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特性的管理

 陈石泉 2018-11-16
1、目的
采用适当的方法管理特殊特性,以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理
3、职责
 3.1 由品管部负责组织项目小组识别特殊特性,并在相关的文件中进行标识;
 3.2 销售和销售助理协助品管部确认并明确客户要求的所有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
 3.3 品管部参与特殊特性的识别,负责对所有产品特殊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并留下记录;
 3.4 生产部参与特殊特性的识别,负责对所有过程特殊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并留下记录;
4、术语和定义
 4.1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制造过程参数.
 4.2 关键特性:表示与产品安全和法规相关的产品特殊特性,使用符号“S”来表示;
 4.3 重要特性:表示与安全和法规无关的产品特殊特性,使用符合“I”来表示;
 4.4 关键过程:直接形成关键特性,或对形成关键特性起作用的过程,用“G”表示;
 4.5 重要过程:直接形成重要特性,或对形成重要特性起作用的过程,用“Z”表示;
5、作业流程 (略:序号、作业流程、权责部门、作业要求、参考文件&使用表单)
 5.1 搜集客户要求并传达:
 5.1.1 在以下情况销售/销售助理负责收集客户要求(客户制定的特殊特性和标识方法),并传达给品保部门。
   a)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或设计变更时
   b)在签订/修订质量协议时
 5.1.2 品保部确认客户要求,并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5.2 特殊特性的识别
 5.3 特殊特性的批准
 5.4 特殊特性的标识
 5.5 特殊特性的管理
 5.6 特殊特性的更新(必要时)
 5.7 记录保存
 
6、附件说明(无)
7、相关文件
 《FMEA指导书》;《PPAP管理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SPC指导书》;《QC工程图》;《作业指导书》
8、记录表格
 《特殊特性识别表》
9、修订记录(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