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漫步之心情 2018-10-14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一直以来,iPad 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以非常鸡肋的存在,尤其是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内容消费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而另一方面,即使是已经更新到 Apple 所谓的 iPad Pro,配合键盘和手写笔,仍然很少有人认可其作为生产力工具,认为其根本不可能取代电脑。

但作为一个从大学时代开始就是一个iPad的狂热爱好者的我,在过去有着五年使用 iPad 的经验,所以今天我不仅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你对iPad这个似乎已经走到尽头的数码产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将会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具体的使用软件,甚至在我擅长的领域以工作流的方式来全方位展现2018年的iPad和他的家族产品到底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终极目的,也是让你从新把你的 iPad 从你的泡面上拿起来,做一个真正的 iPad。

需要说明的是:

本系列教程文章的所有进程,包括文字书写,图片调整,脑图制作,以及最终的发布我都是在我这一台 10.5 寸的 iPad Pro 配合原生的 SmartKeyboard 和 Apple Pencil 来完成的。

更为重要的信息是,我是在是接女朋友下班、漫长的高铁、急人的机场等所有浪费、可惜、但又不能做什么的碎片时间完成的。

因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 iPad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随时随地无拘无束的使用。

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每每和别人谈起认为 iPad 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发出嗤之以鼻的笑声。

他们会迫不及待的告诉你,iPad 根本就不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就是一个大号的玩具。

一般而言,他们还会乘胜追击,告诉你Office套件的体验有多么多么差等等。

但是,这个时候我都会很茫然地回答一句,其实我不用Office这三个工具。

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一脸惊愕,因为我是一个摄影师也是一个撰稿人,文字输入几乎是我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作为一个撰稿人不用word,在他们的眼里简直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事实的真相是——

我90%的文字都是在一款叫做“Bear”的“Markdown”语言的文字书写软件里完成的,而这种文字输入语言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让你避免排版的烦恼,沉浸式的写作,至于最后的输出排版都是按照你的需要可以自由的输出。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Bear App图标)

之所以说以上的这个例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其实就是“生产力”这三个字,对于不同人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即使是如Office如此大名鼎鼎的生产力工具,也并不是适合很多人。

我更相信,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些酷炸天的Excel技能,也并不是你需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力也不仅仅是我们准备好最好的设备,拿出大块的时间,坐在舒服的环境里大刀阔斧的干一番。

它有可能是灵光一现的瞬间,你把你的灵感快速的记录下来。

它有可能是咖啡厅里,你想把眼前的景象会画出来。

它有可能是你拍摄的一张大片,立刻分享出去等等。

也就是说,生产力没有绝对,但是生产力工具有绝对,这个绝对是说每一个工具都有其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工具需要出现在它最需要的地方。

先从硬件开始,如何选择自己第一台iPad

我相信,能够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一定是对自己的iPad是有所期待的,也就是说你买一个iPad的目的是不是一个大号的手机,回家看《乡村爱情》的。

因此,我对于iPad的推荐使用方向也不是以娱乐为导向的,而是让你的iPad真正成为你手中的工具。

目前,其实Apple的产品线已经是异常的清晰,一个是Pro产品线,也就是10.5寸的iPad Pro和12.9寸iPad Pro和非Pro产品线,也就是2018年三月份发布的9.7iPad。你可以理解为专业或者不专业,但是最为直观的你可以理解为顶级和性价比。

下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购买路线表格,来协助你如何购买: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在这里,我简单地回答一些可能大家会提到的问题:

问:我是学生,既然9.7是教育用户特别设立的版本,那我是不是该买这个?

答:并不是,如果你预算充足,请你依然优先选择iPad Pro,你可以理解为10.5是好于9.7的,前者会让你获得更好的体验,所以只要你的钱够,就不需要考虑9.7。但是,如果你是学生,你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上10.5,因为对于学生来说,9.7只需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体验到80%的功能。

问: 配件是否有替代品?

答:目前来说,我认为Apple Pencil没有可代替,想要有非常好的书写体验和绘画体验Apple Pencil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的是官方推出的便宜的第三方罗技的目前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但是,只是几百块,我认为更优先选择pencil。

但是,键盘完全就不一样了,这个不一样是说经过我一段时间的使用来看,官方键盘还是有非常多的可以替代的。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那我就在这里说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目前除了官方的Smart Keyboard使用的最多以外,另一个键盘就是这个罗技的Keys to go。

这是一款非常小巧的键盘,非常薄,以蓝牙连接。不过续航还是很给力的,一个月一充是没有问题的。

打字手感有点硬,但是还是比官方的软很多,看材质应该是防水的没有问题。

最为重要的是轻便,随便就可以放在包里。更重要的是,价格只有400左右,是官方键盘的三分之一。

不过缺点就是,靠一个简单的支架链接不是很稳固,而且毕竟是蓝牙连接,这就会减少iPad本身的续航。

很多人对官方的键盘很是诟病,认为这个又贵又不好用。

但是其实在我自己的使用体验下来,我认为还是有其重要的使用场景的。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出差的人,那么官方最大的好就是键盘和iPad的一体化,可以快速拿出和使用,因为上述的分体经常会忘带键盘或者是连接的小部件,会让你很恼火。

以及最为重要的,官方的是靠接口直接连接,很方便的同时也会增加iPad的续航。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在一开始iPad Pro出现的时候我使用过第一代键盘,那个时候对这个键盘最为重要的印象就是太硬了,需要很用力才能按下去,但是最近再次使用的时候,却发现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键盘好像是明显软了很多,也会有明显的了反馈感了。但是现在看,这个键盘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贵了。 这键盘防水防尘也是没有的说了。

所以说,如果你的预算充足,我还是很建议官方这个键盘的。

果核深度:iPad 生产力指南导览

特别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是一个重度文字输入,每天都需要打字的那种,我强烈建议你一定要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键盘,因为对于文字输入来说,键盘就是生产力工具。好的键盘可以让你有非常强烈的创作欲望,但是如果是一块不合手感的键盘,那一定会让你痛苦。

问:iPad和iPad Pro之间的差别大吗?

答:其实我认为,很多时候做这样的选择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这句话说是说,虽然我即使说你的钱够就一定是10.5的Pro,但是很多时候还真的要看具体的需求。

例如,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我还是第一建议你购买9.7的iPad。

因为的确从学生本身的需求来说,产品的性价比还是至关重要的。

以大学四年为例,如果使用得体一个iPad使用四年是可以,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两年一换也是我认为苹果的iPhone和iPad的正常更换周期的。

所以,如果你购买iPad Pro不能够使用四年就不如两年一换iPad,毕竟可以用新品的同时还能保证流畅度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基本上iPad9.7已经满足学生的绝大多数场景了,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使用iPad还是内容消费为主,内容输出还是会停留在文字输入而已。

不过,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画画的爱好者,那我还是强烈建议你使用10.5的iPad Pro,因为120HZ的刷新率的确对你的绘画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而如果你是一个iPad非常适合你的生产力工具,那我特别建议你直接iPad Pro一步到位。因为顶级的硬件,的确会在很多时候对我们的效率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问:购买途径,是不是港版会好一些?

答:一般来说,的确我们在使用国行产品的时候价格不具有优势。

很多人会考虑其他购买途径,在过去我们经常会选择购买港行的水货,但是随着Apple产品在国内的普及,国内很多大电商的Apple价格已经具有一定优势了。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依然会更倾向于直营店购买Apple产品,不仅仅是买的放心,目前Apple在中国的保修政策与越来越严格,很多第三方又有只要激活就不会退的情况,所以我认为与其贪图便宜不如买的放心。如果你觉得还是希望省钱,那也请一定购买各大电商的自营。

问:只有一个接口的iPad该怎么传递文件?

答:这里就是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先来说说未来的。

目前看,无线办公一定是未来的主流的。如果你是Apple的产品生态,那你应该知道使用隔空投递这项功能进行文件传递有多么的方便。

即使你不是Apple 的产品,也可以通过sendanywhere这款软件实现不同平台的跨平台传输。无论你是安卓到iPhone,win到os都可以。

但是,毕竟我们现在还是没有全面的无线化,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输入的,例如我们以摄影师为例,相机里的照片还是需要导入到iPad里才能进行修饰的。

不需要担心,我们可以通过转接线来实现,但是因为对于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转接线,我会在下面具体工作流里进行具体的推荐。

由于不同的人群对于iPad 的使用完全有着不同的需要,因此如果我只是在这里一概而论,那依然会陷入一种iPad做什么好像都不行的怪圈。

但其实,只要我们换一个思路,把我们的需求完全细化,这样在知道我到底希望iPad这个工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后,再去在每一个领域上去做一个iPad 的工作流,这才是我们本应该追求的iPad的生产力。

作者 | @Derrick_Zhang_

编辑 | 果果

@果核Group:用好苹果产品,一个“果核”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