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里有最真诚的回复

 金日九 2018-11-15

谈到读书,很多人会说自己的课程很多,或者工作太忙,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

但是如果你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或许你早就听过类似的言论,但是你不明白的是: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朱光潜说:“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你为什么要读书?

从大的层面来说,人类的学问是没有止境的,每时每刻都在往前走,如果你不努力跟着跑,便会落伍退后,固步自封。从小的层面来说,你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学问中寻找出一种兴趣。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兴趣,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但是如果能在读书中寻找到乐趣,必定能在迷茫时给我们指引方向。朱光潜说:“世界上的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作为学生的你或许会说,在学校里每天看课本不也是读书吗?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但是范围却很窄狭。你的天赋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只有自己在课外研究,才能去发现自己兴趣所在的学问。第二,看课本大多数都是强制下的,为了分数这个最终目标,大多枯燥无味,想借此培养兴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很难。比方你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十分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准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你大概会非常绝望了。所以说: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为了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如何选择一本书?

好了,现在你知道要读书了,你也得明白另一件事: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不会选择,可以去请教别人,现在的网络技术那么发达,找到一本书的评价是很容易的。不要相信网上那些告诉你必读的书,因为别人只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

朱光潜曾说:“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对于流行书籍,许多人都觉得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只有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这一点我在某种程度上式认可的,我自己也曾听信出版社的宣传看过一些畅销书,但是最后读完却没有什么东西留存在脑海里,和经典相比起来确实相差甚远。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学会甄别的。“所谓不必读的书,不是指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成千上万的书,但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有十分之一,你应该读的只是十分之一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正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应该读什么书?

有许多人会问:我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大概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我一直都很不喜欢网络上宣传的长长的书单,主要情节一介绍就给你推荐一大堆书,估计连编辑自己都没有看过,就盲目推荐给别人,真正的好书,只有看过了才能推荐,而且的根据每个人读书的口味来推荐,所以想想都觉得很荒谬,但是大家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就容易盲目一把抓,赶紧把看见的书单视为珍宝,屯起来。我自己也曾干过这样的事,知道后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可笑。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到:“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下面是朱光潜的文章里,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去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的调查结果。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二万浬》,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大仲马的《三剑客》,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法布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骚塞的《纳尔逊传》,房龙的《人类故事》之类。

他说:“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对于应该读什么书还是没有回答,老实说,我自己也没有能力回答。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从来没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

每个人的读书方法大概略有不同,但是有两点我觉还是有必要的。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希望每一个对读书有疑问的你,能在文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