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爸妈承认自家孩子是个普通人有多难?

 凡凡人人人 2018-10-14

张格

虽然少了家有神童的乐趣

倒也免了望子成龙的焦虑


新学期开学已经月余,国庆长假也已经结束。在各种特长辅导班刚缓过神的孩子,现在又在去往各景点的车上,不浪费分秒地做着功课。


不管在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时间几乎被学习填满。很多家长朋友跟我抱怨,无奈,又无可奈何。

 

以前我做教育研究时有过了解,德国孩子从小学毕业就按照老师的建议,开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


分流到职业初级中学的孩子,就无望再进入顶尖的研究型精英大学如慕尼黑、海德堡、洪堡大学等深造。

 

初中毕业继续分流,最后进入类似中国的普通高中读书的孩子不过30%左右,其他孩子都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能了。

 

所以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全世界领先,对德国的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个非常合理的教育体系。

 

这个教育体系在中国完全行不通。如果孩子小学毕业,老师就建议他读职业学校,断了全家进入顶尖研究型大学的路,家长一定会将老师一顿乱踹。我家神童哪能读职校!

 

哪个爸妈不做清北梦,再不济也得读个交大南大!这还是替大家谦虚了,其实孩子是未来的爱因斯坦、霍金或者比尔盖茨。最少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士我家要占一个。

 

不信去看看,只要是什么《哈佛女孩》之类的,一定是畅销书。但哈佛每年招收5、7个中国籍本科生。而每年中国的新生儿1700多万。你家孩子读哈佛有多大几率?

 

真相是:不是神童根本不可能。


我儿子出生的时候,脐绕颈三圈,挣扎了五六个小时生下来,已经窒息了,因为血液缺氧,全身都是黑紫色的。

 

医生说,恐怕大脑会受影响。为此我忧心忡忡。父亲安慰我说:孩子聪明不聪明没那么要紧了,下雨知道往屋子里跑就行。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比同龄孩子智商也没明显差距。心中已经大为安慰。我经常说,只要他身体壮壮的,能当码头工人抗大包就行。

 

神童梦我从未做过,他确实也不是。长大后他自己多次做门萨智商测试,希望达到148的会员门槛,但一次也没有通过。

 

他也没早教过,没读过任何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周末节假日就在外疯跑,或者拿小霸王游戏机打打超级玛丽。

 

我家两代出了八九位教师,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这些资源儿子竟然从来没利用过。到现在除了打游戏别无特长。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少了家有神童的乐趣,倒也免了望子成龙的焦虑。期望值不高,失望也少。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在孩子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早早替小儿女立下远大理想,成就家庭版中国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正能量。

 

我的表弟从小不爱读书,初中毕业回家种地,娶妻生子。有回我去看望姑妈,他在灌园浇瓜。


谈到他幼小的儿子,他满脸憧憬,激情澎湃地跟我规划了孩子的宏大未来。

 

于是我给他讲了那众所周知的呆鸟:自己飞不高,下个蛋在窝里,让它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听完后对我一脸的不屑,辍耕垄上,喟然叹曰:燕雀焉知“鸿浩”之志哉!

 

平时他一向对我钦佩有加,甚至有些自卑。可一到孩子教育的层面上,他立刻自带光圈,高大上了。

 

后来他儿子入了小学就成绩平平,初中毕业后倒肯听我劝,读了个职业中专,现在市里当厨师,也买了城宅,结婚生子。

 

这天表侄在街上遇到我,开口就问:表大爷,你说我儿子得先学什么?我说:先学走路。


我跟一位退休的老领导饭局,席间谈起孩子的教育。老人家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说:“孩子看着自己的好。”然后就停杯不语。

 

他说的本是我们这里民谚的上半句,而下半句是“老婆看着别人的好”。不过此刻他女婿恰好也在座,这多少有点不太得体。一刹那间我有点替他难为情。

 

老人家略作沉吟,徐徐说出下半句:庄稼看着别人的好。满座人听了都哑然失笑。

 

我想老婆看人家的好,见异思迁,自是世态真相;孩子看自己的好,舐犊情深,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自己家孩子是不是神童,应该有基本判断。不能脱离实际,一厢情愿。凭空建起七宝楼台来。对一个孩子的未来人生的规划,也不宜越俎代庖。


事实上,无论中外,绝大多数孩子的前途都是读普通大学或社区学院,将来有一技之长,有谋生本领。而能进研究型大学从事研发工作的,百无一二。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数理逻辑、语言、空间、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八九个类型。这多种类型的智能,正常人都有,但某一项会比较突出。

 

目前学校和考试制度,数理逻辑智能突出的孩子最有优势,而这种智能类型的孩子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可能其他七八种智能类型中的一项更突出,这类孩子想当科学家,难度很大。

 

但是拥有这些智能类型同样很重要。你家孩子是鳄鱼、狮子,很出色,但论爬树,还是猴子比较有优势。

 

父母对孩子的智能做客观评估,做孩子人生导师,本是正办,就怕不懂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训练鳄鱼狮子爬树,不但效果不佳,反给孩子徒添烦恼。


我儿子读到中学的时候,就显示出语言智能方面的优势。他又有搞文史的爸爸,教英语的妈妈,学文科显然更为合理,但是他不喜欢文史,执意要学理科。这真让人绝望。

 

文史本是家学,我家几代人读书都偏爱。即使做财务总监和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我弟夫妇两个,家里也有不下千册文史书。但是孩子们后来都以工科为业。虽然遗憾,但尊重他们的选择。

 

你选择,你努力,你实现,你接受。最终你幸福快乐,或者你愿赌服输。这就够了。

 

儿子后来在英国读书,学校还过得去,属于罗素盟校,红砖大学。他选了EE,也就是电气工程作为专业。

 

我问他为何选此专业,答曰:听说这专业很难,我想看看有多难。然后就秋月春风等闲度了。

 

其实我心里也满是热望,但他送我阵阵冷风。

 

他同租的三个好友同学,都很勤奋,后来一个进了加州伯克利深造,一个进了帝国理工,一个进了伦敦大学学院,都是英美第一流的学校。

 

儿子虽然也申请了这些学校,拿到些0FFER,但是他执意就业,去了家企业,先在客户部做了几个月,然后去了研发部,整天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倒也自得其乐。

 

我虽然不太甘心,却也无法可想,只总结出人生三大无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孩子不读书!”由他去吧。


哎呀,写了上千字,好像还没入题。神童是别人家的事,真难写。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是个超级天才,麻省理工的理论物理科学家,拥有两个博士一个硕士学位。智商堪比爱因斯坦,数理逻辑能力超强。

 

不过他人际智能几乎为零,种种怪癖,不近人情。要是跟《红楼梦》的薛蟠比,呆霸王算人精了,那贾宝玉简直是人情练达、八面玲珑了。

 

最近又出了给衍生剧《少年谢尔顿》。神童谢尔顿九岁读高中,老师就已经教不了他了。他不得不到大学里旁听。但是他在生活常识方面的各种匪夷所思,真叫天理难容。

 

不但他父母兄姊为之苦恼万端,虽鸡狗亦不得宁焉。上帝也是公平的,比如他会赐给某个孩子极高的智商,也会剥夺他许多的情商。

 

古往今来多少天才,同时都伴有疯癫。当然也有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一般都是妈妈口中的,其实有苦宝妈她就是不说。

 

家有神童,真的就那么令人神往吗?一个乖僻难耐的神童,与一个平凡而快乐的孩子,这个选择题该怎么做?

 

我觉得认命最好。

 

有句名言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是游戏《大富翁4》中的人物宫本武藏说的:“面对现实吧!”

 

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