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五行是怎么得出来的?

 中单元东户 2018-11-15

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说法之一,万事万物都可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

在之后的思想变革和历史发展中,并派生出诸如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领域的基本概念。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有天道历数说、殷商时期的方位观念说、材料说、星辰说、手指计数说、祭祀说、八卦河图数理说等多种观点,五花八门。

而实际上,即使是最高明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也是说不清这个问题从而给出一个确定答案的。我们可以大概有一个简约的理解。根据最新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五行的最早起源是部落时代,文字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萌芽。

五方是五行的主要起源,上古时期黄帝作为联盟首领,身居天下之中,其他部族各自分布四方,朦胧上的方位思想产生了政治地理上的五方观念。远古华夏文明的奠基者黄帝,出于军、政等目的,创造性地开辟了连接四方部族的道路,进而产生了五行观念。黄帝建立了自身华夏的合法性与正统性,中高于东南西北,实施时间'五行'历。

之后,继任者颛顼为了加强部落控制力,杜绝松散的联盟,提高凝聚性,利用巫术和神权,巩固了对'四方民'的绝对权威,造就了国家的雏形。那么,具有权威与天命色彩的王,其所在的地中一带,即就是五,尊贵通神,是天人合一与天帝合一的核心通道。

直到战国时期,五行意义泛化,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枝蔓,衍生出很多其他内涵。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