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人切开气管=没救了?错!这种情况不切更要命

 台湾伴手礼 2018-11-16

病重的时候,医生会提出气管切开,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原本就有基础病 ,比如糖尿病、帕金森等,为了便于抢救,医生会提前让家属签署气管切开知情同意书。很多人觉得,只要切开了就不可能再缝上,病人也就没救了,为此,会犹豫到底是不是要签字。



其实,即便是病人在进医院前基本上还能自理,但如果遇到肺部感染,也很可能需要切气管。


如果不签字,一旦需要急救时再找家属可能已经来不及,更重要的是,很多老人的肺部感染痰很多,甚至因为吸痰不及时而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切开气管一是便于迅速抢救,二是老人也会舒服些。如果病人患有帕金森这个老年常见病,很多时候会累及到肺部、胸部的肌肉,包括咽喉部的肌肉,呼吸功能也会受影响,所以气管切开很可能是必须的。


为什么会抵触


很多人抵触气管切开,抵触上呼吸机,总觉得这样做了之后就拿不下来了,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人用了呼吸机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那不是切气管的问题,更不是呼吸机导致的,只能说是因为病情危重才用到呼吸机,这么危重的病情确实有救不过来的可能,如果不用呼吸机可能连后来的一段日子也延续不了,并不是呼吸机加重了病情。


用呼吸机或者切气管,只是病情危重的一个标志,用与不用,病情的危重都是一样的。


但如果用得合理,抢救及时得当,很多人仍旧可以恢复,拿掉呼吸机,切开的气管再缝合上,继续生活。因为气管切开本身就不是大手术,伤口也很浅,这个手术本身几乎没有危险,只不过听起来吓人而已。



过去有的人因为过敏等问题,突然间咽喉的悬雍垂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来不及去医院。


如果身边有医生,他可能会用当时能找到的钢笔或者其他稍微尖锐一点的东西,在喉结下面扎开一个口,为的是让空气不经过已经水肿“挡路”的悬雍垂,及时进到肺里,避免窒息。


这种虽然粗糙但是能及时救命的办法,和气管切开的效果类似,都是为了救命采取的必要手段,很多医生都会这一招,是抢救的必备手段,如果了解了这个办法,再去想气管切开可能就没那么可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