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门关,何时喚醒华夏民族的坚韧和血性

 晨A 2018-11-16

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十三

玉门关,何时喚醒华夏民族的坚韧和血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玉门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节点,随着中央王朝疆域的扩张与收缩,不断迁徙、消亡,三易其址,而名称不变。地不同,而意相同。而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址之一,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门关、汉长城、河仓城,透过这三处遗址,可以想象,当年的汉王朝,为平息边患、保卫边疆,沟通中外、加强交流,文化融合、民族和谐,曾经的气贯长虹,曾经的艰苦卓绝,曾经的恢宏大气!

 

登上玉门关,长城内外,荒草白沙,空旷寥廓,早已不复当年的战马嘶鸣和刀光剑影。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苍凉风景震撼了灵魂。玉门关的土夯深处,与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的激烈碰撞,呈现出一种雄壮、悲凉、粗狂之美,连同祁连白雪的淳朴贞洁与茫茫戈壁的广袤凄凉,也被勾勒得鲜活淋漓。

 

西望玉门关,长云黄沙,荒漠枯草,又有多少历史的惆怅、生命的感喟!而我更感佩的是,华夏民族百折不挠、“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坚韧、血性和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