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设生态湿地 打造宜居成都

 今日关注888 2018-11-15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家成 袁春华) “天府之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以水文化闻名。古有李冰父子治水都江堰,造就天府之国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也包括历代成都人在治水和用水方面的禀赋。

白鹭湾湿地公园

   如今,成都最大规模的生态区建设方兴未艾,自2012年启动兴建的环城生态区到2018年启动建设的天府绿道,目前已先后建成了锦城湖、青龙湖、白鹭湾生态湿地、兴隆湖、麓溪河生态区、天府公园等一系列生态湿地,促进了成都生态环境改善,也成为了市民滨湖亲水、览遗怀古、春赏樱花秋赏红枫的好去处。放眼长远,总长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建成后,将覆盖成都全域,串联起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让整座城市成为大美形态的生态公园。

天府公园

   这些湿地生态项目,虽然也是在“造园”,但与传统公园相比,造园理念和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为主,更加追求自然性、生态化。在规划上,许多项目已经不再是一味追求园林景观效果,而是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各种生物生境保护和栖息地营建。

   一幅幅美景,承载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彰显着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碧水绿树掩映之下,指向的是一个“宜居成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坚持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上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百花潭公园

   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上,成都市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对生态本底的保护,采取因势就形,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原有资源进行合理发展和利用。龙泉驿花田湿地、天府新区鹿溪河生态区等项目的建设均是在原有丘陵区打造的大型生态项目,保留了大量农田、林地和鱼塘,因势利导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后期生态恢复效果良好。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成都市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崇州桤木河省级湿地公园以及青龙湖一期等项目的建设,在规划时就注重科学分区概念,保育区、修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等为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青龙湖湿地公园

   总面积30000亩的青龙湖生态项目是成都的“城市绿肺”、最大面积的湿地公园,更是注重原有生物生境的保育和保护,在建设之初就已经被有意的封育了十年之久。公园总体设计以展示明代蜀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绿色生态为基调,以湖泊森林为主景,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及商务会议等,实现将历史风景园林由美化生活转变到引导健康生活,由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扩展到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的转变。建成后的生态效果十分突出,青龙湖周边郁郁葱葱的绿树已经让这里成了一个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不停地往外渗透。白鹭和百灵等水鸟、林鸟从湖面林间上直冲云霄,更是有珍惜鸟类青头潜鸭、棉凫现身青龙湖。

   在生态项目选址方面,很多大型湿地生态项目更是着眼于整个成都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规划布局。成都“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就是为了构建一条环城的绿色生态屏障,服务于整个中心城区。它的建设,不仅为市民创造了大量的休闲空间,也为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改善、蓄洪调洪、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支撑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成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在植物应用方面,许多生态项目采用的植物更多的是乡土植物。很多项目在修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里面,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湿生植物都尽可能的采用了乔木的枫杨、桤木、皂角、喜树、水杉、刺桐、青铜、桑树等,灌木的荚蒾、木槿、肾蕨、十大功劳、火棘、迎春、木芙蓉等;水生植物的菖蒲、荻花、芦苇、荷花、睡莲、水葱、菱角、伊绿藻、眼子菜等乡土植物来修复改善生态。为了使特定水域更加具有观赏性,近年来,园林工作者引进和培育了许多外来湿地花卉,如鸢尾、水生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蒲苇、花叶良姜等,为湿地风景增色不少。

   绿色,正成为成都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持久的优势。生态建设开始重视项目内各种生境系统本生的生态结构合理和生态健康。近年来在成都大量应用的水生态系统重构技术就是维护水体生态健康的具体实践。该技术是在模仿自然界稳定的良好水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需要修复或重构水生态体系的水体进行人工栽植水草,投入特定鱼类、贝类以及微生物等,形成初步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再加以一段时期的人工维护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生态型水体。这项技术在兴隆湖、锦城湖和麓湖等一些大型水体和百花潭公园、成飞公园、望江楼公园和天鹅湖等一些小型水体上,目前呈现的效果更是十分突出,水质清澈,水体生态稳定,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参观、游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都深谙其道。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提升,成都市的生态保护工作,尤其是湿地生态项目的建设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大计注入新的活力,改善了成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