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萧翠竹,恍若出世的隐者,淡然隔尘

 郭一墨 2018-11-15


岁寒三友,翠竹占得君子高名,它没有寒梅的香韵,没有青松的傲岸,却是人间长翠的知音。


在风起的绿烟里,琴声婉转,唱其清韵;在沉香的水墨间,淋漓瘦叶,舞尽风骨。

 

几竿翠竹,或静处山林,做遁世的隐者,白云为伴,山水为邻,不求显贵,飘然忘尘;或独姿庭院,做红尘的雅客,清风弄影,明月留步,不做闺阁的幽叹,也不做萧疏的颓然。


它携一身素雪,在天地间往返,汲取的是山水的灵气,滋润的是诗意的人生。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萧萧翠竹,恍若出世的隐者,幽居深山,淡然隔尘。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自是比常人更多几分闲情雅致。


他远离浮沉的宦海,在幽篁深翠里削竹为笛,又抚琴长啸,借着明月的光影,弹奏四时弦韵,岁月清音,让性情得以豁达高旷,让心灵得以清澈明净。


其实人生的起落,只是在意念之间,倘若能抛掷世间浮华,静坐白云生处,翠竹林中,在宁静中寻求平和,于平和中寻求淡定,又何尝不是逍遥、快意的人生呢?


生命似流水行云,淡泊世外的王维不为声名所累,不为权势束缚,借着明月竹韵,在杳无人迹的深林参悟悠远的禅意。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与王维那绝尘遗世的清竹相比,杜甫笔下的竹长在庭院深宅,以供观竹赏景的人怡情寄兴。


那嫩绿峭拔的竹梢高过墙院,也高过漫漫诗情。


碧色透过窗牖,浸染在书页间,竹影移过之处,连杯盏中的佳酿也是清凉的。


新雨明净,洗去岁月的尘埃,微风拂水,涤荡人世的苍茫。


一生忧国忧民的杜工部,怀着宏伟的抱负,希望生命似翠竹一般不被世俗摧残,只要拨开烟岚雾霭,就有着直冲云霄的豪迈与旷达。


仿佛看到诗人衣袂翩然,伫立在唐朝坚实的大地上,意气风发,看尽天下物事,山川河流。


几竿翠竹,寄寓了他波澜壮阔的思想,也丈量了他沧海桑田的人生。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站在春天莺飞草长的路径,看不到竹子在岁寒时节傲霜斗雪的风姿,却看到江南烟雨敲打翠竹的温润清新。


在这万紫千红的时节,万物滋长着生命的性灵,唯有竹子依旧虚心自持,披着一袭绿衣,经年累月,不曾更改。


浣花溪畔的薛涛是否裁竹竿为笺,碾竹叶为墨,写就风华绝代的诗篇?


多少个春风秋月的日子,她伫立在明月的楼台,遥想当年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的凄然场景,又回首竹林七贤在山间长醉,将那散漫飘逸的玄风吹拂在魏晋的每一个角落。


又一段雪花经年,当薛涛看到庭院间迎霜傲雪的翠竹,又会滋生怎样无言的心境?


写出怎样似水的诗章?




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竹有凌云之志,亦有隐逸之风。


竹虽生长于庭园篱院、山间野径,却又不与世群。


素喜山水田园之景的孟浩然,其笔下的翠竹自然是无须雕饰,便可妙趣怡然的。


他虽生于盛唐,与平日的深交好友一样,皆怀有鸿鹄大志、济世之心,然仕途之路终见失意。


其心淡远,其情超然,其意清迥,淡淡韵致似清泉流溢,这样的他甘愿淡泊世外,隐逸终生。


是竹林七贤赋传他高雅的情趣,是明月清风寄寓他恬淡的逸志,是酒中诗境,是琴上知音。


正因为孟浩然一生情寄山水,他吟咏的竹也显得清空自在、淡远出尘。




於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是谁借着流水的记忆弹一曲江南丝竹的清音,一刹那,又似乎回到那无边风雅的从前。


风度翩翩的东坡先生,宛若那萧萧翠竹,挺拔苍翠,临风而立,有着清瘦风流的神韵与摄人心魄的风骨。


他择一处山水灵逸之地而居,栽竹种竹,以翠竹为伴,与清风为邻,似闲云野鹤般飘逸无尘。


经历了官场浮沉、人生起落的放人苏轼,此时正徜徉于客径。


在他眼中,千古才高名士,皆似东流之水;功名利禄,只是过往云烟。


唯有千竿翠竹,才可以令他忘却营营,不问尘寰消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与东坡居士的清醒相比,“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则多了一分难得的糊涂。


他居住在有瘦水瘦风的扬州,居住在瘦竹瘦月的庭院,却瘦得有韵味,瘦得见风骨。


这儿瘦水藏龙,是名人雅士风云聚会之地,每个角落都飘溢着墨香。


他们在山水人文中滋养着性情,一身侠骨仙风,将情思寄托在风物中,画竹咏竹。


才高于世,却不慕虚名,只清樽取醉,糊涂于万物之间,深得竹趣,又清名遗世。


郑板桥借诗暗喻,其人格屹立在巍峨的青山间,扎根于坚硬的岩石中,纵然风雨飘摇、千磨万击,依旧百折不挠,苍翠挺立。

 

青青翠竹,离红尘很近,当你远离,它依旧生长在斑驳阑珊的角落;离红尘很远,当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


月明清风下,这千竿翠竹,以其清瘦的风姿、俊逸的神采、高洁的品格、深厚的涵养,生长在岁月走过的山峦水畔,给古人寄存淡远的风雅,也给今人留下无言的想象。


世间风景天然而成,倘若人生让你半醉半醒,就折一枝清新的翠竹吧,它带有千年依稀尚存的文墨,还有老不尽的诗情和褪不去的优雅风骨。


——本文选自《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





《浮生六记》(白落梅译写)

用淡雅文字诉说江南温婉的爱情故事。



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林语堂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平伯

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鲁迅
百分百落梅亲笔签名版     当当火热预售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