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征象帮您快速诊断输卵管积液

 zskyteacher 2018-11-15



     输卵管积液由多种病原体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累及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炎症和粘连,导致输卵管远侧阻塞,随后浆液、血液或脓液在输卵管内不断积聚而成;也可由周围炎症蔓延至输卵管,致输卵管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输卵管积液。
CT 平扫表现分为四种类型。

Ⅰ型为迂曲管状型

    子宫两侧或单侧迂曲管状结构,管径可以粗细不均匀,管壁厚度 1~5mm,管腔内密度较水密度稍高(>30HU),此型较为常见。 由于输卵管系膜长度固定,不能随输卵管的扩张而相应延长,故积液扩张输卵管向系膜侧弯曲、折叠,此征象可作为输卵管扩张的标志。

Ⅱ型为多发囊状型

    此型又分为节段性囊状Ⅱa 型 和多发融合的大小不等囊状Ⅱb 型 两种,均表现为子宫两侧或单侧或盆腔区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影, 但是Ⅱa 型通过 MPR 多方位重组,仔细观察均可发现节段性囊状结构相联系区,外壁为相互延续同一管壁,囊状结构间为局部狭窄的官腔,此型管壁较厚,为 3~5mm;

Ⅱb 型通过 MPR 多方位重组,均可发现囊状影之间有互通。 两型均有炎性局部黏连而成的节段性囊状扩张表现,或为多发融合的大小不等囊状结构表现,此型盆腔积液多见,囊性密度较Ⅰ型高 10HU 左右。 

Ⅲ型为巨大囊性病灶型

      表现为巨大囊性改变、 壁薄、CT 值低,但仔细观察该型可发现囊性病灶与子宫角或输卵管伞部区可见杯口状征象,推测与子宫角或输卵管伞部局部粘连、阻塞内部浆液或脓液不断分泌,以致张力增加有关。 

Ⅳ型

     为小囊状型,该病灶显示小囊状影,长径<3cm,也可见小杯口征象。

增强表现

     所有病灶内部密度均匀、无强化,大部分病灶外缘较清晰,部分病灶可有粘连,边缘欠光整。 内壁一般较光整,部分病灶稍毛糙,但无壁结节。 壁厚 1~5mm。

鉴别诊断

    Ⅰ型为迂曲管状型。根据子宫角旁“S 型”、“C型”连续的管状囊性密度影可以明确诊断。 

     有时需与盆腔、肠管积液相鉴别,肠管积液范围较广、肠壁较厚、管腔扩张较均匀。 

       需与乙状结肠扭转相鉴别,乙状结肠扭转为急腹症,临床症状重,管腔扩张明显,可见“咖啡豆”等征象。

      右侧输卵管积液应与阑尾炎相鉴别,阑尾位置较高,位于髂窝区,与盲肠相连,可以鉴别。 

      与输卵管癌相鉴别,输卵管癌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偏大,起源于黏膜,实性生长为主,管腔内可有积液、积血,晚期可突破管壁,壁较厚,且厚薄不均匀,可见不均匀强化,配合实验室检查CA125 升高可以鉴别。


      Ⅱ型为多发囊状型。 此型应与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相鉴别。 囊腺瘤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临床症状不明显;囊腺癌的病灶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增强后壁结节明显强化,腹盆腔积液明显;无论囊腺瘤、囊腺癌各囊之间均为独立结构,无互通,这点可与输卵管积液鉴别,且病变位于卵巢,位置离子宫略远。

     Ⅲ、Ⅳ型为囊性型。 与单纯卵巢囊肿、盆腔囊肿、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囊肿等相鉴别。

       卵巢单纯囊肿壁显示光滑,多呈类圆形,位置与子宫较远,无杯口征象;

       盆腔囊肿最常见为盆腔炎症的继发脓肿,腔内密度较高,可有软组织密度成分,壁可厚薄不均,与周围分界不清,与输卵管积液有子宫角旁固定走形区分,且盆腔囊肿有其他脏器的原发炎症; 

      巨输尿管表现为输尿管囊肿延迟扫描,与膀胱关系密切,可鉴别;

     系膜囊肿与子宫附件可以分开,可以作为鉴别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部密度不均匀,可有出血,密度稍高,不同生理周期复查 CT 病灶可发生相应变化。

       黄体囊肿为卵泡排卵后残存卵泡壁的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分化转变为黄体细胞,直径>3cm 时为黄体囊肿,黄体囊肿密度稍高,可有出血,黄体血管丰富增强时明显强化,且周围可见明显强化的血管影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