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昵称2472300 2018-11-16

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屈原《九歌·湘君》诗中有吟咏涔阳古镇的诗句: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郭沫若先生的译诗很精彩:

 

               驾着龙舟我们往北飞,

                在洞庭湖中我们好打来回。

                我已插上槟榔、拴上蕙,

                鲜花装上桡片,兰花插作旗徽。

                我望着老远的涔阳,

                让我的灵魂飞过大江!

 

    涔水,澧水的支流。郦道元的《水经注》有此水的记载;王存(1023-1101)主编的北宋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录有以涔水为名的古镇。据《湖南古今地名词典》考证,涔阳古镇旧址在今安乡县的焦圻镇。该地旧时处在交通要道“岑阳古道”上,镇西军牧村,相传东汉马援征五溪蛮就曾在此屯军,经这里既可以去充县(今慈利),也可以去壶头,马援走壶头。澧州旧志记载:“发咸阳,出蓝关,经郧襄而至澧土,由此往南经武陵、沅辰至牂牁夜郎也,此乃必由之道。”唐代不少大诗人走过这条路,留下了诗篇。卢照邻《江中望月》:“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戎昱《采莲曲》:“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屈原晚年放逐江南,时间是楚顷襄王十二年(前287)到二十一年(前278),地点主要是沅水澧水流域。期间屈原可能潜回过都城郢,时间在顷襄王十八年以后。这年,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纵,欲以伐秦”。“复为纵”,就是恢复“合纵”的路线,即联合各国抗击秦国。屈原或许认为形势有利于他复出,至少认为回到国都不会受到迫害。也可能是秦将白起攻破西陵以后,关心邦国和家人,潜回郢都。但最后,屈原都是从沅澧流域赴汨罗投水而亡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屈原游吟涔阳不止一次,可能几次;他是什么时候写下上面说的传之千古的诗句,已经无法考证了。我的朋友李章甫先生写了散文《屈原归郢过涔阳》,倾向屈原是潜回郢都时写下的那些诗句,与诗意吻合,有一定道理;同时,很富想象,值得一读。

    晚唐诗人李群玉和司空图二人写有游涔阳的诗,录此,供欣赏。这两个人与屈原有相同的地方,在政治上都不算得意。李群玉(809-858)是澧州人,我们的老乡。他本来不想参加科举考试,是被杜牧强拽一试,结果失败。后来很多权要向皇上举荐并且献诗,才得了一个校书郎官,而且没干几天受人排挤辞职了,后来就以游吟为业。死后很多年,朝廷补赠了一个进士头衔。司空图(837-908),祖籍安徽,自幼迁居山西永济。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历官礼部郎中、知制诰和中书舍人。但是因为生在晚唐乱世,最后二十年过隐居生活。朱全忠把持朝政,召司空图为尚书,他装病不出。唐哀宗被弑,他也选择了死,绝食而亡。李群玉写的诗题《秋登涔阳城》,二首: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国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汉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浪挂秋天。

 

    司空图写了一首七绝《涔阳渡》: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

两路芦花正肃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李群玉(808-862)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司空图(837-908)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朱全忠(852-912)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今日涔阳古镇——安乡焦圻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