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总督执掌军政镇守地方,为何很少有造反的,他们忌惮什么

 昵称22346171 2018-10-15

清朝时,总督是地方上级别最高的官员。在官阶上,总督可以通过加衔,达到正一品官阶。这是清朝官制中,级别最高的一层。

而且,总督可以同时执掌几个省份或地区的军政大权,民生、刑法、教育、军务、官员调动等,总督都有涉及。

朝廷授予总督这么高的地位和职权,自然是因为总督这一职位的可靠性。两百多年的清朝历史中,即便在晚清最风雨飘摇的时候,也极少看到总督造反,或拒绝朝廷调令的事情发生。

这种情况的背后,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清朝在立下总督制度时,就已经提前考虑的结果。

在清朝,可以被列为封疆大吏的官员中,除了总督、巡抚这样可以同时执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外,也有提督、驻防将军这样,专门执掌军权的官员。巡抚执掌一省军政大权,提督执掌一省绿营军队,驻防将军是清朝驻守在全国各种重要地区的八旗军最高长官。

这些官职在地方的分量极重,官阶也非常高。如果能够理解这几个官职跟总督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弄清楚,为什么清代总督极少有造反的情况出现。

先说说总督与巡抚之间的关系。总督与巡抚之间,虽然同时执掌军政,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雍正皇帝就曾说过:“总督专重兵政,巡抚专重吏治”。不过,在具体职权上,总督跟巡抚之间,并没有那么清晰的划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朝廷希望总督、巡抚之间是互相监察和制衡的。这也是为什么,总督虽然主管军事,却可以考核官员,处理赈济灾荒的事情。巡抚虽然主管政务,却可以插手绿营军内部的事务,并且麾下有一支直接管辖的军队。

这种职权上的不清晰,让总督、巡抚之间常会互相争斗,而不是铁板一块。按照惯例,在同时设有总督和巡抚的地区,巡抚要受到总督节制。

可是,朝廷又授予巡抚直接上奏的权力。也就是说,总督如果有什么把柄握在巡抚手中,巡抚可以直接上奏朝廷。对于总督而言,这是一道无形的杀手锏。

而总督跟提督之间,关系就比较清晰了。总督可以直接节制提督。如果有必要,可以出具公牒,从总督手中,直接调动由提督直接管辖的那部分军队。因为清朝实行的是文官节制武将的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提督虽然是从一品官阶,但也会受到巡抚的节制。

为了更好管辖提督,朝廷一般会给总督加衔兵部尚书,以及右都御史。一个掌管全国军事,一个专门监察地方官员。这两个职位,都可以让总督把提督,以及提督以下的绿营军官,压制得死死的。不过,总督对绿营的管辖,基本仅限于此。

他们只能节制绿营军官,对于士兵的调动,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即便总督兼职了兵部尚书,那也得听皇帝的命令办事。尤其是大规模调动绿营。更需要皇帝的命令。兵部得到皇帝的批准,给总督发一纸调令。总督拿到这个调令,才能直接指挥绿营军队作战,或者参与其他任务。

如果提督的地位更低,受到总督节制。那驻防将军则有不同。虽然驻防将军与提督,都是从一品官阶,但因为驻防将军是八旗军最高军事长官的地位,清朝是以八旗建立基业的。所以,驻防将军会受到一些特殊的礼遇。他们的地位,甚至超过总督。

如果驻防将军跟总督驻扎在同一座城市里,双方联名上奏时,驻防将军的名字排总督前面。虽然实权不如总督,但总督也不好直接节制管辖他们。毕竟总督在直接调动绿营时,都有那么多的限制。

当然,总督麾下也有一支人数在2到5个营的绿营,每个营人数在数十人到上千人不定,被称为“督标”。可是,要凭借这么些人马,就想在全国造反,那难度也太大了。

而且,总督基本是科举考场出身,自小接受儒家忠君理念。再加上朝廷对总督待遇极高。上万两的俸禄,退休后还可以推荐子孙做官,以及其他丰厚福利。如果要造反,确实不划算。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