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奇点老师倾情奉献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10-15

不少同学发来私信,询问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花了几天的时间,根据自己上学时期学习物理的经验以及从教这么多年的经验,对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做了一下系统性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能够提供些许帮助。文章有点长,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可以根据标题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

一.物理学科的特征及具体学习细节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比较强,前后联系也比较紧密,一个地方学的不好,对其他地方都有影响,有时候影响还很大。譬如运动学学的不好,纯力学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或许影响不大,但后面动力学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时候肯定学不好;再譬如电路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等学不好,后面的电磁感应部分肯定也学不好。

正是因为这个,物理给人的印象是理科里面比较难的一科。而且,如果高中一开始学的不好,后面的时间内还不太好补救。无论哪个年级段的同学,如果物理学的不好,而又想去学好想去补救,辗转反侧之后,往往还是会有一种无处着力、无法收拾的感觉。

但对于物理学的好的同学来说,可能是另一番情景,会发现物理甚至是理科里面最简单的一科,只要认真审题,然后题目按照套路走就可以了,题目的设置很少存在鸡零狗碎的东西,也很少存在灵活的变通。譬如正交分解法,无论是共点力的平衡,还是牛顿第二定律,还是圆周运动,解答问题都是这一套路:对物体受力分析,在平衡的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在不平衡的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动力学方程。再譬如初末状态解题套路,一看不涉及运动的细节(时间、加速度等),首选动能定理,往往很多题目都能解出来,如果涉及到弹性势能,就套用机械能守恒,如果机械能不守恒,就用功能关系;涉及到碰撞、滑动、子弹打击木块等,就用动量守恒...

原来有个教过的物理特长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物理就是按套路解题而已。话虽然说得有点轻飘,但离真相是八九不离十。物理学到极致,就是按套路解题。

内心很欣赏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必考的任何知识点的内容,无论是主流的定理定律和解题范式还是冷僻的物理常识,我的提问他都能够毫不含糊的对答如流。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自身头脑中知识体系的搭建,是让他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信心爆棚的根本性原因。也有不少学生很苦恼解题打不开思路,很多的时候就是头脑中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全面。从教那么多年,能够经得住我提问知识点并毫不含糊的学生,为数不多。

但我还是狠狠的批评了他,措辞很是严厉。该生和我亦师亦友,有时候我话说得重一些也无所谓。内心的动机是高尚的:不想让他骄傲。因为物理成绩的取得,靠的不光是学科水平。

在应试的环境中题目分值重,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在高考中,一道物理大题往往达到20分左右。不少物理水平挺不错的同学在考试的环境下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就是这个原因。稍微马虎一点,有时候失去的就不是3分5分的问题,如果是大题,一个条件看不好,或者一个脚码看不好,有时候甚至会导致整个题目的全军覆没。同一套试卷,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心境下去做,结果甚至有三四十分的差距。学习物理,要有好的心性!

说起心性,又是老生常谈。读题审题仔细、下笔列方程仔细、运算仔细。这些简单的道理相信同学们都被自己的老师们强调过。老师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心性那么没有信心,完全是依据自己的眼见为实。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缺乏沉稳的心性。在理科学习特别是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这是很致命的问题。即便是天纵奇才的学生,最好也把自己当成普通人。

上面的话说得有点散,做下总结:物理学科系统性强,前后联系紧密,学生们的学习容易陷入两极分化,差的越来越差,好的越来越好。要想学好物理,取得理想成绩,得把知识点掌握全面,把知识体系搭建起来,应试的环境下还得高度仔细。

下面说说物理学科的具体学习方法的细节、学习流程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1.关于对教材的重视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原因也不全在学生,因为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往往不用教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如果一位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边读教材边解释,显得好像没有备课似的,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其二,为了更生动形象的向同学们展示知识,老师们往往在备课的时候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这给人一种老师们上课脱离教材的假象。

其实,老师们再怎么对知识加工整理,单从知识引入和表述的角度来说,很难超过教材的语言。

教材的重要性是超出同学们想象的,它是编写考试大纲的依据,也是高考出题的依据。有心的同学会发现,很多的高考原题都能在教材的课后题里面找到原型。

所以通读教材不是浮光掠影的读一遍就完事,是需要精读、反复阅读反复回味的。无论是章节前面的引言,还是正文,还是图表、小实验,甚至后面的小字补充阅读,以及课后题,都是需要用心研究的。奇点老师自己上学的时候,理科教材是能达到背诵的标准的,即便是这样,每次考试前阅读教材的时候,还是能够获得新的体会。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充分吸收教材的营养!

通读教材开始的时机,要放在老师讲课之前,这也是所谓的预习工作。在老师讲课前通读,能够保证自己对上课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心理准备,事实上,只要读一遍教材,就算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理解个差不多了。通读一遍,上课再听一遍老师对知识的解读,学习效率更高,会学的更好。

2.关于上课听讲

一节课40多分钟,很多学生往往前20分钟还可以,后半程就开始走神了。听课也是有技巧的,也存在效率高低的问题。要想全程高效率听课,就得在某些方面有所节制。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供参考。

建议同学们听课的时候,脑袋跟着老师转,重点听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点所表述的实质意思。不主张大量记笔记,只在关键的地方记上几笔就可以了。因为记笔记容易打断听课时思维的连贯性。笔记的内容无外乎是知识点本身、典型例题等。知识点的表述教材上面大都都有,典型的例题的掌握也要重点把握核心意思,掌握的怎么样,不在于记不记笔记。脑袋跟着老师的节奏集中精力听讲往往更能把例题的核心思想搞透彻。

如果不记笔记心里面实在不踏实,可以找一些变通的方法,譬如课后找老师复印教案、拷贝或打印ppt等,只要诚恳说明原因,老师们还是愿意提供方便的。

另外,为了上课时节省脑力,对老师在黑板上面的数学推算不要过于关注。通俗一些说,要重点关注物理老师如何根据物理原理列方程,不要太过关注物理老师在黑板上如何解方程。高中物理运用的数学技巧大多是初中数学,就算不听,普通的学生也能把方程解出来。

3.选择合适教辅

教材固然有着根本的重要性,但如果学习的时候只研究教材,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也显得有些单薄。这个时候,配备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辅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套经过精心编写的教辅,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体系整理、典型例题、针对性练习。这一般是按照学生们的学习顺序来编写的。

知识体系整理:对本章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完整综合地进行表述。这也是学生们要想顺利解题需要进行的前提性工作。不少的资料除了整理知识体系外,还附带有对疑难点和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进行的深层次解读。同学们在预习和听课的时候,固然对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在学习教辅的时候再看看编者的一些解读也是有好处的,对知识点的理解或许能够更全面更深刻。

典型例题:一套精心编写的教材会对本章本节的知识点通常的考察方式即题型进行分类汇总编写,往往还附带有对例题的解析,建议初学的同学们还是要认真研读编者对题目的解析,哪怕这个题目自己会解,也要看一看,或许会有新的思路。

针对性练习:一般的教辅都会配备有针对性练习,在经过知识整理、例题解析之后,独立做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一环。不少的同学喜欢边看答案边做题,这样做题收获是很小的,建议还是独立思考独立做,经过思考还是不会的题目就先跳过去。也有不少的学生做完习题后对答案,然后把错题重新看一遍,其实这种处理方式也是不够到位的。建议对完答案后,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过一遍,区别在于正确的题目复盘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少些,错误的题目花费的时间多些。

鉴于科目比较多,物理占用的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物理配备一套教辅就可以。配备多套的话,时间原因会导致哪一套都研究的不够精深,还不如就把握一套然后研究透彻。

一般来说,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每科把握一套教辅的时间还是有的。时间富余的话,建议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预习、上课听讲、研究教辅知识整理和典型例题、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教辅针对性练习。

万一某个时间段发现时间不够用,建议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优先完成,教辅针对性练习先搁置。不要脱离任课老师的安排另起炉灶!

市面上的教辅琳琅满目,选择的依据一是看教辅的编写情况,二是看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实在拿不准可以请任课老师帮忙挑选。

4.合理分配做题时间

为了说的更明白,直接举例子说明。譬如有35道物理题需要一个礼拜7天完成,可以一天分配五道,也可以集中在礼拜一完成35道题。

一天分配五道,一是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太大的任务压力,能够培养长期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每天都学了物理,头脑每天都对物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集中在一天完成,一是会感到繁重的压力,二是剩下的六天头脑都没有思考物理问题。

在自己可以控制时间的情况下,把战线拉长些,看似没有集中一天完成干脆利索,其实效果反而更好。

为了表述的方便,上面这个例子有些理想化,更适用于自主安排习题和完成假期作业的情况,同学们能理解表述的意思就行,不要机械照搬。任课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还是要当天完成的。

二.学科优等生的培优方式

1.学科尖端的冲刺方法

所谓学科尖端,指考试的时候能够接近满分。从满分所具备的条件,更能清楚明白冲刺尖端的方法。

(1)要有兴趣和情怀

学习终归是一件烧脑的事情,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劳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至少奇点老师从教那么多年,还没见过一位不喜欢物理而物理又学的很好的学生。要冲刺尖端,兴趣和情怀更是不可缺少的。

物理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规律,请满怀虔诚地感知这些玄妙又理所当然的规律,并一块感知造物主和科学家的伟大。

物理也富有诗意。举个例子来说明,科学家在定义物理量的方方面面的时候,不是凭空想象,也是极端贴近现实的生活。把冰雪开始融化的时刻定义为温度的零点,把大量汽化成蒸汽的时刻定义为100度,中间分成一百份,每份是一度。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在设定温度的时候,把握了液态水的高低两端。初中时候学习物理的时候,您感知到这样的诗意了吗?

(2)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谓适合自己,就是自己对这种方法驾轻就熟,直到养成了习惯。

很多物理学的不好的同学向老师或学的好的同学请教方法,会发现他们介绍给自己的方法和本文开始表述的差不多。事实就是这样的,谁的方法也不是玄而又玄高深莫测,只是把常规的方法执行的比较好而已,与其说具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如说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有对知识点全面深刻的理解

考试做题无外乎就是把头脑中的知识点和题目描述的情景相对应,如果知识结构不完整或者理解不深刻,对应就会中断,解题就打不开思路。要想思路畅通,认知就得完整!

(4)高度仔细

观察会发现,物理学的极端好的同学大都比较沉稳,至少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高度的专注和沉稳。

以上重点是对冲刺尖端需要具备的素养方面的论述,素养具备了,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

对想冲刺尖端的学生,倒有两本教辅可推荐。

一本是《王后雄学案》,优点是知识点解析全面而深刻,习题设置全面又有深度;缺点是知识点的解析有点啰嗦,个别地方有些超纲。

一本是《质量检测》,优点是习题设置全面又有深度,而且梯度比较明显。特别是B组的习题,建议认真做一做。缺点是没有知识点的解析。

2.优等生对待物理学科的方式

有的学生喜欢物理,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投给了物理,结果物理成绩也相当棒。

这样的学习方法,我是不推崇的。如果物理尖端成绩的取得是靠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换来的,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高中学习是一件具有功利性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想高考中考得高分,升入理想大学。理想成绩的取得需要把握学科平衡,一科短腿,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在冲刺物理尖端的时候,可以适当把时间向物理略微倾斜。但当物理成绩提升上来以后,再保持物理占大量的学习时间,时间投入的性价比就低了。得学着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也能保持同样的物理学习成绩,把富余的时间投给相对薄弱的学科,这样才叫发挥学科优势。

三.学困生的逆袭

请教学习方法的,以物理学的不好的同学居多,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困生。下面针对各年级段的学困生,提供一些逆袭之策。由于学困生更需要方法,所以接下来的文字可能比较细化,具体到学科的章节。

1.高一物理学困生的逆袭之路

高一物理章节的设置如下:

上学期:运动学、力学、动力学

下学期: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无论是哪个时期感到学习困难,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困难,并探究困难产生的原因。

如果是新高一的学生,一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就感到困难,奇点老师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是对从初中到高中的阶段跨越,相应的学习方式没有调整过来。初中物理大多数知识是定性描述的,很多凭直觉就可以感知,或者只要求简单的运算,只在压强浮力等地方出现过大规模数学推算。而高中物理,从一开始学习运动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定量运算。所以,从意识上就得做好准备,做好直觉有时候不可靠的准备,做好计算的准备,养成计算的习惯。

第二个原因是初中数学学的不好。面对列出来的运动学方程、力学方程不会计算。这也是很重要的学困的原因,也是不少学生有苦说不出的原因。初中数学对高中物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具备的初中数学知识,我前面发布的文章有专门的论述。如果和某些学生出现学困的原因吻合,可以翻看一下我以前写的文章。

暑假的时候有不少学生或家长发来私信,说孩子初中物理学的不好,马上要升入高中了,要不要再补习一下初中物理。这个大可不必。我所理解的衔接是:初中学过了,高中不再学,但高中能用到。物理不存在这方面的衔接。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确有重叠的部分,但重叠的那部分内容高中都会再学一遍,不重叠的那部分初中内容,高中物理几乎也不再碰到,考试也不再考察,所以已经升入高中的学生大可不必再去补习初中物理。

高一上学期所学核心内容,无外乎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内容没什么玄奥的,解题套路也比较明显且容易掌握。所以,如果在高一上学期出现学困的现象,很可能是我前面说的那两点原因。

希望新高一的学生能够踩准点,有针对性的克服学困的现象。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找个合适的补习老师去带一带。毕竟,初中升入高中,有道坎要迈。就算一开始不顺利,但只要迈过去了,同样可以冲刺尖端。

如果上学期学的很好,下半学期出现学困现象,问题就可能出现在对物理现象的认知了。从教的过程中发现,还真有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缺乏理解,不明白平抛运动为什么要水平和竖直分解。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有学生对公式推算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是怎么出现的缺乏认识,也就是对黄金代换的使用缺乏认识。如果只是下学期出现学困,问题还是很好解决的。除了要掌握前面一开始说的重视教材、认真听讲等方法外,碰到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多请教老师和同学就可以了;另外自己也要多动手推算方程和公式。

如果上学期学的不好,也没及时补救就步入下学期了。除了刚开始说的那两点学困原因要注意外,高一上学期的内容还是要适当补习的,要不下学期肯定跟不上课。补习的程度要适当把握,能够保证下学期听懂课、不影响解题就行,没必要进行太深入的补习。更主要的是全面,高一上学期的三部分内容,高一下学期都会用到。建议补救的时候能达到基础层面就可以,最高中等层面,补习太深入了太耽误时间。

2.高二物理学困生的逆袭之路

高二物理的课程设置是:

上学期: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

下学期:电磁感应、交变电流、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电磁波

还有部分内容可能会放在暑期加课学习,如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原子核

从上面的罗列可以看出,高二的物理内容从量的角度变得很大,学的内容比较多。看着上学期还算可以,就三章,但这三章都是大章节,每章的内容都很多,也都是重点章节,考试分值很重。

静电场这一章节,除了引入电场背景是新学之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就完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了,本身就是个类平抛运动。总体来看,高一物理所学的全部内容,无论是运动学还是力学、动力学,亦或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或者功与能,在这一章解题的时候都会遇到;只有万有引力定律极少遇到。所以如果在这一章出现学困现象,要快速的把高一的知识体系搭建起来(除了万有引力定律),基础层面就可以,保证这一章能听懂课、解题用到会用就行。另外,本章的电势能等知识,整个高中的内容横向比较,算是相对挺难的部分,多读教材,认真理解,对电场的背景知识,要深刻理解掌握。

恒定电流这一章,相对于前面的学习,比较独立。也就是说,如果这一章出现学困现象,集中精力死磕这一章就可以,不需要补习以前的力学什么的。

磁场这一章,如果出现学困现象,要么是对磁场背景知识不熟练、譬如常见的磁感应线不会画,要么是力学平衡和圆周运动的知识不够熟悉。针对性补习的时候,要捎带平衡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这一章对初中数学水平有一定要求,譬如垂径定理等,如果在研究带电粒子轨迹的时候几何关系不会找,得把初中教材圆那一样的相关知识快速翻看一下。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大章,是重点,高考有一道20分左右的大题;也是难点,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综合。从对电磁感应大题的解答上面,很能看出一个学生的高中物理水平。正是因为综合性比较强,所以这一章如果出现学困,补习起来可能会很麻烦。如果前面的知识学的还行,就是大题过程或状态不会分析,还好办,精心研究六七道大题就会分析了。如果前面的知识有漏洞,补习起来内容就多了。运动学、平衡、动力学、电学等,但是还是那句话,补习,够用就行,能保证不影响这一章解题就行。

交变电流的知识是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学习的,但从考题的角度来看,就算对发电机的原理不太熟练,其实也不大影响,如果这一章出现学困,集中在这一章就行,也可以找老师帮忙讲明白正弦式交流电表达式怎么来的。考试的时候更多的是给出解析式或图像让做一些分析判断,考察的方面就那几个,中性面什么的,选十道左右的选择题,研究透彻,基本就问题不大了。

机械振动、机械波虽然也出现机械能等概念,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对前面知识的要求不太多,还是比较独立的。如果出现学困,重点研究该章节就行。单独学机械振动或者单独学机械波都比较好理解,把俩图像往同一道题目里面一摆,很多学生就迷糊了,学习的时候要多注意辨析振动图像和波形图的区别。

动量守恒定律是成体系的一大章,用到了守恒的概念和初末状态解题的范式,解题的时候也常常和功与能结合考察。如果前面的知识有所缺漏,把机械能守恒和功能关系方程的列法简单补习一下就可以了,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好在这一章的模型就那几个:碰撞、滑动、子弹打木块等,解题的套路比较规范,多研究老师给的例题,不懂多问。

光学、电磁波、波粒二象性、原子、原子核,这些章节,科普性比较强,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不少学生考试的时候由于记不全吃亏。根据老师画的重点反复记忆吧,该记忆的东西就得记。特别说下光学,分成三块: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效应,往往是三大块知识点合在一块出一道选择题,哪一块有缺失,都容易导致这个题目废掉,光学还是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所以,光学要多花费些心思,把三块都抓起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二阶段,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动量守恒定律,逆袭之路还是有些困难的,需要补习一些高一的知识;其他章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针对本章节进行补救就可以了。

3.高三物理学困生的处理方式

人生有一种悲催,那就是到了高三物理成绩还没提上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最难挽救的学生就是高三的物理学困生。

如果高三一开始就发力补救物理,在其他学科还算不错的情况下,还算来得及;就算来得及,也会感到很吃力。因为各科都得保证一定的一轮复习进度,这样学生的课余时间就很有限,就算学生有心大规模补救,无奈没时间。

特别是到了元旦前后物理还存在学困现象的学生,会真心地让老师感到无力回天。

见过高三一开始物理20来分,高考考到近100分(满分120)的学生,那学生其他学科还可以,从高三一开始就把时间向物理大规模倾斜,我曾经劝他要把握倾斜的度,要大体上掌握好学科平衡,但学生决心很大,一定要把物理提上去。从最后的结果看,物理成绩是考出来了,而且还不错,但其他学科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数学高一高二是他的优势学科,他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都给了物理,最后数学没考及格。

我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有些悲观。如果到了高三物理还是处于学困的情况,就没必要追求强势逆袭了。就算逆袭成功,往往也是得不偿失。

按部就班时间略微倾斜就行。牢牢地跟着老师的一轮复习节奏,熟练记忆各个知识点,做题的时候严格给自己定位,高难度的题目战略性放弃,只抓一般难度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因为高考物理题目真正的压轴难题其实也就最后一道,如果能够保证中等难度题目的准确率,考试的分值也不会低。

问题是很多的学生不甘心。人都想追求无限的可能,谁也不想给自己划定天花板。但奇点老师的建议也是根据多年从教经验的观察与思考的总结,也是肺腑之言。希望高三阶段还处于学困中的同学认真考虑。理性给自己定位,很重要。

如果是最悲催的情况,就是到元旦前后物理还是处于学困状态,其实也不是只能坐着等死。也给这些同学提些建议。

观察每年的物理高考试题,会发现,其实每年的考试方式差不多。以天津为例,基本上运动学力学一道至两道,万有引力一道,交变电流变压器一道,光学一道,物理常识一道,电场一道或两道,原子原子核一道。虽然每年都有些许变化,但大体是不变的。包括后面的力学实验、电学实验,还有大题,基本上每年的考试题型差不多。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试题的模块化进行复习。举例说明,三天死磕交变电流,三天死磕万有引力,...后面的大题动能定理与动量守恒的,归纳总结各种模型怎么列方程,照着样子列就行,以往年本地或外地的高考题作为复习的蓝本,找到题目设置和考察的规律。譬如一道交变电流的考点无外乎就是中性面、有效值什么的,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这样处理,也是一种很好的抓分技巧。虽然考不了高分,但处理好了,也能避免惨不忍睹。

四.不要陷入唯方法论

任何好成绩的取得,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有了好的方法的指引固然是好事,但根本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自己的努力。请同学们不要过于追求方法而忽视努力。就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