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迹展开幕式全纪录

 杨关桥 2018-10-14



《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开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时间博物馆开幕。展览以笔记、诗词、对联等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策展人由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担任,所谓“笔墨生活”,即是那些并非书法专业的人,犹如孩子一般地与笔墨相友,与纸砚相亲,与古典为师,而成就我们的日常。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评奖委员会盛赞他的小说,“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同时,他也是一位勇于探索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艺术家,从话剧、戏曲、影视剧本创作、诗词到中国书法多有涉猎。莫言自幼对书法兴趣甚浓,近些年更是醉心于笔墨之趣。他在展览前言中称,从不敢把自己的字称为书法,充其量就是用毛笔写的字而已,但为什么还要写呢?因为写字如嗜烟酒,一旦成瘾,实难戒除,用毛笔写字是为了向老祖宗和书法家致敬。


展览策展人由同样热爱笔墨书写的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先生担任。张大春,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被誉为当代华文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多年来随姑父欧阳中石研习书法。张大春认为,莫言的字——尤其是刻意用左手书写的墨迹,看来似乎没有二王以降整个书法传习历史的临摹传统痕迹,也恰恰就印证了钱泳所谓:“为真、行(楷书、行书)汩没”的天真气、孩子气、自然气。


他在策展前言中称,文人士大夫立身行道,以作文为本,所以不论应试、论政、考学、吟诗、书札,简帖、笔记……一切用心用力,所事所为者,都在文房四宝之间周旋解决。如今,显然,士大夫的生活与文化已经成为历史角落的陈迹,看似远远不能追步于晋唐韵法或宋明格调,但莫言所谓书法所谓的“练”——尤其是虽不以书家自期自诩,却旦暮不离笔墨纸砚的大量书写,并非书法专业,依然能凡事不离书法实践,此乃“笔墨”于“生活”的真相。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时间博物馆

以下为开幕式文字记录初稿,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梦边文化的联合创始人张维娜:


梦边文化一直致力于推广当代的文人艺术,莫言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自不待言,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者,同时莫言先生一直是一位勇于探索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艺术家,不仅创作小说和各类剧本,自幼对书法也很有兴趣,近些年更是醉心于笔墨之趣。


我们举办本次展览是希望在电脑键盘和智能手机的时代,用莫言先生个人得书写实践唤起大家对毛笔书写的热情。因为,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和汉字的书写,尤其是毛笔字的书写,是我们想倡导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作者莫言:


对面是钟鼓,这边是时间,充满了象征的意味,让人浮想联翩,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也是时间的产物,是时间的凝结,当然最终也会在时间中消亡。伟大的艺术创造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时间的抗争者,搏斗者。他们会努力地让时间减缓,他们会努力地将时间凝固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住时间,是最荒唐但也是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许多艺术作品的灵魂。


我是一个用笔讲故事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我是一个写小说的。我写作的过程,是以我写字的方式呈现的。因此,也可以说我是一个写字的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极少数的人不写字,大多数人都在写字。学生需要写作业,教师需要写黑板,会计要写账本,医生需要写处方,一个人一个笔迹,如同一个人一副模样。有模样相似的人,但没有模样完全一样的人,有笔迹相似的人,但没有笔迹完全一样的人。通过整容可以把脸整得跟某个人几乎一样,通过摹仿也可以使自己的笔迹跟某个人的笔迹几乎一样,但声音和气质是整不出来的,就像字的精气神是摹仿不出来的一样。当然,整容和摹仿字迹是一回事。我这样说,就是因为我模模糊糊的感觉到,艺术创作者的个性特征总是会顽强地表现出来,而这种个性,是艺术中最可宝贵的。


人人都想美丽,如同人人都想把字写得好看一样。美丽的内涵是复杂的,好看的标准也是千差万别的。



我资质平平,对书法艺术虽从小热爱,但一直没得到老师指点,写字千百万个,除了写的快,在美的方面乏善可陈。最近十几年来,我在朋友的鼓励下拿起毛笔写字,先用右手,后用左手,耗费纸墨无数,但进步甚微。后来我发现,进步还是有的,但是表现在钢笔字上,也就是说,我用毛笔学书,促进了钢笔字的进步。这是意外的收获。


最近几年来,我熟悉的很多作家朋友都拿起了毛笔,有的写字,有的作画,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我在网上或其他场所看到了这些朋友的墨迹,感叹他们写得真好,我要向他们学习。才气所限,虽然不能成器,但通过学习,有些微进步还是可能的。


几十年前,我看过几位握了半辈子毛笔的先生写的钢笔字,被字里那样一种古朴苍劲的精神深深吸引,那种精神是与古人相通的。而今,我们这些用钢笔写了大半辈子字的人,握起毛笔写字,想要接通气脉,写出古意,的确十分困难。但也许,会有别的收获。



策展人张大春:


其实我想说一件事,就是大家从网络的话,都会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对这次展览的期待、鞭策。但是我想讲的是,莫言虽然不是一个书法家,他也不愿意以书法家自居,而定下了今天展览的名称:墨跡展。



另外一方面我想特别强调,这次展览,莫言希望能够透过他在生活之中锻炼其笔墨的轨迹······


莫言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我认为以他这样,他已经是诺贝尔奖得主了,在我们这一行是一个桂冠,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他仍然站出来展示他觉得好像还需要很多进步空间的这样一个书法。我觉得他是一个冒险家。



中国书协顾问 胡抗美:


首先我要祝贺莫言先生的书法展览圆满成功。我反而觉得莫言先生的书法展览和文学的获奖有相同的价值。因为我们书法走到今天,在全社会有很多的误会。当他的书展信息发出来之后遭到一片匪夷。很多人是好心,莫先生也作了回应。但是这里面说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书法到底应该怎么写。莫言在当前的这个书法当中,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我想肯定有三个方面具有大通的效果。


唐代的张怀瓘说过:文字数言乃成起意,书则一字便见起心。我认为莫言先生就是在做成起意,见起心的沟通工作,他以他特殊的身份做这个工作很有意义,绝不是是任何人能代替得了。文则数言乃成起意,文学家的文字要表达一定的意义,那么书法也一样,一字便见起心,这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都是为了艺术的功能表情达意,这方面只有莫言先生能做到这样一个示范作用。至于莫言先生的书法,我们大家有目共睹,他的轻松自然,用笔墨讲故事,用笔墨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用笔墨来反映生活。


我们从他的笔墨当中也能得到很多信息,跟他的小说一样,能读到很多有趣味的事情。在上个世纪之初,梁启超先生就把书法称之为一个趣味,他把趣味看的很重。梁启超说如果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梁启超说我信仰趣味主义。我想莫言先生的小说和书法都是在进行趣味的美学表达。


第二点,他在跨界和本体进行沟通,进行融会。以书法的形式走向这样一个公共的场所。我们知道书法在古代一般都是在私密空间进行的。朋友之间进行一个交流,写一封信,写一首诗,一点小文章,互相沟通交流。今天莫言先生以他的书法形式,和他的小说发表一样,走向了公共空间。作家想要看到的东西以书法的面貌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沟通。所谓跨界就是对界限的挑战,既是对文学界限,也是对书法界限的挑战······


第三方面,他是在做文人或者是专家、艺术家的沟通。大家知道书法独立为一个艺术门类之后,成为一个艺术。这两者怎么融通,大家在看的时候,在模糊当中甚至在挣扎当中,所以我特别看重莫言先生的这次展览,那么他具有文人的修养,他也具有书法的表情达意的韵味。我觉得两者结合得很好······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


我是莫言先生的资深粉丝,但是我只见过他两面,第一次是1982年我作为编辑的时候,我到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的时候,当时部队的作家常聊莫言的事,当时在培训班,我见过他一次。当然,我还有部队的一些作家,那么出来的时候我就关注莫言,一直到他的《红高粱》,轰动了中国也轰动了世界,我就一直喜欢他的文学。40年后我今天第二次见到莫言的时候,握着我手的时候,我发现他是书法家和文学家。


我也想找一个粉丝的理由,为什么喜欢莫言的书法。


意义是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莫言书法对文学的意义。我举两个艺术家,文学家:一个是徐志摩,一个是莫言。这两个人都和剑桥大学有关系。一个是一百年前徐志摩到了剑桥大学,学习英文走上了美好之路,带着中国文学向西方学习的人,细枝末西方艺术节,我是策展者,搞了四届,请了很多人参加这个重要的节日,这是中国走向西方的向西方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一百年后,莫言作为一个作家走向西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另外一种形象到西方去。今年我们建立了徐志摩花园,雕塑上有很多名人的字,刻在徐志摩花园里面,当时里面有莫言的。剑桥大学没有意见,第一个刻的是莫言,为什么?他是中国文学第二次来到剑桥大学的痕迹,所以莫言先生的字就刻在那个石碑的第一行,让他受到西方的剑桥大学很多学者的关注,我觉得这样一个作家以一个书法家出现,在我们文学界强调了中国作家的文化身份。中国的文学不是从鲁迅开始,是从几千年,诗经开始,产生到今天。


莫言的书法的创作和展示,就是告诉我们所有的文学从业者或作家,应该是要传统知识分子的经验的承接者,古代的所有中国文学,今天在莫言的很多作品中间看到了这种文化激变,他的书法反映了他的文学思维,我想这是我们文学界搞书法的一个意义。前面一个是我的老朋友贾平凹先生。贾平凹先生也是书法受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两个人的艺术风格很不同。贾平凹先生是内敛,而莫言先生是张扬,共同给文学界树立一个榜样,所以我们文学家一定要掌握这样的文化,这是我们作家今天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一点对文学界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意义我想谈谈莫言书法对书法的意义。莫言有一句话,我在网上看到的,他说“逍遥法外我是爷”,这是非常狂妄的书法的理论,他的这句话也是有来源的。书中他就说过,我书意畅本无法。有没有来源,当然有来源。莫言书法有没有来源?也有来源。但是这句话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对我们当代书法来说,我们当代书法界存在一个什么情况,就是一个抄书的时代或者是追求技巧的时代。


今天我们书法已经不是被掠夺和审美的书法,而是作为绘画的观赏书法,所以书法的文字内容,诗意的存在已经退为很不重要的位置了。所以今天我们看书法展,基本上抄阅唐诗宋词是书法很重要的局限。莫言的书法意义在什么地方?他就是写自己的笔记,打油诗或者是随感记录或者是书信,这一点对书法很重要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现在书法界流行一句话,诗书画意都必须有。而我认为,以书法最有关的不是绘画和篆刻,而是诗文,因为没有绘画,没有篆刻可以成为书法家,但是没有诗文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古代书法家是精英文化,要考秀才、进士、举人才能成为书法家。今天我们要重新当代书法,我们书法已经走入行业化了,今天书法变成一种视觉艺术,不看内容,是扫描一样的方法。今天的作品就不可能产生像古代作品的魅力。


作为文学家的莫言先生,给我们书法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要重新思考我们的书法怎么会成为既功且贵的。生活就是美,所以莫言先生的很多作品,你会看见国际的交流,创作中的感想,看到这个作家的生活,我觉得这个就是对我们的书法意义。对文学书法的意义,是我今天看书法展的两个重要的意义······


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


很高兴能成为成为资助莫言老师展览的“怂恿者”之一。前段时间看到莫言老师在微博上发的说要搞展览,给他带来很多困扰,我当时很紧张。我后来看了他写的回应之后就很轻松了。我跟很多人讲,看了莫言老师写的回应,如果再去谈字的好坏,每一个字是不是有根基或者是出处,那就是自讨没趣了。


今天在场的也有我们书法界的大家,有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先生,有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我想他们对莫言的书法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否则,我想他们也不会来了,如果说像很多人讲的,莫言先生的书法纯粹是靠他的名气在胡写,我想不会有这么多的专业的书法界的人士到场。我觉得艺术本身是个严肃的事情,我作为书法出身的人,我愿意来参与组织这个展览,“怂恿”莫言先生搞这个展览,我对他的书法有判断,也有标准。


展览现场




首次在公共的场合一次性展出多种外国译本作品


作品欣赏


策展人张大春说这张字“卑之无甚高论”很明显能看到有一个美学的传承




自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