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走创业路 共话新征程

 孤凤 2018-11-15

六十年风雨沧桑

一甲子春华秋实

今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0岁了

让我们祝她生日快乐!

1958年初,十万大军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挺进大漠深处,开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征程。60年前的今天,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正式成立。它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火箭、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向戈壁进军

建场初期,大家住帐篷、睡地窝,顶风冒沙、战天斗地,以“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气概,仅用2年4个月时间完成了规模庞大的靶场基础建设和系统复杂的试验技术准备,为执行试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60年来,145颗卫星、11艘飞船和两个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十项“第一”,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缩影。



60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60年后的今天,10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开展“重走创业路、共话新征程”现场学习交流活动,邀请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30位老航天人聚首东风,真切回味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荣岁月。



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场,老前辈们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面向鲜红的党旗,握紧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在两弹一星资料展映厅,老前辈们观看了《宇宙高歌东方红》纪录片和“两弹一星”精神图片展,大家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段艰苦岁月。睹物思人,大家对往事的记忆仿佛昨日。




该中心原副主任刘庆贵深情地说:“我在中心工作生活了43年,有幸成为东风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这里是我的家。每次发射任务的情景,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左一为刘庆贵老前辈

 “对我们来说,这里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实物都是一段往事、一个故事。”已经82岁高龄的王传友老前辈含着热泪说道。



走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还意犹未尽,大家又乘车来到载人航天发射场。面对巍峨的发射塔架、林立的测试厂房,老前辈们思绪万千、心潮澎湃,这里的一草一木记录着他们的忠诚和追求。这里凝结着60年来一代代东风人的责任与担当,航天先辈们作为亲历者、开拓者,在戈壁滩上自力更生、开新图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建成了这座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才成就了“神舟”飞天梦圆、“悟空”遨游星汉、“墨子”刺探苍穹。



老前辈们与工作在这里的参试人员,一同在横幅上庄严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里是创造'两弹一星'的地方,也是航天精神的发源地,希望你们热爱航天城,热爱航天事业,继续创造航天新辉煌。”刘克仁老前辈向身边的参试人员谆谆教导。


▲“七勇士”之一徐虹老前辈向大家讲述创业经历


“每次回到航天城,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建设突飞猛进,一次一个变化。”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刘启泉的激动发自于心:“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间为“七勇士”之一刘启泉老前辈


通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如今的航天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先进的发射测控手段、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厂房,无不使老前辈们发出由衷的感叹,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作为新时代航天人,我们一定牢记厚望重托,大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用一次又一次的‘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中心党委书记纪多说出了全体东风人的心声。


六十年忆沧海

新时代情满怀

我们坚信

这片承载着民族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必将孕育出中国航天更加精彩的未来


温馨提示:从今晚21点45分开始,中央十套科教频道将播放纪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60周年的六集纪录片《筑梦太空》。每天一集!每天一集!每天一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