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第12期

 山湖微波 2018-11-16

1. 江湖仍在,大侠已逝 

2. 疯狂的公交车 

3. 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4. 不同寻常源自做足平常

5.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6. 中科院的“井盖涂鸦”,算亵渎科学吗

本周开始,不少学校将迎来期中考试,高考是个漫长的旅途,行程中,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停歇,看看所处的位置,找找与别人的差距,并认真规划下一程。

对于这样一个阶段性检测,我们不能忽视结果,也不能过分在意结果,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不自暴自弃,要知道高考不是最重要的,高考成绩也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为高考努力奋斗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做好眼前,一切皆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江湖仍在,大侠已逝

 

一代武侠泰斗金庸(查良镛)先生,10月30日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

金先生出身于浙江海宁,查家是当地望族。其祖上查慎行位列“清初六家”,是朱彝尊之后的东南诗坛领袖。而查慎行的族叔査继佐,曾牵连进清初著名的文字狱“庄廷鑨明史案”。相比这几位,金庸亲属中更为外人所熟知的,恐怕是其表哥徐志摩,以及堂外甥女琼瑶。

作为从嘉兴走出去的一代文豪,金庸对于故土的情感充分地反映在了他的小说中。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取材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到后来的小说里大量出现家乡嘉兴的地理名胜(尽管有些是虚构的),应该说,金庸小说对于嘉兴知名度的提升是其他任何人和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当然,金大侠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他的小说视野开阔、格局宏大。在其被后来者归纳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作品集中,金庸构筑了一个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瑰丽世界。时间上,金庸从春秋(《越女剑》)一路写到了满清(《鹿鼎记》),几乎串起了整部中华史;而空间上,金庸小说的活动范围北抵蒙古,南到云南,西至波斯、回疆,东达海岛,囊括了传统地理观念上的九州八荒。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作家,在其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思想。比如萧峰对自己汉人抑或契丹人的身份困惑,韦小宝的父亲究竟是满汉蒙回哪一族?这些都明显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而体现出“五族共和”与天下一家的进步思想。

而这种新与旧、交融与碰撞的背后,恰是近代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蜕变和上下求索。读金庸的小说,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与家国理想。也正因为这种情感上的共通,才使得其作品能够冲破地理的束缚、时代的局限,受到全球各地所有华人的喜爱。其对现代普通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型塑、影响之深,也为他赢得了“有井水处有金庸”的美誉。

当然,写武侠最多只能算是金庸的副业,在其一连串令人炫目的头衔之中,排在武侠小说作家称谓之前,至少还包括:新闻工作者——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曾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政治评论家——其一生所写的时事评论,就数量之巨,眼光之毒来说,都令后来者望尘莫及;社会活动家——从1985年起,金先生历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等职……应该说,无论是办报立言,还是任职做事,金庸一生都在践行他小说中的那八个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然而,大侠终究不是神仙,难逃生老病死。今年初,有朋友传来金庸的一张近照,看后令人大惊,照片中的金先生已经老得脱了形。尽管如此,还是没想到老先生这么快就……长歌当哭,此时耳畔不由响来那曲“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金大侠,一路走好!

 

疯狂的公交车

 

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事件竟缘起于司机与乘客互殴。看到官方发布的这个调查结果,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无语。

更叫人无语的是,这场致命的互殴,起于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乘客刘某坐过站了,硬要下车,而司机拒绝了,因为那一段没有车站。刘某不依不饶,言语攻击还不够,最后竟然抄起手机,冲着司机的脑袋就打过去。双方争执的过程中,行驶在长江二桥上的公交车失控,急转的方向盘把车带出中心实线,撞过对向行驶的小轿车,冲上路沿并撞坏护栏,车上十五个人,跟着这辆疯狂的公交车,一起坠入了冰冷的江水,无人生还。

真相揭开之后,悲剧顿时叠加上了荒诞,除了叫人悲恸遗憾,还叫人唏嘘错愕。

见识了这么个胡搅蛮缠的乘客,恐怕很多人会想起唐国强老师那句魔性的台词,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那个乘客胡搅蛮缠的举动,的确云集了众多令人厌恶的特质,自私、偏激、冲动,做事完全不顾后果。

但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还是那个司机,他可是身体力行配合着乘客“犯二”的表演:乘客指责他,他转过头“回敬”好几次,路也不看了,解释着解释着,就变成了回骂;乘客突然袭击过来,他也不示弱,一只手放开方向盘就还击过去。

我知道这位司机师傅有二十多年驾龄,是如假包换的老司机,没点技术自信,怕也不敢这么上演速度与任性。可饶是老司机,也不带这么操作的。一车人的安危可都在您手上呢!基本的操作规范和职业操守,都被斗气的心给吞了。

关于“遇到二货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人给出了一个看似很怂的意见:“首先要忍”,不斗气、不较劲。当然了,这针对的是劣迹斑斑的违章司机,跟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一回事。比起胡乱开车,在公交车上打骂司机的危险指数恐怕更高,可正因为如此,才更要记住“不斗气、不较劲”的忠告。

我相信,万州22路公交车那个司机不是逞勇斗狠,毕竟,事后他的同事说他为人和善,“每天笑眯眯的”。他不在蛮横的刘某面前示弱,或许多少也是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可是,在明显情绪不稳定的闹事乘客面前,控制事态才是当务之急,激怒对方,只会把所有人都推向更危险的深渊。一个老司机的基本修养,本该在这儿才对。

每每思考新闻事件,我习惯随手写下关键词,日子长了,我发现笔记本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一是边界感,二是职业感。这两个抽象的词语,对万州公交事故有具体的解释力。很多人扼腕,如果有乘客上前劝阻这场争执,或许大家都能得救。可司机始终是车厢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紧急情况下,他的职业素养,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关于“遇到二货怎么办”,海南琼中的大巴司机黄师傅,用实操给了个答案。今年三月,黄师傅驾车行驶过程中,一个愣头小伙子先是抢拉挡把,后又抢夺方向盘。两个危急时刻,老司机都做了一件事,及时靠边停车,然后再试图稳住对方。老司机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非要挑刺的话,第一次停车之后,黄师傅自以为安抚好了小伙子,便没有报警,继续驾驶,没想到第二次袭击发生了。

重大事故常常像个挖掘机,把一连串类似的大小事故和隐患都挖掘出来。乘客骚扰、甚至抢夺方向盘引发的事故,能够搜出一个长长的列表出来,这次出事的万州22路公交车,在2015年就曾经连续发生过两起类似事故。仿若同款的事故,现身说法地给“海恩法则”做注脚: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二货”不常有,但每一出现,杀伤力惊人。可惜的是,虽说不是每个司机都会和乘客互殴,但黄师傅一般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是难得。可如果教科书级别的应急操作,真的能变成“教科书”,司机们能够有一份更细致的应急指南,会不会至少能让情况变得好一点?

最后,忍不住为“冷漠的围观者”说句话。有人说,22路车上,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其他乘客对眼前的互殴无动于衷,让人怒其不争,就差去问鲁迅先生怎么看了。这种指责太过苛刻,对受害者不够公平。

很多人不是没有同理心,扪心自问也承认,如果换做是自己,多半也会一声不吭,看着他们拉扯,心里揣着一点“不会真出事”的侥幸。只是还有个问题,即便真鼓起了勇气,我们真的知道该怎么做吗?怎么才能稳定对方失控的情绪?如何才能有效制服对方,同时尽可能避免自己受伤?很多时候,冷漠未必是冷漠,而是不知所措。

几个月前,一辆衡阳开往长沙的长途大巴上,一名乘客伸手抢夺司机的方向盘,把一车人推向险境。这时另一名乘客杀出,飞起一脚猛踹,一举制服闹事者。万州事故调查结果公布后,这个旧视频引来八方点赞。相比22路公交车里那些被网友们勾勒出的“冷漠围观者”群像,这位乘客很有杀伐果断的热血,仗义出手,让全车人脱险。这是个完美的英雄故事,可如果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里只有个人英雄主义,那可远远不完美。

 

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瞬间,能够在不经意间击中心扉。比如近期,一则“为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的消息刷屏,沿路车辆纷纷为疾驰的救护车让行;一个骑着摩托的年轻小伙,挡在车流前护卫陌生老人安全走过马路;一名地铁执勤的文明劝导员,将鞋子借给急着赶路的乘客后坚守岗位……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又是什么,赋予这些情境打动人心的力量?答案就来自“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朴素观念。的确,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感知生活的温度,传递人生的暖意。

爱,从来都是一个难以准确形容的概念,却从不影响人们用一生去感受和追求。望着襁褓里的婴孩,父母嘘寒问暖是爱,为之计深远也是爱;看着奋笔疾书的学生,老师恨铁不成钢是爱,耳提面命也是爱;搀着垂垂老矣的老人,直言不讳是爱,善意谎言也是爱……无论爱的方式如何,都是一种直达心底的情感、一股充满感召的力量、一个终生受益的能力。可以说,拥有爱、认识爱、传递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

内敛的爱,往往悄无声息、细若微尘。有人说,爱是一首歌,用心演奏才能弹出醉人旋律。是啊,意志消沉时,父母的一句鼓励就能驱散阴霾;单调枯燥时,恋人的一个眼神就能心动不已;误解争执时,陌生人的一个笑容就能握手言和。其实,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要心中有爱,何处不是春意盎然?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摒弃浮躁,洗尽铅华,用爱去对待生命的每一次际遇,生活也将报之以歌,世界也将报之以爱。

奔放的爱,亦可气吞山河、惊天动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有没有大小之分,爱己、爱家、爱国都同样伟岸。我们看到,无论是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激动,还是走进新时达、改革再出发的自豪,中国人民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历久弥新。犹记得,南海仲裁闹剧举国上下众志成城;莫敢忘,汶川十年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胸怀大志,心有大爱,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投身时代洪流,方能成就个人前途、书写时代篇章。

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能力,需要理解和尊重,更需要自控和坚持。这种能力,体现在肆意宣泄的自制,体现在打破麻木的发声。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获得。那些爱的纵容、爱的泛滥,容易染上“空心病”“狂躁症”;那种爱的缺失、爱的空洞,极易导致“冷面人”“旁观者”。可见,唯有点燃爱、激发爱、播撒爱、守护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在稀松寻常处滋润爱的雨露,在家国情怀中汲取爱的力量,青年们就能将自己成长为理想的模样,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迹。

不同寻常源自做足平常

 

珍惜日常所给予的磨炼,享受奋斗的乐趣、拓展自身,就有可能超越日常面条师傅,颇为常见,但您听说过骑着独轮车做面条的师傅吗?

据媒体报道,山西有位王师傅,身手了得:用嘴,能把面胚吹成气球;用手,能把面条切成发丝;用脚,能骑着独轮车削面条。10余种面食表演、百余种面食制作,让他名声在外。

把日常工作干成绝活,靠的是什么?从王师傅的经历中可以总结出3个要点。

勤奋,十年一日不偷懒。从刷碗工做到面食大师,王师傅勤奋了20多年。店里打烊,他仍用自己买的面粉独自练习。这种自我加码的拼劲儿,犹如郭靖学武——人家练一朝,我就练10天。每天比别人努力一点,哪怕是1.01与0.99之别,乘以365次方,其结果也能相去千倍。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可以带来质变。

立志,用手艺改变命运。有则故事,一头驴质问白龙马:“西天取经那么远,何苦呢?”白龙马答:“你每天拉磨走的路,加起来未必比我走的十万八千里少。差别在于,你只是原地打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可见,志向能够延展命运。当然,徒有志向尚不足以成功,还得锤炼本领、付诸行动。伊尹能精通烹调、从中体悟治国之道,庖丁能游刃有余、合乎音律地解牛,都是平日打磨技艺、精心做事的结果,因此在机会到来时能出手不凡。打铁还需自身硬,立志向、练功夫,两条腿走路,有助推动职业生涯迈向新高度。

找乐,工作可以“玩”起来。善于发现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是工作精进的加速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找到?戏剧艺术家荀慧生尝言,“熟戏三分生”,就是说上演熟悉的戏码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这样就能发现乐趣、鼓足干劲,从而追求精进。耷拉头、绷着脸,把工作当煎熬,既难做出成绩,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找到兴奋点,乐在其中,更可能让自己“玩”出门道,让工作出新出彩。

要想让人生变得不同寻常,就必须用心用力地把握日常。别让日常限制了想象,同时,更得珍惜日常所给予的磨炼,从日常当中享受奋斗的乐趣、拓展自身,就有可能超越日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之共勉。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近日,由陈晓卿担纲的《风味人间》寻味而来。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承续着中国人的美食版图,连接起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从大漠到平原,从高山到海洋,创作者怀着对美食充沛的情感和深切的迷恋,唤醒观众的味蕾。

好的纪录片,选题是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先民们为了获取食物、维系生命而采取的行动,充满了生存智慧。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从食料到炊具、从做法到口感,无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生存哲学。哈萨克人的熏马肉马肠、四川瓦屋山的龙须笋炖乌鸡,台湾渔民的立翅旗鱼鱼生……大自然在每一方水土都播撒下食物,供他的子民繁衍生息。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充饥时,餐桌上的学问就愈发丰富了。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烹饪的程序、落座的规矩、上菜的次序,饮食文化与礼仪相连。从餐桌上的菜肴可以看出一个族群的历史沿革和民风民俗,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进而被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情怀。

当今社会,工业化、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占据潮流。在各种快餐和速食的包围下,在各种模式化连锁餐饮的围堵下,如何发现美味,进而发现中国、发现世界,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时代命题。《风味人间》从纵向上追溯古今、从横向上联通中外,关注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关注人与自然共处时的生活态度,主题立意既情怀高致又能贴地前行

中国辽阔的疆域,差异巨大的自然风貌和气候条件,为食物提供了颇具戏剧性的生长环境。与钟鸣鼎食、好大喜功的饕餮盛宴相比,那些散落在山川河岳、犄角旮旯里的乡土美食,更能够给食客们带来暖暖的烟火气和稳稳的安全感。新疆阿拉泰的大尾羊大盘肉,河南孟津的鸡蛋炒碾转,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里的巴楚蘑菇拌面,这一道道美食能够为寡淡的生活注入小而确定的幸福。那些熟悉的味道可以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从儿时走向暮年。《风味人间》承袭了《舌尖上的中国》一如既往的接地气风格,无论是四川瓦屋山的夫妻还是河南孟津的祖孙,都让观众感受到朴素的情感和平凡中的微光。

美食是省去了翻译的文化符号,也是令人愉悦的、可以快速拉近彼此距离的身心体验。无论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人类有着相同的味觉系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世界几乎一样。《风味人间》把美食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从西班牙到法国,从越南到摩洛哥,勾勒出一副颇具“国际范儿”的文化影像志。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和安徽徽州的民间自制火腿,有着近似的腌制和风干技艺;甘肃漫屲的洋芋搅团和法国的瀑布土豆泥,有着绵软粘糯的共同口感。澳门名吃非洲鸡,汇聚了从地中海到好望角、从印度洋到东南亚的特色食材,是东西方饮食文化杂糅的典范……

表现手段的精致也是纪录片重要的方面。创作者用大量航拍、全景镜头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辽远宽阔的草原、碧波荡漾的湖泊,有着大写意的、史诗般的视觉美感。在展现鳔鱼手乘风破浪捕猎旗鱼时,镜头运用丰富、剪辑流畅,有着电影般的画面质感。

美食讲究“色、香、味、形、意”。色是食料搭配及烹饪之后的色泽,形是指经过刀工、烹饪、摆盘过后的形状,意是菜肴所蕴含的情境氛围和文化意蕴。这三者通过视觉与听觉符号的努力相对便于呈现。而香和味则需要创作者精心开启嗅觉、味觉与视觉、听觉的通感,在高清画质、特写镜头的帮助下,完整而精致的还原烹饪细节,像呼伦贝尔奶桶肉、秃黄油拌饭等都在微观镜头的纪录下,令人垂涎欲滴。

近年来,美食类纪录片总能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叙事”久盛不衰的秘诀。

 

中科院的“井盖涂鸦”,算亵渎科学吗

 

在上周末进行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别出心裁,分别将多个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精心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了井盖涂鸦,成了“网红”。在大多数公众觉得可爱、有趣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在井盖上涂写公式,纯属作秀,还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理解公式、推崇公式的人应该潜心书斋,穷经皓首。

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配合活动需要涂鸦井盖是否符合相关市政规定,笔者未查到相关规定。这里,仅讨论一个问题,井盖科学涂鸦是亵渎科学吗?

从现场参观者的反应来看,绝大多数人不认为这是一种亵渎。笔者参加了物理所的活动,发现很多参观者都围着井盖涂鸦拍照,还有人集齐所有涂鸦照片留作纪念。随机和多位参观者交流,他们都认为这些涂鸦非常漂亮,非常吸引人,别说孩子们喜欢,成年人都很有兴趣了解,这些公式为什么会如此表达、公式的内涵是什么。这个反馈,在随后的网络推送中也得到印证。

应该说,从效果看,物理所和国家天文台的这种尝试是成功的,推动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颠覆了科学高冷的刻板印象,赋予其趣味性和人情味,有利于科学传播以及科学文化和科学氛围的形成。

说到底,我们要想一想,科学的目的是什么?科学公式是不是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成为某些小团体的“秘密圣经”?显然不是这样的。科学的发展是由兴趣和需求驱使的,但其结果必然反应在对社会、对公众生活的改变上。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普及承担着重要作用。

作为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之一,我国科普一直存在着形式不够多样化、不够吸引人的问题。公众更喜欢通过什么途径去认知和感受科学?什么样的形式能够更有传播效率?这些问题一直是科学传播者关注的问题。与看石碑上或者展板上的文字相较,大多数普通人更认同生活化和艺术化的科学传播方式,毕竟后者更接地气儿,也更容易引起共情。如果科学传播忽视了受众的情感,一味地讲求灌输,那么其效果可想而知,这不正是科学传播研究中的“缺失模型”所批判的吗?

研究需要穷首皓经,传播需要放下架子。毕竟,将科学禁锢在象牙塔中,才是对科学的不公吧。从这个角度看,物理所和国家天文台的“井盖涂鸦”值得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