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诗的诞生

 书童的主人 2018-11-16

越是成长,越觉得自己是生活在童年。

——阿多尼斯


云谷图书馆中,专属于稻田诗社的一角



撰文 / 毛露 


“他是一个爱诗的科学老师”



童心即诗,你们即诗人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属于诗歌的时代了。事实上,从海子带着他的四本书在山海关让火车带走后,人们对诗歌的狂热火焰也慢慢熄灭了。这样反倒是,让读诗和写诗这样的行为变得小众而奢侈。


这样说来,学校里面能有一个属于诗歌的空间,真是十分难得。同时,这样的空间能有一群孩子经常过来坐坐,又变得十分美妙。


曾经很长的时间,我都认定,小孩子说的话就是诗歌。孩子单纯而热烈、富于创造和思考,而诗歌恰好是文字最纯粹、最高级的艺术形式,所以孩子需要诗歌,而某种程度上,诗歌也是需要孩子的。


在稻田诗社的第一次诗会上,我跟坐在一个圆桌上的八个孩子说,童心即诗,你们即诗人。


那么,给孩子的诗歌教育真正要关心的是哪些事情呢?我是希望,可以给为乐于使用文字表达的孩子提供一种表达的可能性。


本期的诗会,我们一起探讨了第一个小主题:认识自己,尝试为自己写一首诗的自画像。文字的表达永远是从“我”的思考、感受、创造出发的,因此,先认识自己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为了帮助孩子们从诗性的角度认识自己,我抛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觉得如果选择某一种意象来代表自己,你会选择什么?简单地想一想原因。然后将这个意象写出或者画在白纸上。

第二,你觉得很长时间以来,你自己的状态和情绪是怎样的,将所有能想到的词语添加到“自己”的周围。

第三,想一想,你所渴望的东西或者画面是什么?将自己第一反应的状态和情绪写出或画出来。

把问题抛给孩子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的答案总能为你打开一个世界。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有趣的、孤独的……灵魂有很多模样,自画像也渐渐清晰起来。





故事一:沉睡的花  

· 语言首先要对自己真诚 ·


花同学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她喜欢花,最喜欢的是蔷薇。听完这些问题,她给出了很多的答案,比如: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比较慢热,可能像是在一片花田里,周围的花都开遍了,自己却像是睡着的一朵,醒过来会很着急。”


我很开心她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就交给她自己去创作了。第一版如下:


一朵着急的花 /


云悠悠

风轻轻

时间哒哒

不约而同

在这一刻开放

她着急

没有南方鸟儿的羽翼

没有丛林猛兽的虎皮

如太阳一般不懂星星的闪亮

如阳光一般不懂雨水的滋润

她不想陷入这片泥潭

只想栖息在那一片的阳光下


诗是没有好与坏的,人都会用习惯性的表达技巧去让句子更具美感,和她沟通的时候,我们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你最想给人呈现的自己是怎样的?


语言,首先是要对自己真诚。而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大量的词藻和技巧时,是因为原来的语言学习体系告诉我说,这样表现是美的。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你内心的声音。


聊完这些,花同学说,希望写出来的自己是沉睡的自己。想要表达的一个画面是:希望一个气球落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就醒了过来。之后便有了这样一个版本:



作者 | G8 应旻含


一朵沉睡的花//


我是一朵沉睡的花

等待一个时机开放

我不懂星星的闪耀               

雨水的滋润

一颗流星落下

在我身上叩醒了梦境的大门

梦中一个小孩失手了                      

一只橘色的气球飘落

在我身上

我醒了……



看到这里时,我只去确认了一个问题,这些都是你想要写的自己吗?她说是的,我们便定稿了。




故事二:会飞的鱼  

· 文字的创造是需要第三只眼的 ·


鱼同学没有想太久,就给出了答案:会飞的鱼。一切表达似乎都变得顺其自然了。她说:


“这样的鱼,就算哭,眼泪与水会混为一体;因为她在天上飞,所以会孤单,但我会去寻找其他会飞的鱼;有些鱼可能会停下来看我,但是大部分会直接略过我;最后的我,可能会停留在不知道是天上还是水中。”


她的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这个真实的世界,很快,作品就出来了:



作者 | G8 林兮


飞鱼//


我是一条会飞的鱼

我很孤独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

其他长着翅膀的鱼

我在水中逆流而行


有些鱼

看看我就离开了

有些鱼

她加入了我

可就像加入了别人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着飞行

终于我飞向天空

追着风在奔跑


但我知道

无止境的迷茫中

我最终到达的一个

不愿再离开的地方

那也将是我安静长眠之地



文字的创造是需要第三只眼的,那便是想象。至少鱼同学在创作的时候,第三只眼是打开的,这样就很好了。




附上其它小诗人的一些尝试吧:



作者 | G8 郎天玥


棉被里的小人// 


清晨

鸟儿啄着露珠

早已开始了嬉戏

阳光

跨过窗户

跳进屋里

扑在了小孩儿的

脸蛋上

棉被上

刷,刷刷……

突然,一个个金色的小人儿

手拉着手

蹦蹦跳跳地

从棉被中钻了出来

他们左瞅瞅、右瞧瞧

使劲地拽着小孩儿的手

跑向了耀眼的阳光中





作者 | G8 孙其然


石头的自诉//


我去寻找

星辰划过的一道天

有时候

我想去一场旅行

去鲜花烂漫的地方

去海水清澈的地方

强烈表达的欲望

争不过哑的异样

我喜欢夏天的雨

我的手心

装满了整片天

装满了整片海

却装不下我渴望外界的心…..





作者 | G8 胡默妍


杯中人//


杯中

站着一个小人

有几滴水打湿了她的头发

哦,杯外的世界

下雨了

但杯中人

却干燥得很

只是发尖还残留着

那几滴未干的雨珠





作者 | G7 程一杭


靠着彩虹的云//


我如一朵飘忽不定的浮云

随着狂风四处飘摇

偶然我靠在一条彩虹上

太阳光透过彩虹

透过浮云

照了下去




像这样,在每一周的诗会上,我们会一起做这样一些事情:


我们会一起去关心诗人关心的事,自然、生活和内心。展开来说,我们会去探索自然,寻找自然中诗歌中那些丰富的意象。我们关注生活,如海子所说,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世界上的事情,关心活着的人们,关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我们关注内心,会一起思考生命、死亡,照顾情绪,呵护情感和寻找幸福。


我们会一起去试着读懂诗人,阅读更多诗人的作品。我们会有文本的输入,在此基础上逐步让孩子们对诗歌的审美有感知、有本能反应,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诗歌语感。


我们会一起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在每一次的诗会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与体验最终能够激发某一种表达欲望,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将其加工成有个性的作品。




这就是那个爱诗的科学老师


其实,在一首诗诞生之前,许多个小诗人已经诞生了。


北岛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那样不可重复。——这一切都是诗意,但还不是诗歌。


接下来的日子,希望稻田诗社能够真的把诗歌交付给孩子,也把孩子归还给诗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