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学过繁体字却能看懂繁体字?

 浔庐山水 2018-10-14

顺便:上下文真的很重要。大家可以测试一下以下单字认得多少个(读音、字义)

旯 耒 孑 颛 仫

狳 芗 脔 圮 苎

爿 蕤 聿 迤 娑

芼 顸 劾 埠 虬

訇 旌 譬 阋 悱

臬 苋 椽 鸩 鹄

绥 耋 忪 苣 筚

倏 萏 顼 苫 胝

桫 亍 赧 砗 恓

隅 鸷 狺 笙 捋

即便只是从通用一二级字表(最常用的6500字)里抽取的字,脱离了上下文,也不是那么好认的。


我理解中,题目问的是: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在义务教育里被系统传授过繁体字,却能在阅读繁体字书写的报刊书籍、媒体文字时没有太多障碍。下面也仅针对这个理解作答。


大部分中国人在从小到大的经历里都能接触到不少繁体字,比如古籍、书法等艺术作品、港台媒体等等。所以大部分中国人都至少有一个非自觉的自学识读繁体字过程,达到基本的识读常用繁体字的程度。个人具体能走多远,取决于个人兴趣与接触面大小。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中国人平均能达到的识读水平,超过了很多不了解大陆的人的想象,甚至连很多大陆人自己都觉得惊讶。为什么呢?

首先,和繁体完全不同的简化字只占常用字的20%不到,大多数简化字是偏旁部首或部分结构简化,简化方式大多数是系统性的,可以类推的。所以只要熟悉了少部分完全不同的繁体字和简变繁的大致“规则”,识读繁体字并不困难。

其次,常用的汉语字典词典里面,是有繁体字的。比如,小学生人手一本的《新华字典》,你翻开《新华字典》,每个条目,字的后面有括号的,括号里就是这个字的繁体或异体。

《现代汉语词典》也是如此:


以上是大陆最常见的两本汉语辞书。所以,上过小学,爱查汉语字典词典的人,都应该熟悉常见的繁体字和异体字。

而大多数繁体字的简化是有序的、系统的,以偏旁部首或主要部件的简化为主。比如知道了見(见)和貝(贝)简化,就能看懂:頁(页)、負(负)、規(规)、貴(贵)、現(现)、蜆(蚬)、顢頇(颟顸)、顓頊(颛顼)、預(预)、額(额)、項(项)、頂(顶)、頎(颀)、顛(颠)、癲(癫)、頜(颌)、頑(顽)、頤(颐)、頹(颓)、頻(频)、瀕(濒)、顧(顾)、穎(颖)、順(顺)、頌(颂)、顎(颚)、視(视)、梘(枧)、靚(靓)、筧(笕)、覲(觐)、覷(觑)、覦(觎)、莧(苋)、寬(宽)、賢(贤)、頸(颈)、覓(觅)、顏(颜)、觀(观)、懶(懒)、顱(颅)、覽(览)、攬(揽)、欖(榄)、覺(觉)、覬(觊)等等一大批字。知道了最常用的十几个转换规律,识读大部分繁体字都不会太难。


问出这个问题的,要么是港台海外华人,要么是小学没有好好查字典。很多港台海外华人,一个是以为大陆人从来没见过繁体,一个是以为大陆人不知道什么叫注音符号。他们都是没看过《新华字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