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禅修园的主人,您准备好了吗

 天地虚怀xia 2018-10-14
一直以来我都允许自己所去到的地方或者团体,与当初的想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哪怕更大,因为我更希望能凭个人微薄之力,让她更加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状态。

这世界从不缺少美,就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一条对于僧团生活来讲也是一样。相信大家也是怀着非常美好的心愿来到法乐禅修园,都希望已经放下世间生活的自己除了吃饭、睡觉、禅修、学习以外,没有任何多余的。

然而等投入这种生活以后才发现,大众的共修是需要很多附带条件的,互相的服务,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关爱,互相的学习,互相的鼓励……

有的贤友开始怀疑,沮丧,失落,不满,抵触……有的贤友已经离开了,有的贤友或许准备离开。

记得在帕奥禅林的一次中国僧团聚会中,一位贤友就翻译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说了以下的话:“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战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有时我负责掩护您,有时您负责掩护我。

我在为大家做服务,是为了大家能够安心的禅修。同样的,为了我能够安心的禅修,也需要大家为我提供服务。”

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禅修者,他除了为别人翻译之外,平时都尽量保持沉默,安住在业处上,为了避免其他的尊者、贤友,

出于关爱与他在路上相遇时相互打招呼,而影响到禅修。他提出,大家应该以禅修者特有的方式来进行:不用相互打招呼,而采取彼此散播慈爱。

曾有某位去过禅林的贤友偶然讲到,在这个高度自律的道场里,并不需要任何的管理,那里所有的事务,都是在以自我发心为前提的情况下来完成的。

这么说并不完全没有道理,或许这也是大部分外国禅修者在帕奥禅林的感受。今天,我就想和大家来谈谈,

在帕奥禅林一年的时间里,就服务这一项的所见所闻。如果有的内容与实际稍有出入,请曾在禅林生活过的尊者贤友们指出更正。

缅甸帕奥禅林,是一个常年住众超过上千人的国际禅修中心。由于禅林重视戒律,重视止观禅实践,弟子对老师应尽的义务,禅修者对禅林应尽的义务,执事们对僧团指派的义务等等,在这里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

如果您对于僧团指派安排的义务不去做,对于出家众来说就是犯戒。为实践止观禅修,大多数的禅修者,都深深认识到福报对一个人禅修生涯的支持有多重要。

所以在这里,一切的运行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那么是否大家自觉自愿去从事一些服务,就能够保证禅林的正常而有序的运行呢?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这其中,需要有专门的执事来负责协调各项服务安排,和监督实施。这和一个企业,单位的运行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

为企业工作是同经济利益挂钩,工作的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月薪,年终分红等等,企业的管理者只需一句口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而对于僧团管理来讲,没有比大家都深信业果法则来的更重要的了。缅甸作为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人们对于因果的深信程度是很高的;

布施,服务,持戒,禅修,这些对于他们来讲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我在禅林的日子,很多次都见到很多村民来帮助除草,扛沙等服务。

傍晚禅修结束,如果有居士指定供养果汁,一批由帕奥禅林附近当地教师组成的小组,会来上院做服务工作。

禅林设有专门的居士护持委员会,那些委员可能有些就类似版纳这边的波詹(居士头),所有的居士,几乎都是有组织的到来。

帕奥禅林设有非常严谨而庞大的执事团队,来从事大众的服务工作。从禅师本人,大长老,长老,一般比库,沙马内拉,十戒尼,净人,到一般的禅修者。

大家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从服务的内容,对象,时间的安排等等,其中有常年不换的岗位,也有定期轮值的岗位。

外国的禅修者,大都在自己的国家都能过着胜于缅甸的生活,考虑到这些洋弟子们来禅林求法决心之不易。所以生活在禅林的外国住众(在家与出家),都能够享受到贵宾级的待遇,这也是出于以禅师为首的僧团对外国禅修者的慈悲。

在这边,外国的出家众会提前大长老们获得食物,医务室看病可以安排插队,禅林集体的劳动通知上特别附加一条:缅甸人全部参加(生病者除外),外国人不被要求随个人意愿。

较之缅甸的禅修者,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嘉宾,重在参与,受到百般呵护的过客。也正因为禅林的特别照顾,外国禅修者很少有人能够去感受和了解帕奥僧团内部组织之严谨,分工之明确。

除了极少数的佼佼者,如我们的导师玛欣德尊者,他就是禅林值事之一,有非常明确,固定的僧团义务,因为帕奥僧团禅林相信他的能力与服务大众的热诚度。

由于禅林人数逐年增加,需要不断扩建一些建筑如宿舍等,特别是像浇灌水泥这一项服务,公告一出,所有的缅甸人(生病者除外)全部参与劳动,外国人随个人意愿。

工地上是泥沙飞溅,袈裟飘扬,肩扛,手提,头顶,非常壮观。相关负责的大长老及执事就在工地上监督进程。

因为帕奥禅林持戒严谨,常年实践止观禅修,吸引了来自很多国家的禅修者,同样也使得很多缅甸的尊者们,都想去到禅林长住。

然而,禅林毕竟条件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容纳,所以他们中的优秀者才被允许留下,而服务就是考核通过的一项,这和公司的临时工转成长期工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缅甸的禅修者都会更加主动的去做服务。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是,一位获准留下的尊者,禅林会先安排他为大众服务三个月,如护理病人等,然后才是常规的服务和禅修。

总之,一个大型的禅修道场需要有太多的服务来支持。几乎所有的岗位都有专人在负责,考勤,插花,换水,打扫禅堂,拖地,清洗踏脚布,打扫楼梯,走廊,图书馆,击楗椎,砍柴,孤邸维修,水电,缝纫等等,

特别是帕奥禅林的厨房,它位于女众禅林区,由一位比库和十戒尼负责,几乎所有的尼师都被排班去做服务,而每天禅林会安排专车,去接送60位村民来做洗菜,捡菜等的杂务。

这样的信众来自周边各个村,共200组。下院设有专门的净人办公室,负责为僧团和尼师及其他禅修者提供各种戒律允许的服务,

他们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生活费,据说个别净人的工作,会让毛淡棉的一些白领们感到羡慕。上院也有专职的净人管理,专职的司机等。

他们的报酬来自于居士的供养(禅林有专门一项供养是净人工资),以及通过经营一些生活必须品(钵,袈裟,坐布,禅修服,拖鞋,戒带,禅师像,佛教书籍等),来获得一定的利润。

禅林有太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尊者们: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服务,甚至很多不起眼的项目,负责煮水的尊者,是一位瘦弱的长老;

这位长老每天凌晨3点,开始生火煮水,灌满每个水桶,水瓶。和我们这边一样是非常辛苦的服务,特别是要提供那么多人使用,那是整天砍不完的柴。

禅林1号孤邸的墙外、屋内,总是挂满了破伞,经常能见到一位尊者,正在认真负责的修理着每一顶伞。禅林有专门的工头比库,几次见到他,都是拿着手机在打电话,准备坐车外出。

一位不知名的尊者,禅林的楗棰是他刨的,墙是他砌的,总之常看到他在做一些水泥木工服务。

禅林电脑室的尊者,每天负责收发邮件,整理装订,复印资料。禅林负责医院的尊者,护理,登记,发放药品,送外就医是他经常需要面对的服务。

在这里,我想特别介绍三位服务中的典范尊者,每次想起他们都会让我感动不已!去到禅林的外国人,最先会接触到的是一位十多个瓦萨的长老,

他黑瘦干练,经常微笑,语言柔和慈爱。他主要负责所有外国人(男众)的接待,安排工作,从孤邸的分配,签证的延期,出家申请接受,引导,外出请假等等,

总之,长老的事务很琐碎,非常忙,无人替班,常年无休。他曾经是缅甸国家飞机维修工程师,目前这工程师才能,在僧团中已不可能再得到发挥;

时不时,也能看到长老在禅堂双盘坐着纹丝不动的身影,请记住这位可敬的长老叫乌贡摩达!在禅林生活的华人,很少不会麻烦到一位缅甸籍华裔,

他是华人与帕奥禅林沟通的桥梁,照顾病人时犹如慈父,他的名字叫瓦亚玛尊者,因为尊者的母亲是一位华语教师,所以尊者不同于大多的缅甸华裔,

他能够说华语与缅甸语,华人在禅林生活中需要翻译时,不管大小事务,尊者全包。经常是刚陪这位禅修者去见大长老,

又要陪那位禅修者去医院住几天,刚从医院回到禅林,那个禅修者又要尽快送外就医。我算是尊者细心照顾过的比较麻烦的贤友了,

虽然瓦亚玛尊者的翻译,有时会出一点小问题,但他的包容,忍耐,慈悲,让我终生难忘! 现在介绍的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尊者,达摩达西尊者。

每次见到尊者,他都是微笑,沉默。他是外国人中屈指可数发心出来为大众做服务的楷模!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医生,医者父母心,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也有尊者评价,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中华美德的延续。他现在已经不再为大家从事肉体的治疗了,准确传递华人禅修者与业处导师之间的交流是尊者每天的服务。

尊者精通英文,巴利,华文,通达佛法教理,能做到同声翻译,若没有他的付出,估计部分禅修者要考虑打包回家,部分禅修者禅修的进度将会拉长。

达摩达西尊者还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在母亲过世后,尊者教导家人,印刷了几千份32身分的精美画册供养禅林,母亲的骨灰盒就印在了首页的背面,

这是一个比库对母亲特有的追思纪念,借母亲骨灰盒安放帕奥的因缘,尊者将父亲留在了帕奥禅林。就是这样一位尊者,有部分禅修者对他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译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能出错。诸位贤友听了以上三位尊者的介绍,大家觉得他们值得大家赞叹礼敬吗?

我在帕奥禅林的日子,从没想过把那当成宾馆,我希望也能够尽自己所能为禅林做点服务 ,更重要的是,我时常发愿这些服务的善业,

能成为我断除烦恼的助缘,从去帕奥禅林到离开,基本上每天18点禅座结束之后,我都会参与打扫禅堂(10分钟),半年后开始经常去擦拭佛像(5分钟)。

由于常见到那位长老煮水的不易,我常会在吃午饭前提2—4个热水瓶,去托钵堂供大家使用(不花时间)。

一段时间内,我承包过位于医务室,禅堂楼梯口,小黑孤邸住区,三处厕所,为数大约10个卫生区,这些都是利用禅座结束时间,分期、分批去洗刷的(每次耗时30分钟)。

导师(玛欣德长老)回到帕奥禅林的第2天,我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新的服务——扫地(导师孤邸前空地和整条山路,每次耗时30分钟)。

这是弟子对老师的义务,也是佛陀的戒律。慢慢的从室外扫到室内,从自愿发展成为指定。从每晚一次打扫,到早、中、晚三次打扫。这是一位导师出于对弟子的信任。

一手拿钵、一手开门,是佛陀所不允许的,尊者伸手距离内给我包子,被我拒绝,学习做遗食法,定期以《律藏》中记载的方式抓蜘蛛,帮导师洗叠袈裟。

其他尊者们来请教导师问题,我在旁边泡茶服务。学习变的非常生动直观,印象深刻。由于经常能够亲近导师(玛欣德长老),他经常会给我很多物品食物等,我又有机会去供养他人。

为避免中国禅修者的说话声音,在食堂影响其他人,导师指定我去提醒大家。为导师能够教导大家,也为了大家能够亲近善知识,我又加了一项跑腿通知的服务。

接手中国僧团药品的保管与发放的那段日子里,我告诉自己要保持身、语、意的柔和,愿每一位来取药的尊者们,都能获得健康,当然也愿自己少病康健。

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感受到来自他人看望安慰的温暖,后来只要听说哪位尊者(主要是中国的)病了,我都会主动去探望,同时也会尽量通知其他的同修。

在帕奥禅林,禅修者也经常会遇到需要换孤邸、搬孤邸,这也是大家相互帮忙,互相服务的机会。后来,别人搬家需要帮手也让我负责去请,感觉像是自己欠他人人情一样。

后来导师为我讲了两位尊者因为服务僧团,而突破禅修的故事对我启发更大,我更加主动会去做一些服务了。可以说,我在帕奥禅林的日子,是在禅修与服务中交替度过的。

我想对那些希望长期留下服务,或者想要出家的贤友们说:选择了服务或者出家,就意味着我们献身于三宝事业,三衣一钵就是我们的合同,我们是终身的法工!

僧团生活,不会像深山隐士般那样的随意自在,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僧团义务与其他服务。从曼听寺禅修园到未来的法住禅林,有太多的事务等着我们去完成与完善。

由于就现在的禅修园来说,主要以居士为主,很多服务需要大家来分担。我相信未来的法住禅林住众,肯定也会像帕奥禅林一样以出家众为主。

可能现在大家所做的服务,会比较琐碎多样一点,随着住众的增加,一定会把各项服务做到细化专人专项。帕奥禅林也是通过很多年,很多居士、尊者、大德们的努力,才慢慢形成现在的规模。

既然大家现在选择了法乐禅修园(曼听佛教培训中心),抛弃了小家而进入这个大家庭,那么,您能够拿出主人翁的精神吗?

古人云:子不嫌母贫。我们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看着中国上座部佛教的成长,有自己参与的一份努力。

我们这次禅修营,为什么会安排在坐的很多贤友担任法工呢?想想在家时若有客到,您好意思让客人忙这忙那吗?那肯定是自家人忙活开了,是不是?

僧团是把大家当成内部人了,你们明白吗?另外,僧团也希望通过一些事务来磨练大家,因为很多贤友都准备走出家修行这条圣寻之路。

试想一下,一个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能够堪以重任吗?这世上还有没有比担负如来家业更沉重的担子呢?

禅修与服务是密不可分的,看看佛陀制定的戒律——客住者的行仪,原住者的行仪,坐卧处的行仪,浴室的行仪,厕所的行仪,对戒师的行仪,对弟子的行仪,对老师的行仪,对门生的行仪等等。

在僧团中生活,很多时候服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算是在世俗社会的公司或者企业里,都会涌现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更何况我们是准备超越轮回的斗士!

看看古往今来,有多少牵马的小卒,最终也能够成为大将元帅,在中国上座部佛教初建时期,请不要吝啬自己的奉献,说不定今后在坐的很多贤友都会是大长老,大法师或者禅师。

曾经也听到过,有个别的贤友已经准备出家,以后要找地方去独住了,他真是可怜人啊!我希望在坐的贤友,不要有这种不正确的想法。

沙马内拉是不能够离开戒师而独住的,比库离依止,也有很多条件,譬如必须依止戒师五年。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您出家后离开戒师与僧团,您的法与律会得到增长吗?

您的戒会清净吗?您禅修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所以,大家只能够选择在僧团中生活,那么也就意味着,服务僧团是一辈子的事了。

在您做净人的这段期间内,会有适合您身份的服务需要大家去轮班。当您成为沙马内拉之后,可能给戒师服务,会成为您每天的习惯。

在您成为达上的比库之后,也会有很多相应的服务等着您去做。如果哪天您通达了教理,精通了巴利语及三藏圣典,或完成了止观禅修课程;

那么,我们萨度您!因为翻译巴利三藏,教授巴利语,教授佛陀正法,指导他人禅修,就是您为僧团的服务。我们的导师(玛欣德长老),就可以和您轮班教导信众了。

听到这里,诸位贤友是不是感到出家有一点沉重?不过,您还是可以过得很轻松,因为这主要来自于您个人的心态。

大家既然一起共住,就需要尽自己的义务,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培育自己以快乐的心态去服务,以欢喜的心去服务,以智慧的心去做服务呢?

这里的智慧,是指业果智而不是耍小聪明,请大家切记。大家准备好,做法乐禅修园(曼听佛教培训中心)的主人了吗?

大家准备好,做中国上座部佛教的主人了吗?如果准备好了,请从现在开始,立足于每一件小事,开心地做每一项服务。

请记住,如果您暂时不能在佛法上为导师分担,不能在外交上为都罕听长老分担;那么,您可以在生活上为僧团、为大众分担!

下面的祝福,送给那些为僧团、为大众辛苦服务的贤友们,排名不分先后。烧火的贤友:愿您能够早日熄灭贪、嗔、痴之火!

切菜的贤友:愿您能在未来斩断烦恼。捡菜的贤友:愿您每天捡视自己的心念,犹如捡菜一般那样认真负责。

敲钟的贤友:愿您能够振响法鼓,传递法音。洗碗的贤友:愿您在佛陀的正法、律中,身、语、意的污垢,能够不断得到洗刷。

倒垃圾的贤友:愿您能容忍大度,不着一物。刷厕所的贤友:愿您时见不净,早日离贪,每逢苦受,常思厌离。扫地的贤友:愿您能够常扫心地,清净无垢。

冲水的贤友:愿您敞开心田,常注法水。授钵的贤友:愿您倒空我见,堪任法器。最后,随喜大家一直以来所做的种种善业,愿大家都能够到达无上安稳的住处——涅槃!

萨度!萨度!萨度! 觅智比库  撰写于 2011年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