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lucjb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平遥一:你不必早活500年,就可以看到存完整的明清古县城
2018-11-15 | 阅:  转:  |  分享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平遥一:你不必早活500年,就可以看到存完整的明清古县城在全世界都忙着旧貌换新
颜的当下,这里依然保持着2700年前的样貌。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古县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27
00多年前的西周,这里就修筑城池,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这里是平陶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
)时期,为避皇帝讳(陶、焘同音),平陶改称平遥,此后未变。到了明朝,政权初期,朱元璋对这块防御外族南扰的防御前沿独有情钟。明洪武三
年(公元1370年),平遥城墙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明清两代,有记载的大规模修筑有26次之多,整体依然保持明初风格。冷兵器时代,
城墙是最好的防御工事,哪怕是素土堆筑的城墙。面对北方游牧的铁骑兵和步兵长驱直入,后来古人发现此法不牢固,改用掺入石灰的夯土筑墙。到
了朱元璋,平遥城旧城得到大规模扩建重建,“周围十二里八分四百、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城墙全部用砖
石包砌。城墙成为平遥古城最令人瞩目之处。气势雄伟的城墙高约12米,墙基底宽9至12米,顶宽3至6米,总周长6163米,外加增建的六
个瓮城,把方圆2.25平方公里的古县城内民居、寺庙等围拢在内,构成平遥古城雄伟、壮观的整体,形成了保存至今完好的独立王国。城墙上设
2米高垛口墙(又称女儿墙、挡马墙),垛口3000个,敌楼72(碟楼)座,象征着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位贤人。城墙四隅角楼四座,东
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筑奎星楼和文昌阁。一座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墙,参合着偃武修文的圣人之道,算是儒家追求仁治天下的最高境界。如果
从空中鸟瞰,平遥古城就是一座“乌龟八卦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所以民间有“龟城”之说,龟是中国古代四大灵物之一。“龟城”
有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为首尾,东、西各两道门,似乌龟伸展的四肢;城里的主街巷呈“土”字,好像龟背上的纹路,“龟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南为首,六道城门按其方向称为南门、上东门、上西门等。清咸丰元年(1851年),新任平遥知县刘叙与众人共议城墙大修之事,为强化儒
教文化思想,亲笔题写了六门“官名”,分别是“迎薰”、“太和”、“永定”等。现在六门上的青石匾额仍为刘叙遗墨。城楼、敌楼、碉楼、角楼
、瓮城、吊桥和护城河都是古城的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形似水缸,因而得名瓮城,是越过护城河以后的第二道防线,又叫月城。
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也不能窥视城内的动向,进攻路线只能绕个弯以后再攻打主城门,延缓了敌
军的进攻速度。瓮城内狭窄的空间也不易展开兵力进攻,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
鳖。“龟城”的整座城池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主轴,东西南北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酷似龟背纹路。城市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
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古城左右对称布局,功能区划分明,东城隍、西衙署、东文庙、西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经纬交织,井
然有序。体现了“人神共治,三教合一”的封建礼制格局。平遥二郎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平遥县衙平遥城隍庙平遥基督教堂
这里曾经拥有中国最繁华的“华尔街”,清朝时掌控着全国半数以上的金融机构。那些临街的晋商深宅大院,普通的民户小院人家,进去看了你才能
体会北方民居的精华。砖墙瓦顶,木构四合院,临街一面不开窗,以防风侵也防偷窥。屋顶高抬,向内斜去,使雨水流入院内,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
意。“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古城街上漆器制品很多,但多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存手工,老工艺的漆器嘛,一分钱一分货。传
统的平遥牛肉是大大的美食。杀牛时血放尽,按部位选料,用城内井中咸水水煮,大火烧沸,小火炖煮,厚汤养渗,一刀切下,香气四溢。平遥牛肉
从明代中叶起就已驰名,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过平遥牛肉后将其定为皇宫贡品。最后不得不提“刀下留城”。我们现在还能有幸看到原汁原
味的明清风貌的平遥古城,与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不无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大兴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模式,平遥县总体规划也一样
。要在古城内纵横开拓几条大马路,城中心开辟广场,在原有的市楼周围环形交叉口建新的商业大街。由于没钱,拆不下去了,这时平遥文物队的干
部找到阮仪三,才有了新的古城保护规划。多方奔走,“动用”全国政协等上层关系,才有了“刀下留城”。现在说起还真有点唏嘘。平遥古城的故事还很多,留待后面慢慢讲。更多内容请关注,乐途乐游之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趣头条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知乎新浪微博
献花(0)
+1
(本文系lucjb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