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香村之役

 灵石水华 2018-10-14

稻香村之役


作者:铁马冰河河河

戊戌九月(2018年10月),稻香村争名之役又起狼烟,“苏稻”、“北稻”互诉侵权,此役已达十数年之久,未有定论。

稻香村之役

材料源自央视新闻报道

苏稻云:

自清乾隆三十八年起(1773年),诸前辈创稻香村于苏州观前街东侧,名讳取自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一景——李纨居所稻香村。据传时年乾隆皇帝南巡至苏州,某日微服私访至稻香村店内,顿觉店名颇为雅致。随后品评店内蜜糕,称赞其“食中隽品,不可多得。”令苏州府将此物进贡进京。后乾隆摆驾回宫,再品苏州稻香村蜜糕,龙颜大悦,便赐葫芦招牌一块,上书“稻香村”,稻香村自此名扬天下。


稻香村之役


放眼全国,苏稻历史悠久,专营糕点三百年,技艺高超,兼营苏式野味,远近闻名。北稻尔等今用我字号,占我商标,抢我市场,请速速归还!

稻香村之役

苏稻皆有创始年份1773标识

北稻云:

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金陵人郭玉生南菁北迁、落户京城前门观音寺,至公元一九八三年老掌柜刘振英勇担重任、小胡同内艰难复业,现如今“掌门”毕国才继往开来、开辟发展新篇章,北京“稻香村”已在京城薪火相传,悠悠百年有余。


稻香村之役


虽同为苏式糕点,本乃一脉同根,北稻百年前进入京城,有据可查,有史可依,已成为京城名点。近年来苏稻进京,用我名号,占我知名度,更在电商平台接连设坎,吾等防不胜防,忍无可忍,将汝诉至法庭!

稻香村之役

北稻又称三禾稻香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北之争,已逾十载,皆因近年来市场发展之快。

乙酉年前(2005年前),北稻苏稻无甚往来,相安无事,北稻深耕北京市场及北京周边,苏稻则以苏州为中心扎根江浙沪。可谓“岁月静好,安然无恙”。

怎知次年(2006年)苏稻申请注册扇形“稻香村”商标,北稻质疑,遂未成功。

庚寅年(2010年)起,北稻公司申请注册“北京稻香村”商标,历时四年有余,终于乙未年(2015年)注册成功。

稻香村之役

而后,北稻向苏稻提起诉讼,以拥有“北京稻香村”商标为由,要求苏稻不得使用手写体“稻香村”,如要使用,则需加上“苏州”以示区别。另经国家商评委做出裁定,不予核准注册苏稻扇形“稻香村”商标。

苏稻不服,曾向多级法院起诉,最后仍未保住“稻香村”商标,“稻香村”商标之役就此打响。苏稻云:“吾乃是糕点食品类稻香村商标的唯一持有者,北稻诉讼行为实为商标被许可人反诉权利人”。

苏稻缘何得此结论?

戊子年初(2008年),北稻与苏稻签订商标许可合同,获授权在糕点上使用“稻香村”文字及图商标,年底后未续期,北稻亦未曾强调使用“稻香村”为苏稻授权。北稻亦着手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糕点类“北京稻香村”商标,虽遭苏稻强烈反对,但仍获得批准。

苏稻不服,重新设计扇形稻香村商标,初步核定使用在“糕点、面包、饼干”等商品中,却被北稻异议成功,被判无效。

后经数年相争,北稻苏稻仍因商标一事无一定论。

依铁马言,参照“王老吉、加多宝”的红罐“凉茶”之战,自八年前广药招募新合作伙伴之始,便开始商标之争,商标之争落幕旋即开始“红罐之争”。加多宝、王老吉“红罐”凉茶之争不久前终落幕,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共享”红罐包装为结局。

稻香村之役

于消费者,北稻、苏稻皆为老字号,皆为真厂家,商标之役因两家稻香村皆存在不规范使用商标之因而争执无果。若双方不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就“稻香村”之归属拼至鱼死网破,一心恋战使品牌升级契机遭受延误,商标混淆使消费者难以分辨,则“稻香村”终将危矣!

文终,早餐罢,胖铁马挪出二百余斤身躯做调查,北稻苏稻,财友择爱者投票。(铁马甚喜北稻“山楂锅盔”,每餐一斤不能停,最终变成二百斤,莫要学我呀!)


稻香村之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