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文,这些专业将被重点培养,网友:早该如此了!

 老玉米棒 2018-11-15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自从国家取消大学生包分配制度以后,学生们为了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于是都会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去选择实用、热门、好就业等类型的专业。

在此背景下,一些基础性学科的专业,由于与企业的实用性要求不相符合,所以不受企业的待见,导致基础性学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因此,近年来基础性专业成为冷门专业,不受考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今年国家终于意识到培养基础性学科人才的重要性,于是教育部联合相关多个部门发文《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其中就明确指出,将重点培养基础学科人才。而且督促各高校对于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在出国留学保研、毕业生就业等各方面,国家都给充分的支持,保证我国的基础性人才不断层。

具体基础学科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看到国家开始重视基础性学科,广大的网友也表示很支持,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国家应该重点培养技术性人才了”。毕竟现在基础性学科的学生很难就业,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只是能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研究所工作,就业面非常窄,而且没有保障,这对国家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好事情。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都可以发现同样一个事情:他们对于基础性学科的研究十分重视。比如美国在心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都是非常深入的,而且每年的投入也相当的大,甚至可以说不计成本。像英国则在哲学、历史学、物理学等方面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个国家想要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只有基础学科的繁荣,才能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基础性学科的研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成果的应用也是非常的慢,而我国现在的高校总是急于求成,总想要快速的扩大影响力,于是都是把资源向工科类专业倾斜。学生也只唯“就业论”,种种因素导致基础性学科的研究缺乏后备力量。如果这种局面没有改变,也必定会影响到国家的长久发展。

国家现在的“觉醒”,认识到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对于选择这些基础学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些学习十分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进入国家实验室,得到更高水平的指导,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者。就也为未来想报考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们更大的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