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的故事:杨坚的大智慧

 河边垂钓N 2018-11-16

历史上的北周建国时间很短暂,但历史作用很突出,它不仅是北朝时期最后的辉煌,也是承接前秦、北魏、北齐等多个民族政权的终结。

之前文章里讲过,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多民族融合,新的华夏族群里,又成就了许多新的世家大族,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拥有众多世家支持的宇文泰,成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而他一手奠定的北周,在其儿子宇文邕统一北方后,随着宇文邕的离世,迅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公元578年,宇文赟继位,这位愚蠢残暴的皇帝滥杀滥罚,把北周朝廷弄的混乱一团,关陇门阀这个整体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一位倒行逆施的昏君,关陇门阀逐渐与这个曾经关陇门阀的代表划清了界线,开始思索新的领导人物。正值壮年的杨坚成了关陇门阀新的代表,他的稳重与魄力也让众多门阀折服。由于杨坚的长女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国丈又晋升为大司马、柱国大将军,之后在关陇门阀的努力下,杨坚官任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


随着杨坚的威望和地位越来越高,宇文赟似乎也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处处开始提防起杨坚,这个看似忠心耿耿的老丈人,会有什么野心吗?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他没有看出什么端倪,而杨坚以退为进,通过与他交好的内史大夫郑义向宇文赟提议,让宇文赟感觉他有去外养老的想法,宇文赟愚蠢的以为杨坚没有多大的野心,便应允了下来,这样杨坚便远离了是非之地,躲到了毫州修身养性去了,纵使宇文赟生性多疑,也没有更多的借口处置杨坚,继而对他失去了警觉。

貌似优哉游哉养老的杨坚,怎会甘心情愿的做一个懒散翁,在宇文赟并封皇后荒唐的将皇位传给几岁儿子,提前过起了太上皇日子的时候,这时的杨坚已经广结善缘,与关陇各系门阀走动频繁,在军中安插了许多眼线,羽翼丰满的杨坚,已经奠定了自己在关陇门阀中领袖的位置,为最终取而代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了,常年恣意后宫的他感觉大限将至,为了血脉继续传承下去,他准备将小皇帝托付给几个人来辅佐。皇族中对他的看法颇为不满,这在他弑杀叔叔宇文宪的时候就能看出,要是有宇文家族的人来参与辅政,他儿子用不了几天就会身首异处,这绝不是上上之选,因此,那个远在毫州,看似沉稳忠诚的杨坚成了他最满意的人选。

公元5805月初,隋国公杨坚受遗命,开始辅佐北周朝政。


杨坚回到长安以后就开始了夺取大权的计划。宇文皇族还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时刻会生变,故以赵王宇文招将要嫁女之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开始了圈养的生活。5805月末,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之后小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义为长史,刘眆为司马,设置丞相府官僚。

周宣帝宇文赟时期,滥施朝政、残暴不堪,北周已经丢掉了官员百姓的人心,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公元580年6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藩王都被杨坚骗到了长安,杨坚的目的显露无疑。相州总管尉迟炯是北周的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一时间还效忠北周宇文家族的旧部相继起兵响应,跟从的人非常多,旬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杨坚处乱不惊,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炯,而之后的“五王之乱”也被迅速的平定,杨坚消灭掉了能够威胁他称帝的每一个敌人。这一场场胜利,奠定了杨坚无可动摇的统治地位,自此天下归心,宏图霸业指日可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