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的人,都有这两个“奇招”,可以驾驭人心,越混越好!

 禅心慧海 2018-11-16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懂得与人相处都是一门最重要的学问。而与人相处一个很重要的法则便是“换位思考”。

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的角度、位置不同,便会有不同的看法,矛盾、纠纷便由此而来。想要让自己的人际交往提高一个层次,便要学会“换位思考”。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当一件事自己也不愿去做的时候,便不能要求别人做。

曾国藩曾说过两句话,视为自律之人所拥有的“驭人之术”:一个自律的人,往往都有这两个“奇招”,可以驾驭人心,越混越好!

一、惟正己可以化人

释义:一个人,只有自己的行为先端正,才能感化别人。

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让别人去做某一件事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愿意做,是否能做,只有将自己的能力先提升,才有资格让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

而想要劝诫、感化别人,更要将自己的行为品性端正,否则自己心怀鬼胎,却义正言辞地指责他人的错误,岂不是本末倒置,极为可笑?

现在的社会有很多所谓的“道德之士”,自命清高,以极高的道德水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十分“宽容”,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让人信服?

二、惟尽己可以服人

释义:一个人,只有自己全力以赴以尽人事,才能让别人折服。

一个人,想要成为领导者,驾驭别人,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够格?

人的付出和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成功者之所以能成为成功者,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运气,更重要的是他们付出成倍的努力和历经磨难。

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受不了挫折,撑不了重担,拿不出努力,就成不了大事。那些一夜暴富的,有几个人能够得到善终?能力若是与位置、财富不匹配,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个人想要让别人折服、崇拜,自己便要有全力以赴去做事的决心和行动。只有去做,事情才有可能越变越好,不做,光想,永远都是空的。

【闻尘杂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带你探寻中国古代各个学说的思想与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