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药师带你认草药——枳椇子

 昼三夜二205 2018-11-15

小时候,村里有一株高大的金钩子树,每年到了冬天,小伙伴们就会拿着长长的竹竿,在树下打金钩子,金钩子长的弯弯扭扭的,但非常的甜。


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没有多少零食,大自然偶尔馈赠的美食就会让我们开心一整天。



长大后开始学中药,方才知道这个金钩子学名叫枳椇,而且还是一味中药,在水果界叫拐枣,那个弯弯曲曲的其实是肉质膨起的果序柄。

枳椇,属于鼠李科的植物,与大枣归于同一个科别,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华中、华东、华南均有分布。


枳椇子,是枳椇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可以入药,其最早记载于中国第一本药典—唐朝的《新修本草》中,俗称拐枣,别名金钩梨、金钩子、万寿果等。


其果实10-11月份成熟,特别是其肉质的果序柄含有蔗糖、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之后甘甜如蜜,故又有木蜜的称呼。


枳椇在中国栽培利用的历史久远,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

枳椇子,性味甘酸、平,主要功效: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主要用于治疗: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

来源:安吉县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