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杏林彩云 2018-10-14

古人对献之书法评述甚多,有代表性的如羊欣云:“献之善隶(指真书)、稿(指行草书),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采古来能书人名》)李后主云:“子敬俱得右军之体,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见马宗霍《书林藻鉴》)张怀璀云:“子敬神韵独超,天姿特秀,流便简易,志在惊奇。峻险髙深,起自此子。”(《书估》)项穆云:“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书法雅言》)其中,所谓“媚趣”、“惊急”、“惊奇”、“尚奇”等说,用词不一样,涵义则颇为近似。羊欣说其书法“骨势不及父”,与李后主所说“无蕴藉态度”,道出了二王书法不一样的根本点——羲之书含蓄深沉,平和灵润,以内涵风骨为美;献之书洒脱豪迈,以开张奇丽为美。(羲之书与钟繇书相较,以姘胜质,二王相较,献之书之妍又胜羲之。)因此,明代项穆说“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献之书对形式美的追求更甚于羲之,这也是献之狂称“世人那得知”的理由所在。这一点,无论在其真书或是其行草书中都得到了充足的表现。张怀璀说:“子为神骏,父得灵和。”若以拳术作比喻,羲之书似内家拳,柔中寓刚,献之书如外家拳,刚中见柔,各造其极。王献之的“尚奇”风格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唐张旭、怀素以及宋、明两代的浪漫主义书风中诸多豪迈新奇派书家的远祖。《山谷题跋》谓:“余尝从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左思语言淳朴,庄子为文恣肆,以之比二王,十分确当,“脱然无风尘气”,又是二王书法的共同特点。后世千余年来书法风格千变万化,大家巨匠代不乏人,但在这一点上能“脱然”者确实不多。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王羲之王献之行草刚中见柔,各造其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