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世界军队的野战口粮

 铁血老枪 2018-11-16

    ▶美国陆军军人用直升机运输野战口粮。

    ▼越南战争时期美军飞行员的C型口粮。

    王斌

    新闻背景

    今秋起,芬兰国防部后勤中心素食新规开始执行,各地驻军食堂每周将提供两顿素食,没有任何牛羊猪肉、家禽肉或鱼肉,其初衷是基于士兵健康以及全球变暖下肉制品产量等方面的考虑。此举引发社会对军队野战口粮的关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野战口粮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过程,其口味也越发能满足营养与美味并存的需求。

    早年军用饼干好比“锉牙器”

    野战口粮指官兵参加训练、演习及作战时吃的军用制式食品。

    古代,野战口粮加工方式基本上以日晒、烟熏、盐腌、干燥为主,如中国秦军发明的锅盔、蒙古骑兵发明的肉松和奶粉、葡萄牙海军发明的马介休(一种经盐腌制的鳕鱼,可保存一两年)等。

    日本古代武士是自己携带粮食打仗的,通常一个饭团就是一顿饭。大名不提供粮食,武士基本上是带什么吃什么,且五花八门。贫穷武士,吃杂粮饭,就咸菜和少量肉干;富裕武士,食用精米饭、鲜肉和鱼干。

    从独立战争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40余年间,美国一直执行着1775年制定的野战口粮标准:肉或咸鱼;面包、饼干或面粉团;豆类蔬菜和饮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口粮由士兵自己准备。那时的饼干,可不像今天这样松软酥脆,而是用面粉加水、盐制成,因为难于下咽而被美国大兵称为“锉牙器”。至于咸肉,经常咬不动。

    1810年,法国军队开始配备玻璃瓶罐头食品。但是,这种罐头运输不便、容易破碎。随后,英国人发明了镀锡薄板金属罐,可由于食物腐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无法大量配备部队。史料记载,1870年的英国海军,吃的居然是1805年腌制的牛肉,像木头一样坚硬。

    巴氏消毒法催生正规野战口粮

    20世纪初,由于巴氏消毒法的广泛使用,军队野战口粮革命开启,适宜长期保存的正规野战口粮问世。各国对野战口粮的要求还是以满足作战和行军体力为准,基本不考虑口感。

    1901年,美国陆军开始制定新的口粮标准。1907年,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野战口粮开始装备部队。这种装在束腰口袋里的口粮全重453克,包括80克饼(由牛肉汤粉和面粉制成)、3块加糖巧克力(每块重28克)、盐和胡椒。

    一战远征欧洲时期,美军准备了后备、战壕、紧急三种野战罐头口粮。但是,士兵背着瓶瓶罐罐行军打仗颇为不便,为减轻重量,肉罐头暂时被袋装咸肉或干肉取代。

    一战后,美军推出新型军用口粮,如牛肉干(450克)、猪肉菜豆罐头、罐装咸牛肉(85克)或巧克力、压缩饼干(400克)、咖啡和糖等。

    1936年,美国陆军部经过5年研究,把野战口粮细分为A、B、C、D四种。1937年,美国霍梅尔食品公司首次生产出军用午餐肉罐头。

    “荷西巧克力”成美国文化象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队野战口粮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军推出A、B、C、D、K五种型号的野战口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口粮。A型属于新鲜食物,由野战厨房制作;B型是罐头,是半成品;C型属于最常见单兵作战口粮,用得最多。这种口粮有6个罐头,重3000克,包括肉、蛋、蔬菜、豆类、饼干、咖啡、糖块等,确保一天餐饮不重样,加热后更是香味四溢;D型口粮实际上就是一块浓缩巧克力,重124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荷西市荷西食品公司生产,别名“荷西巧克力”。二战时期,“荷西巧克力”那不可抗拒的美味,深受美军喜爱,并且鼓舞了美军士气,成为美国文化象征。电视剧《兄弟连》E连大卫·韦伯斯特把“荷西巧克力”送给一位从未品尝过巧克力的荷兰孩子的镜头,曾让全世界为之感动;K型口粮分早、中、晚三餐,分别用棕、绿、蓝三种颜色纸盒包装。这种口粮重量轻、体积小,可直接放入士兵上衣口袋。

    苏联军队野战口粮的看家食品是黑面包、茶叶和伏特加。黑面包配方简单,掺入荞麦皮、麦麸和米糠,非常粗糙,而且烤制复杂,通常需要三天。伏特加每人每天保证供应100克,冰天雪地里喝上几口,利于激发战斗力。二战期间,黑面包等军用口粮是1200万陆军的作战保障。

    二战初期,日本陆军的野战口粮以饭团为主。早餐是凉米饭加咸菜,1杯凉茶;午餐是饭团加点肉或鱼;晚餐是1碗汤,加点赤豆糯米饭和蔬菜。后来,日军推出新的陆军口粮标准,包括精米580克、压缩干粮230克、干菜120克、福神渍45克(什锦八宝菜)、清酒0.4升等。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伙食有点儿奢侈,比如海军军官的早餐有鱼干、海苔、味噌汤、腌咸菜和白饭,还可提供麦片和咖啡;午餐按汤、肉、鱼次序上菜;晚餐是生鱼片、腌蔬菜、烤鱼、蒸鱼、味噌汤等。

    二战中,德军前线作战部队的野战口粮主要由战斗间隙口粮、便携口粮、战斗口粮三部分组成。平时,口粮装在补给车上,临战前由指挥官下令食用,一般24小时供应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期间,罐头食物又开始大量使用。美国1亿多罐“斯帕姆午餐肉”被运往太平洋战场,成为二战盟军食品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即食口粮”能存三年半

    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野战口粮研究进程缓慢。北约及许多国家军队一直在食用上世纪40年代研制的野战口粮。那时,罐装野战口粮种类少、体积大、分量重、口感差、运输不便、浪费严重。

    1963年,美国国防部开始采用现代食品包装和加工技术研制“即食野战口粮”,并于1966年研制出了脱水干粮。

    真空包装袋问世后,“即食野战口粮”成为美军标准野战口粮。这种用真空包装取代罐装的口粮拥有12道主菜,营养较高,打开后,好比摆开了家庭餐桌。它无需冷藏,但要存放于阴凉处。到1998年,“即食野战口粮”主菜增加到24道、150多种附加食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每份热量为1270大卡。

    据了解,“即食野战口粮”包装十分严格,具有防摔防弹功能,如果从380米高处伞降、无伞30米高处自由下坠,可毫发无损。在27摄氏度条件下,能保存3年半;在38摄氏度条件下,能保存9个月。

    当今军队口粮美味诱人

    进入21世纪,各国军队都在野战口粮的口味上下功夫,开发出许多符合本民族食用习惯的口粮,深受官兵喜爱。

    法军野战口粮罐头有30种口味,每一种都精心烹饪,非常美味。前不久,法军又将牛肉饺子、东方沙拉、三文鱼酱、牛奶甜食、牛轧糖、果蔬燕麦片等添进口粮名单。味道如此诱人,难怪阿富汗战争多国部队会合时,美国军人至少要用5盒本国罐头换一盒法国罐头。

    过去25年,美军先后研制出270余种不同口味的野战口粮,平均每年推出10余种。2007年,美军推出“FSR突击口粮”,以“重量更轻、热量更多、营养更丰富、饮用更方便、味道更可口”著称。官兵可以边走边吃,咬住吸管即可饮用,无需用手辅助。今年底,美军还将推出比萨野战口粮。目前,美国陆军正在试验下一代革命性野战口粮,即“咖啡因+牛肉+能量棒”。

    英军研制了全天候野战口粮,包括咖啡羊肉、培根煎蛋、肉炒饭、咖喱鸡肉炒饭、三明治、番茄罗宋汤、桃子丁、什锦水果、红莓谷物棒、奶油鸡肉味汤等。

    日本自卫队研制出了两种野战口粮:一种为应急口粮,全是罐头食品,每餐780克,主要有米饭、干面包、压缩干粮、副食、咸菜等;另一种是软包装口粮,采用蒸煮袋技术。其主食有两小袋米饭(每袋重200克),主菜至少有11种可供挑选,还有各类调料、咸菜、泡菜、土豆沙拉、方便面以及速成汤。

    以色列军队的野战口粮具有浓郁的地中海口味,包括橄榄、蓝莓、三文鱼、金枪鱼、甜玉米、哈尔瓦甜点、高能蛋白棒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