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墙外经的缘起

 天地虚怀xia 2018-10-14

佛陀在王舍城,接受了宾比萨拉王供养的竹林园那天之后,开示了《墙外经》,以下是这个故事的详细说明。

 

在过去的九十二劫之前,胜军王统治着咖西国。胜军王的皇后西莉玛生了一位名叫普沙的菩萨。不久之后,普沙菩萨觉悟成佛。

 

胜军王说:“我的长子在出家过着沙门的生活后已经成佛了。”他生起了我执,认为:“佛只是我的,法是我的,僧是我的”这样的想法。

 

由于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他把侍奉供养以佛陀为首的僧团,当成他独自一个人的特权,不给其他人供养的机会。

 

他把竹子像墙一样,树立在从寺院大门口到他的金殿的道路两旁,用金星点缀的天蓬当做顶篷固定在两排竹子的上面,花彩悬挂在顶篷上,下面铺着银白色的沙,沙上散布着各种各样的花,这样佛陀就只能经由这条路走出来。

 

普沙佛在寺院里重新整理了一下他的袈裟,并在他的比库僧团伴随下,不得不走在这条被围着和遮盖着的道路直抵王宫。在用完餐后,他们必须走同样封闭式的道路回到寺院。

 

城市里没有一个居民有机会能布施给他们食物。许多市民表现出他们的不满说:“虽然佛陀已经出现世间了,但我们没有机会去供养他以获得功德。

 

就如月亮和太阳的出现带给所有人们光明;同样地,佛陀的出现是为了带给一切有情众生利益与快乐的,但是国王却独占了应与所有人共享的大福田。”

 

当时,普沙佛的三位同父异母的王子弟弟也在想着:“佛陀出现是为了利益所有有情众生的,不是为了仅给个人带来利益的。我们的父王,已经剥夺了其他人来侍奉和供养佛陀的机会。我们如何才能有这个机会呢?”

 

与王子们有同样想法的市民和王子们讨论,并且商议出一个策略,他们决定在国家的边境安排一次假的暴乱。在听到边境发生叛乱后,国王派他的三个儿子去平乱。

 

在他们成功地战胜叛乱分子并从叛乱地区返回后,他们的父亲胜军王,对他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并且提出要奖赏他们说:

 

“亲爱的儿子们,你们可以提出任何你们所想要的奖赏。”于是,王子们回答说:“父王,我们不要其他的奖赏,我们只要你允许我们去服侍和供养佛陀。”

 

国王说:“亲爱的儿子们,你们可以提出除了这个以外的任何奖赏。”王子们回答说:“父王,我们不想要除此之外的其他奖赏。”

 

“既然这样,你们可以在特定的某段期间这样做。”于是,王子们要求给他们七年时间的许可。国王拒绝了,说时间太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子们把所要求的时间缩短到六年,五年,四年,两年,一年,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

 

当国王拒绝所有上面提到的时间后,王子们最后要求三个月侍奉、供养佛陀。国王答应这个要求,说:“好的,你们可以这么做。”

 

当获得国王允许他们去侍奉、供养及礼敬佛陀三个月时,他们高兴地前往普沙佛那里,向他礼敬后,对他如此说:

 

“尊者,我们希望在雨安居的三个月里服侍并供养佛陀,愿你接受我们的邀请在三个月的雨安居里住在我们的统治区!”经由保持沉默,佛陀接受他们的邀请。

 

当他们知道,佛陀已经同意他们的请求,三位王子给他们的主要大臣发了一道命令,说:“主要大臣,我们希望在整个三个月的雨安居里,

 

供养九万位以我们的兄长普沙佛为首的比库们,提供四种必需品并服侍他们,以表我们的敬意。你必须马上安排建造并完成,各项给佛陀及其比库僧团居住的寺院等建筑。”

 

主要大臣在完成王子们所命令的寺院等建筑后,向他们报告这件事情,说:“所命令的建造寺院等建筑已经完成了。”
  
于是,三位王子带着一千个穿着染树皮色衣服的士兵,把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团引导到他们的统治区,在那里组成了大量的侍者,有两千五百个壮丁用来提供四种必需品,以及提供僧团各种方便的服务。

 

接着,供养佛陀及其比库们开始住在寺院的住处。王子们的富有财务官和他的妻子,对三宝有很深的信心。他代表王子们,依次从王子们的仓库里拿出要供养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团的东西,并忠实地交给大臣。

 

大臣拿着那些东西,并与住在这个区域的一万一千人把这些东西烹饪成精美的饮食,供养佛陀及其僧团。三位王子及他们穿着树皮色衣服的一千个士兵,也住在寺院里,持守戒律,聆听开示,并圆满他们对以佛陀为首的僧团之主要义务。

 

由于一万一千人在大臣的命令下做着各种工作,大臣的有一些亲戚,是邪恶及心术不正者,他们对于供养制造了各种障碍:他们窃取及吃了为佛陀及其僧团准备的食物,并把食物给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放火烧了那些斋堂。

 

当雨安居结束,比库们举行了自恣仪式,三位王子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以表达对佛陀的尊敬。为了履行最初和他们父王所做的约定,他们在佛陀的带领下,把佛陀送回他父亲的国家。在到达胜军王居住的咖西首都之后不久,普沙佛就般涅槃了。

 

接着,胜军父王、三位王子、他们的主要大臣以及王室的财务官相继的去世。他们和他们各自的侍者,都投生到天界;而那些主要大臣的邪恶及心术不良的亲戚,则投生到地狱里。
  
在九十二劫的期间里,第一群人,在生死轮回里从天界投生到另一个天界。第二群人,则从地狱投生到另一个地狱,从地狱里出来,继续在恶道里轮回。

 

在现在的贤劫里,当咖沙巴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时,当时主要大臣的邪恶及心术不良的亲戚们,投生在饿鬼界。

 

在那个时期,人们做了善事之后,回向分享他们的功德,想到他们的那些投生在饿鬼界的旧亲戚,人们说:“愿这所做的功德能利益我们的亲戚,愿这布施的福德回向给我们的亲戚们!”这些饿鬼界的旧亲戚,因此而获得了快乐与成就。
  
在看到其他饿鬼拥有快乐和成就后,他们就前往咖沙巴佛那里,并询问说:“尊者,我们是否将能够获得如此的快乐与成就呢?”

 

咖沙巴佛说:“饿鬼们,现在还不是你们能够获得如此的快乐与成就的时候。在一个中间劫过去之后,果德玛佛将出现在这个世间。

 

那时,世间上将会有一位名叫宾比萨拉的国王。从这贤劫开始算起的九十二劫之前,名叫宾比萨拉的国王,当时是一位主要大臣,他是你们的一个近亲。

 

那位你们的旧亲戚宾比萨拉王,在对果德玛佛做了大布施后,将会把他的功德与你们分享。那时,你们将能够获得如此的快乐与成就。”

 

咖沙巴佛希望的话语,带给这些饿鬼强烈的快乐,犹如他已经告诉他们:“你们将在明天获得快乐”一般。
  
于是,在经过了咖沙巴佛出世,到果德玛佛出世之间的一段很长期间之后,我们的果德玛佛出现在世间。三位王子和他们的一千位随从,从天界去世并投生在马嘎塔国的婆罗门家族。

 

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从居家生活出家并成为住在象头山的三位隐士兄弟,以及他们的一千位隐士弟子。过去是三位王子的主要大臣,现在成为马嘎塔国的统治者宾比萨拉王。

 

三位王子的财务官,现在成为一位名叫维沙卡的大富长者;他的妻子,现在名叫法施,是一位大富长者的女儿。其余过去的那些人,现在成为宾比萨拉王的王室侍从。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当我们的不可思议威严、三界之尊的果德玛佛来到王舍城,他使宾比萨拉王和他的十一万个富有婆罗门侍从证得入流果;并且在第二天,由沙咖天帝作为引路人,他前往宾比萨拉王的金色王宫,并接受宾比萨拉的供养。

 

所有宾比萨拉的旧亲戚投生为饿鬼,前来并站在他的周围,希望着:“我们过去的亲戚,宾比萨拉王将分享功德给我们;我们即将听到他的功德分享了。”

 

然而,由于做了很大的功德,宾比萨拉王现在只想着:“世尊将会住在哪里?”而忘了分享功德。于是,他们深夜在国王的王宫里发出恐怖的尖叫声及呻吟声,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被恐怖的尖叫声彻底的动摇、恐惧、惊吓下,在天亮之后,宾比萨拉王前往佛陀那里,在礼敬了佛陀之后,问他说:“尊者,昨天晚上我听到很恐怖的尖叫声,我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佛陀回答说:“大王,不用害怕,这些尖叫声将不会有什么恶事发生的。事实上,那是你过去世的亲戚,投生在饿鬼界并且正徘徊及等待着你。

 

大王,他们在无数世的轮回中,经过了两尊佛之间的期间,期望能收到你分享功德的结果。然而,昨天你并没有在做了功德之后分享功德给你以前的亲戚,由于丧失了分享你功德的希望,所以他们发出了那恐怖的尖叫声。”

 

在听了佛陀的回答后,国王再问佛陀说:“尊者,假如我再做一个功德并分享我的功德,他们将能获得那些功德吗?”“可以的,大王,他们将能获得那些功德的。”

 

“原来如此。”国王向佛陀请求说:“愿您接受我今天要做的大供养!我将指定分享我的功德,给我的旧亲戚。”佛陀保持沉默,以表达接受之意。

 

国王返回王宫,并安排做大供养的事宜。当一切安排就绪,他派人通知佛陀,时间已到,并请佛陀前来接受国王的供养。

 

佛陀与比库僧团,来到王宫并坐在准备好的座位上。所有国王过去亲戚的饿鬼们,也都来到王宫,说:“今天我们一定能收到分享的功德”,并站在墙外等候。

 

佛陀运用其神通,使国王能够看见所有过去亲戚的饿鬼们。国王把水倒在佛陀的手上,说:“以这倒净水的布施,愿我的亲戚得以成就!”

 

就在那时,他的过去亲戚获得了他们分享的功德,在那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池塘,里面有五种可以使他们享乐的莲花。

 

他所有的过去世亲戚——饿鬼们喝了池塘中的水,并在池塘里沐浴,解除了痛苦、焦虑、疲倦与口渴,他们得到了金色的皮肤。

 

再一次,当国王把各种像米粥、硬食和软食的食物,依次供养给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团,犹如先前那样,宾比萨拉王指定分享布施功德,给他的旧亲戚。

 

就在那时,各种天界的食物出现给他们享用。在狼吞虎咽的吃了这些天界的食物后(不像以前那样仅仅满足饥饿感),他们呈现出清新、健康的外貌,眼、耳、鼻、舌、身的所有诸根都圆满了。

 

接着,国王继续供养袈裟及睡觉、居住的地方,给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团,并且犹如先前那样,指定分享他的功德。

 

也就在那时,那里出现了给饿鬼用的天界的衣服、天界的车,及带有床、寝具、床单和各种装饰性服装的天界宫殿。

 

佛陀做了这样的决意,让宾比萨拉王看到那些饿鬼,是希望宾比萨拉王能看到他旧亲戚所享受的快乐与成就。经由佛陀的决意,看到旧亲戚们那么高兴,宾比萨拉王也万分地高兴。

 

根据《法句经注》中关于沙利子尊者的故事,那些国王的饿鬼亲戚们,舍弃了他们饿鬼的外貌,并现出了天界的外貌。

 

在用完餐之后,佛陀为了祝福并随喜宾比萨拉王的所有善行,开示了含有十二首偈颂的《墙外经》:“在墙之外他们站着等待,还有在交接及三叉路口,回来到他们以前的住家,他们在门柱边引颈等待。

 

但在准备了丰盛的餐会,具备各种各样的饮食品,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忆起,这些由旧业产生的生物。因此那些心怀慈悲的人,会为他们的亲戚做供养,供养那些既清净且殊胜、适时又适当的饮品食物。

 

‘这是给我的亲戚的;愿亲戚们得到快乐。’那些来到该地聚集,逝世的亲戚饿鬼众;定会急着给与随喜,以便获得丰盛饮食。‘愿我们的亲戚长寿,我们依他们而得到。已向我们作出致敬,没有施者会缺果报。’

 

在那地方没有耕种,也找不到牧养牛只;同样没有经营商业,也没有金币的交易:逝世的亲戚饿鬼众,靠这里的布施维生。如降落山上的雨水,向下流到空的山谷,同样地这里的布施,能够利益那些饿鬼。

 

正如河床涨满之时,能承载河水去填海,同样地这里的布施,能够利益那些饿鬼。‘他已给了我,他为我而做,他是我的亲戚、朋友、密友。’是故当为逝世者行布施,回忆他们以前常做的事。

 

不是悲泣,不是伤心,也非任何一种哀恸,能够利益到逝世者,亲戚还是依旧不变(这么做帮不到他们)。但为他们做了这项布施,妥善供养给僧团的时候,

 

它能够长久地利益他们,在未来,乃至立刻便见效。已如是开示利亲戚之法,及如何向鬼致高等敬意,及如何给与诸比丘力量,及你们如何积累许多福。”

 

《墙外经》收录在巴利圣典的《小诵》及《饿鬼事》里,在这部《墙外经》的开示结束时,经由佛陀鲜明的描述,八万四千有情众生了解到投生在饿鬼界可怕的处境,使他们生起了悚惧心(警惕心)。

 

因此,他们很容易地就能修习佛法,并且体证四圣谛,证悟了道果,获得轮回的解脱。在第二天,佛陀同样地对人类和天神,开示了相同的经。

 

佛陀连续七天开示了相同的经,每一次,都有八万四千有情体证四圣谛,证悟道果,获得解脱。——众贤友汉译自《大佛史》英文版,未做最后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