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帝王谥号,庙号,尊号的区别吗?

 秦岭之尖 2018-10-14

谥号是指封建时代帝王死后,由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前所作所为给予褒贬评价的称号。它始于周朝,秦始皇时废除不用,汉朝重新使用。

谥号的选定要依据谥法,谥法始于西周,经过历代修补,至宋朝苏询奉诏将前人刘熙、沈约等人编修的谥书,经过考订编成《法》一书,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从。该法共168道311条,按其号的性质可分为三类:一是颂扬的,如神、圣、贤、德、明、文、武等;二是批评的,如、灵、厉、丑,炀、戾、慧、繆等;三是同情的,如悼、伤、哀、怀,幽、殇、愍等。

《谥法》中对每种谥号都有明确规定,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之才,“贤”表示“仁义合道”之君,“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杀戮无辜”,“愍”表示“在国遭忧”等。

帝王的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故选用谥号时一般要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去议定,所以就有一些名不副实的谥号。如汉献帝刘协乃东汉亡国之君,死后却被曹魏谥以表示聪明容智的“献”字。帝王的谥号基本上是一个字,偶尔的也有二三个字的,特别是汉代以后,用两个字的较多,如汉朝的孝文帝、孝武帝等等。

皇帝在其谥号前面还有庙号。所谓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始于商代,废于秦朝,汉代重新使用。

在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叫太庙。按照周制在京师宫门左侧置太庙。一般每庙一主;汤夏五庙,商、周七庙。汉代的京师和各都国都要立庙,总数达176所之多。魏晋以后的庙制由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到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除一庙九室外,还要另立祧庙,以奉祀远祖。皇帝驾崩后,升祔太庙,册立名号,便是庙号。

从汉代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位之君称为太宗、世宗等。汉景帝即位时,丞相申屠嘉等人奏日:“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商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此后的朝代并不是那么认真,特别是从唐朝以后,基车上都是什么宗帝了。如唐玄宗,唐武宗,宋仁宗,宋徽宗,明光宗,明思宗,清世宗、清德宗等等,可谓无帝不宗。

庙号一般都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起构成殒世帝王的全称,如汉武帝刘彻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其中“世宗”是他的庙号,“孝武”是谥号。而隋炀帝则只有谥号“炀”没有庙号。

自唐朝开始,除了庙号、谥号之外,皇帝还有尊号(又称徽号),既有生前上的尊号,也有死后上的尊号。生前上尊号实际上就是大臣对皇帝的奉承逢迎,因为按规定每逢朝廷庆典,臣属都可以给皇帝上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最典型的莫过于清朝的感禧太后了,开始同治皇帝只给她上尊号为”慈禧”二字,后来每逢庆典就有人主动要求给她上尊号,于是阿臾奉承的尊号逐年增多,最后多达16个字;“慈禧端佑康

顾昭豫庄诚寿恭饮献崇熙皇太后”。

但是也有的皇帝不喜欢上尊号这一恶习,如清朝康皇帝,臣下多次奏请给他上尊号他都不同意,到六十大寿时,又有人奏请上尊号,他仍不允许,并诏谕说上尊号“无裨治道”。乾隆皇帝生前也不同意为他上尊号。给死后的皇帝上尊号,也算是谥号,同一皇帝,可以上多次尊号,结果使谥号越来越长。如唐高祖李渊,于贞观九年(635年)五月死后,同年十月谥为“大武皇帝”,庙号高祖,到高宗成亨五年(674年)八月,追尊为“神尧皇帝”,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又加尊为“神尧大圣皇帝”,十三年二月,又加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追加尊号的结果,使唐以后皇帝的号一代比一代长,唐朝最长溢号的皇帝是宣宗李忧,共20个字。宋朝诸帝谧号大都在18字之多,最多的宋神宗号也为20字,明太祖朱元璋谥号则多达23个字,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为历史之最,长达29个字。由于皇帝的谥号越加越长,不便后世人的称呼,所以唐以前对世的皇帝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等,从唐朝开始,对殁世皇帝又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宋徽宗等,而对明、清时的皇帝又大都以年号称呼,如水乐皇帝、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不一而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