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昵称32901809 2018-11-15

说起诗词中的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堪称亘古女文学家中之第一人,李淸照,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之为“易安体”。她的创作成就,远远超过宋以前所有其他女诗人,如蔡琰、薛涛等,也超过了稍前与稍前的魏夫人和稍后的朱淑真。宋以后所有女文学家也无法超越她。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只出现一个李淸照?在李淸照出现以前和她退出文坛以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为什么不再有同她全方位并驾比肩的女文学家出现?

了解李清照的读者都知道,李濟照的词以金兵攻占汴京为分界线,约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阁趣事,歌唱离情別意。南渡以后,她备尝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之苦,生活视野有所扩大,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抚今追昔,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关切也时有流露。虽有豪放之作,然多数作品的基调凄苦而哀伤。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南渡之前,李清照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局限于咏叹自然景物和抒写离怀别绪的范围之内。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等。这些词,笔调轻灵,音韵和谐,清新自然,优美如画,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早期,李淸照还有相当数量作品,反映她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别后的离恨相思与内心苦痛。 如《一剪梅》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后一首结局的“人比黄花瘦”,已成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先来欣赏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传本篇是作者与赵明诚婚后不久便遭逢离别时所作。上片写送別时的情景。前三句交待时间与乘舟远去情况,后三句以焦急心情盼望丈夫能早日寄回平安书信。下片写别后的相思。前三句写分隔两地的丈夫与自己都为相思而苦痛,而自己要比对方更加难以排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渗入到内心的深处,已是无法摆脱了。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吐露了不忍离别的心态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反映了作为女词人所具有的那种细腻独特的感受。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再来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这首词也是早期作者与丈夫分别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写词人的寂寞心绪与相思情怀。上片写秋凉情最。首二句就白昼入手.次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接着,又从“玉枕纱厨”来反映透人肌肤的秋寒。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赏菊饮酒,然而作者却哪里还有往日的情怀:“莫道不消魂,帘卷两风,人比黄花瘦。”前后对比,物是人非,今昔异趣,相思离情,油然而生。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作为闺阁女子,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幽闭,生活阅历也受到种种约束,即使像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她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执著些,体验也更细腻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孤寂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春恨秋愁来抒写自己的相思情怀了。

李清照最经典的二首词,写尽相思之苦,一般人模仿不出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词并未直接写及独居之痛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却渗透在词的字里行间,无往不在。值得指出的是,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的作品凄见不鲜,但却不及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生动感人。原因是,这个比唯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切合女主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使人感到卓异而亲切。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有的;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