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亿债券违约,百年人寿大股东绷不住了

 超越王者及不 2018-10-15

人生如戏,演技好,连自己也会信以为真。
有“浙江女首富”之称的周晓光,一直被作为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立为标杆,不过近日上清所的一封公告却揭开了励志首富不为人知的一面。她所掌控的新光控股集团,被曝光出现共计约30亿元的债务违约,同时,还有逾百亿元的存续债务压顶。
不止30亿!巨额债券即将到期恐难清还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9月25日下午公告,发行总额20亿元,票面利率6.5%的“15新光01”本预计于2018年9月25日进行回售,应兑付回售金额17.4亿元,第三个付息年度利息1.3亿元,但截至9月25日,公司尚未将债券回售资金划至指定银行账户,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公告里,新光控股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受宏观降杠杆、银行信贷收缩、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司流动性出现了问题。”
同日,联合评级宣布,将新光集团信用的评级由AA+下调至CC,并将其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联合评级表示,新光集团“目前资金非常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信息显示,除了违约的债务之外,新光集团还有约百亿的债务等待偿付。
 来源:新光集团2018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
数据显示,新光集团目前仍在存续的债券还有“16新光债”、“16新光01”、“16新光02”、“16新控01”等6期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16新光债”、“15新光01”、“15新光02”2期公司债;“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2期短期融资券,其发行规模合计166亿元,目前剩余的债券融资余额累计超过100亿元。
大股东遭遇“不测”或使百年人寿发展遇阻
9月初,一则“840万元买理财产品,需百年后才能取回本金”的新闻成为热点。
哈尔滨的朱女士想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银保产品,朱女士及家人先后共投资840万元购买。据朱女士说,其中有一款产品,工作人员当时表示5年期满可以取回本金和利息,且利息远高于银行存款,但第二年续费时,朱女士向银行及相关保险公司询问产品细节却发现,保险期限为“终身”,只有当其身故或71年后才能取回本金。这起新闻事件中的保险公司,正是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相呼应的是,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百年人寿涉嫌违法违规投诉10件,同比增长150%;合同纠纷投诉190件,同比增长75.93%;销售和理赔纠纷投诉量分别为93件和29件。
而百年人寿与新光控股也有着密切关系。资料显示,2009年,新光控股出资1亿元,与东方资产、国电电力等17家股东共同投资创建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百年人寿”),其中新光控股与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都是持有百年人寿8.47%的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
不过自2009年成立以来,百年人寿连年处于亏损状态,在2015年终于实现扭亏为盈。由2014年亏损2.78亿元到2015年获利0.32亿元,2016年迅速增至2.04亿元,2017年再小幅增长至3.53亿元,截至2018年前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2.59亿元。
此外,百年人寿2016年底以来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持续下滑。2018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1.54%和101.45%,逼近综合偿付能力达标险企划定的100%红线,或将面临重点非现场核查。值得注意的是,百年人寿和其他险企相比偿付能力相差甚远,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176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5%。其中,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为240%。
百年人寿净资产也在进一步下滑。截至2017年3季度末,百年人寿净资产为73.54亿元,随后每季度下滑6至9亿元。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百年人寿净资产为51.01亿元,较2017年末减少近15亿元。时隔一年,百年人寿净资产已缩水3成。
如今大股东“遭遇变故”,百年人寿未来路途可能会更加崎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