀饭,似很甜,但仍腹胀肠鸣,拉稀便。

中医脉案:患儿午后面色绯红,哭闹不安,发热已退,腹仍胀大,不时咳嗽,喉中痰哮,晨起胃纳稍开,中餐、晚餐仍恶食,大便日1行,为绿粘色便,舌质红无苔,脉弦数无力。

治以前法,原方加入沉香后下1钱,石斛2钱,照服2剂;牛黄清心丸1丸,分服。

针刺处方:

中脘,针刺2分;

内关,右侧1,直刺2分;

足三里,左侧1,直刺3分;

合谷,右侧1,直刺3分;

行间,右侧侧1,直刺2分;

共5针,均不留针,平补平泄法,点刺。点刺法系根据《灵枢·逆顺肥瘦》刺婴儿法:“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

1960年4月27日(六诊)

中医脉案:患儿今日上午较安静,咳嗽减轻,胃纳少进,大便成形,但仍腹胀,形衰无神,舌质红、苔微白,脉细数。有心率不齐情况,根据脉证,拟补气养血、和肝理脾法。

处方:人参先煎1.5钱,玉竹3钱,麦冬3钱,石斛3钱,扁豆2钱,莲子2钱,当归1.5钱,陈皮1.5钱,鸡内金3钱,白术2钱,云茯苓3钱,炙甘草1钱。

2剂,水煎分服。

1960年4月28日(七诊)

西医病历摘录(昨晚病情讨论会):患儿下午高烧持续,烦躁不安,面色红紫,心跳呼吸快,腹胀肝大,虽血培养未回报,但一致认为是败血症又出现。

儿科会诊:目前病情仍危重,除败血症未控制外,脱水亦较明显,约为第2度,一般情况差,皮肤松弛,心音尚有力,心跳120次/分,肺偶有干性罗音、偶夹湿鸣,腹软,肝大肋下1.5cm。

中医脉案:患儿面色绯红,精神烦躁,哭闹不休,虚热无神,腹胀便溏,舌质红紫、无苔,脉虚弦数,时呕吐,证属阴虚阳越,病情危重,急以扶正袪邪、运脾和胃法。

处方:人参先煎2钱,寸麦冬3钱,扁豆2钱,焦三仙3钱,白术3钱,生黄芪5钱,茯苓4钱,莲子2钱,陈皮2钱。2剂,水煎分服。

1960年4月30日

西医病历摘录:昨晚睡眠佳,一般情况平稳,呼吸少快,体温脉搏平稳,昨天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午3时路大夫看病儿,认为患儿脉濡数,脾胃功能虚弱,体质太弱,为败血症晚期症状。晚餐可不进食,续服前药,明日再诊。

1960年5月2日(八诊)

西医病历摘录:晨会讨论,国院长参加。大家一致认为心脏有问题,考虑为毒素作用之心肌炎,表现心律不齐,心律减慢,有漏掉80~60次/分,处理保护心脏。

中医脉案:病儿神志尚清,腹胀大减,胃纳增加,但形衰神疲,表虚自汗,腹泻便溏,消化不良,目眵溲短,舌质灰滞,舌苔淡黄,脉结代无力。拟补气养血、扶正袪邪、健脾和胃、渗湿止泻法。

处方:人参先煎2钱,生黄芪5钱,白术3钱,茯苓4钱,当归身3钱,酒白芍2钱,清半夏1.5钱,陈皮1.5钱,草豆蔻打8分,焦三仙3钱,猪苓2钱,炙甘草1钱。

1剂,水煎分服。

1960年5月4日(九诊)

西医病历摘录:患儿睡眠好,体温在37℃左右,下半夜2时体温高38.5℃,血压不稳定,呼吸平稳,心跳的不规律,108~142次/分,有漏掉,已请内科作心电图,并请院外会诊。

中医脉案:患儿精神转佳,面红少退,惟形体疲惫,动则汗出,腹胀减小,肌肉消瘦,大便变硬,次数减少,舌质淡、苔白,脉虚数、时见结涩无力,喉中仍有痰哮,宜前方出入。

处方:人参先煎2钱,生黄芪5钱,桂枝1.5钱,酒白芍2钱,云茯苓3钱,麦冬3钱,白术3钱,炮姜5分,当归身2钱,清半夏1.5钱,焦三仙3钱,杏仁2钱,陈皮2钱,炙甘草1.5钱,1剂,水煎分服。

1960年5月6日(十诊)

西医病历摘录:上午病儿有微热37.8℃,精神好,有时自玩耍,食欲好,无恶心呕吐,心跳偶而有漏掉,在110~120次/分之间,无杂音,偶而喉部痰鸣,无呼吸困难,肝大肋下3横指,大便2次为黄绿色软便,近3日来好出汗,每少动即大汗。

中医脉案:患儿精神尚佳,腹胀得宽,腹泄转轻,但疲惫无神,阳虚自汗,咳嗽轻微,舌苔中心黑糙干枯、边薄白,舌质淡红,脉虚数、仍有结代。宗前法出入。

处方:人参先煎2钱,生黄芪5钱,桂枝2钱,白芍3钱,茯苓3钱,麦冬3钱,川附片先煎20分钟6分,当归身3钱,清半夏2钱,陈皮2钱,炙甘草2钱。2剂,水煎分服。

1960年5月9日(十一诊)

西医病历摘录(1960年5月8日):病情尚稳定,精神食欲尚可,白天心律尚齐,平均心率在120次左右,至午夜时心率不齐,停跳明显3~5次/分,至下半夜3时半平均停2次/分,心率95次/分,肺呼吸音清晰,目前病儿情况仍危重,注意观察。

中医脉案(1960年5月9日):脉见结代,动则汗出,夜间盗汗,阴阳两虚,形体疲惫,面晄神疲,胃纳少增,便黏色绿,小溲短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治以生脉散加减主治,佐入理脾养阴潜镇之品。

处方:人参先煎2钱,麦冬4钱,五味子2钱,生地4钱,石斛3钱,朱茯神3钱,生黄芪4钱,当归身4钱,酒白芍3钱,玉竹3钱,阿胶珠烊化2钱,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6钱,炙甘草3钱,2剂,水煎分服。

1960年5月11日(十二诊)

西医病历摘录(1960年5月10日):昨日一般状态良好,睡眠好,心律规律,未再心律紊乱现象,醒后精神好,食欲佳,无其他病情变化。

昨日(1960年5月11日)一般情况好,心律大致规则,夜3点左右,心律约90次/分,每分钟约2~3次间歇,夜间仍出冷汗较多,食欲尚好,但有择食现象,精神好。

中医脉案(1960年5月11日):患儿精神转佳,但仍卫气不固,动则汗出,胃纳尚可,大便日2~3次,脉象虚弦,结代现象减少,舌质红赤,苔因刚服西药未看到。原方去石斛,照服2剂。

1960年5月14日(十三诊)

西医病历摘录(1960年5月13日):患儿昨日情况平稳,T最高38℃,精神佳,醒来常自己玩耍,逗之常笑,饮食增加。

中医脉案(1960年5月14日):病儿精神少充,胃纳亦增,自汗盗汗大减,脉象虚弦无力,已无结代现象。但腹部微胀,喉中有痰,腹部创面暗红而不鲜泽,且增生很慢,舌质淡红,苔微白。治疗方面,仍以生脉散加减,佐入大补卫气营阴之品,以期创面迅速增生。

处方:人参先煎2钱,麦冬4钱,五味子2钱,生地3钱,朱茯神4钱,生黄芪6钱,当归身4钱,酒白芍3钱,玉竹3钱,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6钱。2剂,水煎分服。

1960年5月20日(十四诊)

西医病历摘录(1960年5月19日):近几日来病儿一般情况好,食欲、睡眠均佳,二便无异常。即可出院。

中医脉案(1960年5月20日):病儿精神大振,玩耍歌唱有笑容,胃纳尚可,自汗大减,脉象濡弦,已无结代现象。但面色午后仍少绯红,头部虚汗,喉中痰哮,腹部创面仍增生很慢,舌质淡苔薄白,仍属气阴不足,大补气血以资巩固。

处方:党参3钱,白术3钱,云茯苓3钱,炙甘草2钱,当归身3钱,酒白芍2钱,陈皮2钱,生黄芪4钱,生鳖甲先煎5钱,生牡蛎先煎4钱,麦冬2钱,元参2钱。

2剂,水煎分服。

按:

本文系路师在卫生部工作期间,于1960年参加中医研究院医疗队,赴包钢职工医院中医科工作时会诊病案日记。该案系5岁男性患儿,因炉火致严重烧伤(Ⅱ度4%,Ⅲ度3%),合并肺炎、败血症、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经中西医合作积极救治,住院38天,中药处方14个、24剂,联用针刺处方2次,患儿得以转危为安。该患儿成长于困难饥荒年代,素有疳积、脾胃不和、营养不良,复被火邪热毒灼伤,热毒入营,兼感风热化燥,痰热壅闭于肺,逆陷心包。故急性期路师治以清肺解毒、清心开窍、理脾消胀法,运用清营汤、桑白皮汤(《古今医统》)、香连丸、保和丸意化裁,予桑白皮、黄芩、银花以清肺解毒,海浮石、陈皮、茯苓以清肺化痰,炒杏仁、桔梗以宣开肺郁;热毒易伤阴,元参、麦冬以清营护阴;因腹胀大,乃热壅气滞,加以小儿多食积,故用香连丸等消积之品;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故患儿神志欠清,急宜安宫牛黄解毒开窍。处方周密、主次分明,显示出路师深厚的临床功力。

路师传承家学,对针灸颇多造诣,临证喜以针药并施,以达快速取效。本患儿发热、咳喘、腹胀,采用快速针刺(尺泽、足三里、肺俞、中脘、内关、合谷、行间)平补平泄法,以助清肺袪痰、健脾消胀。继采用补气养血、和肝理脾法中药,患者危重复杂的病情得到好转。然因患儿体质薄弱,热毒扰心,耗伤气阴,并发心律失常;正气不支而再次出现败血症,呈现阴虚阳越、心脾肾阳欲脱、升降逆乱之势,急以益气助阳、健脾和胃、渗湿止泻、补阴养血、扶正祛邪法,采用理中汤、六神散(《奇效良方》)、生脉散、炙甘草汤、加减复脉汤等化裁,使腹泻止、心律复,以救虚脱于未然;继以益气理脾、养阴潜镇法调治,患儿热势渐退、精神好转、脾运复健、心律稳定;终以大补气血、养营潜阴,以资创面生长、巩固病情。

纵观该案,表明路师针对小儿烧伤,除清热解毒育阴,不忘小儿稚阴稚阳之体,顾护脾胃、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这也体现了路师重脾胃思想在儿科烧伤中的运用与发展。同时,反映路师应对患儿严重烧伤及多种合并症这样复杂危重病情,将中医外科、温病、内伤理法方药及针灸运用得炉火纯青。今之誉为“杂病圣手”、“国医大师”,其实早年已初露峥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