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霾诱发多种心血管病!你该怎么办?

 昵称10375948 2018-11-15
原创: 徐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前天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当雾霾变得如“阴雨”天司空见惯时,我们是否感知到了身体的改变。


文|徐徐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这是今天早晨7点,雾霾分布的卫星地图:


图1:我国PM2.5分布地图,图源自百度百科

(注:绿,优;黄,良;橙,轻度污染;红,中度污染;深红,重度污染;紫,严重污染)


不知不觉,雾霾似乎成了生活中常客,时常来“串门”。今晨,笔者尚未出门,已然收到严重污染预警提示:


图2:北京市空气污染黄色预警


随手拍了一张北京的天空,灰暗的雾霭仿佛一张巨大的天网,把整座城市笼罩在它令人窒息的阴霾中。雾霾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指粒径小于10 μm的颗粒物,即PM10),汽车尾气是其重要的污染来源。


图3:11月13日北京的天空


今天,我们似乎已经习惯和”雾霾“生活在一块儿,然而我们的身体却并不认可这样的环境。



空气污染一来,
步行的心血管获益或“归零


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Nicholas A Howell 教授及其同事汇报的一项研究备受瞩目,他们认为在适宜步行的社区,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容忽视。


图4:研究截图


第1个研究


该项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从2008年1月的CANHEART队列筛选出 2618584名40-74岁的参与者信息,平均年龄约为53.2岁,女性约占52%。


研究者采用步行指数(指社区适宜步行的程度,五等分,Q5最高,Q1最低,该项指数曾被验证过与肥胖、糖尿病相关)、二氧化氮(NO2)暴露量(交通空气污染的有效标志物),以探讨步行、空气污染与两类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结果表明:


  • 与Q1相比,Q5的高血压发病率下降20%(Q5 vs. Q1,OR=0.80,95% CI:0.79-0.82),糖尿病发病率下降11%(Q5 vs. Q1,OR=0.89,95% CI:0.87- 0.91); 


  • 每升高10 μg/m3二氧化氮,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约2%(OR=1.02,95% CI:1.01-1.03),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11%(OR=1.11,95% CI:1.09-1.13)


  • 此外,研究者发现NO2暴露量与步行指数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即步行指数较高的社区,其NO2的暴露水平也相对偏高。


图5:步行指数、NO2相对危险度,分别和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简而言之,由步行而带来的心血管获益,很可能会因空气污染导致的负面效应抵消。



随访10年发现,
一氧化碳使房颤风险上升99%


无独有偶,AHA会议上,我国台湾的一项随访长达10年的队列研究也将目光放在了空气污染上,探讨PM2.5(粒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CO、NO2与房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第2个研究


这项研究的参与人数超过10万 (随访率97.19%,100410/103316),最终有 2906人在随访期间出现了房颤 (累积发病率为2.81%,2906/103316)


  •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城市化水平、药物使用、居民区基线水平等因素后,多变量分析显示PM2.5 、NO2、CO分别使房颤发生风险上升11%(HR=1.11,95% CI:1.10-1.13)2%(HR=1.02,95% CI:1.02-1.03)99%(HR=1.99,95% CI:1.72-2.30)


  • Kaplain-Meier分析表明,PM2.5和CO浓度与房颤的累积发病率显著相关(见图6)。


表1:空气污染和房颤的风险比和95%可信区间


图6:Kaplain-Meier分析



天天吸“霾”,
警惕心脏“巨大化”!


在AHA会议之前,《循环杂志(circulation)》也注意到了空气污染的“影响力”。


第3个研究


今年8月份刊登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观察心脏的形态、功能变化,对3920名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进行了平均5.2年的随访。


同时,研究者对参与者受到的各类空气污染(如PM2.5、NO2等)进行了估算,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图7:circulation文章题图


平均随访5.2年后,参与者受到年均污染中位数为PM2.5 9.9 ± 1.32 μg/m3NO28.2 ± 11.4 μg/m3


结果表明:


  • PM2.5浓度每增加1.32 μg/m3,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分别会增大0.82%1.28%,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也会增加0.85%


  • NO2的浓度每增加11.4 μg/m3,参与者的LV-EDV和RV-EDV分别会增大0.91%0.85%


因此,即便是无心血管病史的人群,接触的空气中的PM2.5、NO2水平越高,心室会增大,参与者接触到的PM2.5和NO2的水平越高,那么他们的心脏就会越大,甚至有33例患者出现了部分心壁运动异常。


图8:颗粒污染物浓度与心脏表型


图9:NO2的浓度、PM2.5均与心室增大有密切关心



雾霾来袭,
这三点不可不知!


据中国气象局往年的数据显示,入冬以后,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多地可能又要面临长达10~20天的“吸霾生活“。那么,面对雾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010年美国《AHA关于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的发表,将有利于临床医生明确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向患者进行宣教,其推荐的控制空气污染危害的措施主要包括:



■ 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空气污染高危易感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被教育关于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教育还应包括如何获取本地的天气情况及空气污染状况,积极治疗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轻对空气污染的易感性。


■ 根据个人的危险程度不同,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及限制个体活动,主要包括:


  •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避免过度劳累;

  • 减少暴露于颗粒污染物,在颗粒污染物浓度水平低时从事激烈运动,减少激烈运动的时间,从事不太激烈的运动;

  • 当颗粒污染物浓度高时,将户外运动改为室内运动;

  • 使用空气过滤装置及空气清洁器。


■ 对于危险人群,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减少或消除不必要高污染地区的旅行;避免在高污染时段暴露及从事户外运动;对于高危人群,选择具有良好的空气条件及过滤装置的室内运动,特别是在污染高峰时段;如果旅行或上下班不能避免,关上车窗并保持车内过滤系统良好状态并循环使用车内空气。



参考文献

[1]http://www./pp8/#!/4682/presentation/39572

[2]https://www./doi/10.1161/circ.138.suppl_1.15470#pane-pcw-references

[3]Aung N, Zemrak F, Lee AM, et al.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Cardiac Morpho-Functional Phenotypes Insights From the UK Biobank Population Imaging Study.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3 Aug 2018.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 .118.034856.

 

99%的读者都看了↓↓↓(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直接查看)

AHA/ACC胆固醇指南有哪些更新要点?深度解析来了丨2018 AHA

鱼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吗?这2项研究“吵”起来了!丨2018 AHA


- 完 - 


请设置“星标

广大界友们,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不在茫茫公众号里走失

请"星标"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设置星标很简单,只需三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