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口西大街之二

 超级水手ssl 2018-11-16
    三座古刹

  我国的寺庙文化历史很是悠久,无论是偏僻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城市,各式庙宇建筑时有可见。金碧辉煌的殿宇、熠熠生辉的塑像、寓意深刻的楹联,尽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彩,同时寺庙也是普通大众最常去的地方,而且每一地修建的庙宇又表现着各自不同的民风民俗。

  没沟营时代,营口的发展主要围绕着西大街进行,这里是营口的发祥地,寸土寸金的短短一条街上建有3座庙宇,已经是最大的容量了。在西大街的西端是在龙王庙基础上修建的天后行宫,俗称“西大庙”,东端是老爷阁,在西大庙南不远处就是“火神庙”。营口兴建的这些庙宇同样反映着民间的信仰。

  龙王庙在各地都有供奉,主要是人们盼望风调雨顺,利于生产和生活,对于靠河近海的营口,又是渔民们出海行船时心里的精神寄托和安慰,所以龙王庙在营口修建的最早。妈祖是渔民和沿海贸易商旅崇拜的保护神,起源于福建的妈祖信仰,后传至台湾、江浙,我国东部沿海都有祭拜妈祖之庙,随着福建商人北上,妈祖信仰一直传至营口,妈祖庙的分布,就是渔民和海商不停息的足迹,更是福建商人从南到北的行踪,营口是他们行商时极其重要的落脚点,他们很看重这块风水宝地,选择了极佳的位置修建了营口的妈祖庙——西大庙。营口凭借河海转运港口发展起来后,人烟稠密,屋宇相接,极易失火,1840年,埠内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说明当时营口已经初具城市形态,许多饭铺、茶馆等商铺又以火生财,为了消灾降福,自然同意建火神庙祈求神灵庇佑。1860年建成的老爷阁在营口可是无人不晓,居于旧城中心的重要地位,全国各地所建的关帝庙数不胜数,人们对关公是崇拜有加,营口坊间流传着建造老爷阁的缘由,一说是用关公手擎的青龙偃月大刀压服手持小刀祸害百姓的毛贼,另一说是为了镇服老爷阁北侧外国传教士修建的“公鸡楼”教堂,这些传说分明传达了老百姓的一种获得美好生活的愿望。

  寺庙是我国最为传统和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尤其是庙会更把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下来,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文化认同感,是人们习惯在遭遇恐慌与不安时去寻找精神信仰上的帮助与寄托所在,更是民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一座城市而言,这些留存下来的建筑是城市空间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城市时间概念上的历史佐证。从三座古刹的所在,不难看出,建造者们也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当时西大街是城区的中心,三座古刹处于城镇的原点,近代营口的发展史是从这里向东向南展开的。营口在清代曾分属于盖平和海城两县,老爷阁恰是这两县的交界标志,据《盖平县志》记载,营口“距县城西北七十里,昔为海城、盖平分辖。以老爷阁为界,曰东没沟营、西没沟营,东属盖平,西属海城。”

  

  

  四合院落

  提起四合院,人们就会想到北京城里青砖碧瓦的中国传统建筑,那是中华文明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在营口的土地上,在西大街两侧,同样有一种四合院坐落着,不声不响,以至于世人还不知晓,但它却为近代营口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的兴盛做出了历史贡献。

  营口的这种四合院,居住功能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代之以经商贸易为主,迎合了西大街上众商家的需求,是求新求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建筑领域里的体现。建筑是一种固化的文化形态,在历史某个节点上凝固了时间,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程度。近代西方文化随着宗教、军事、经济等侵入我国,西方的建筑风尚也随之而来,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接纳西方建筑的同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格调布局始终体现在近代建筑上。中外建筑风格同时出现在一座建筑上,是“折衷主义”选择的结果,中西合璧式建筑之风大行其道,满足了不同的人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营口西大街上的源兴成旧址、公益银号旧址、东记银号旧址等,是最有特色的中西结合的建筑,四合院与欧式风格巧妙衔接,是营口珍贵的近代建筑。

  源兴成旧址建于1904年前后,是营口西大街上近代金融业——银

  号建筑,为一层两进四合院,一进院落后还有二进院落,均有正房与左右厢房等附属建筑。后面正房东家居住,一、二进院落之间通过一个拱形门洞相连,颇似山西建筑风格,是前店后住宅的“四合院”格局。这种“四合院”临街是店面,高起女儿墙的“洋门脸”凸显建筑气势挺拔,配以石质门洞和结实的大门,十分气派。从空中俯瞰,整体布局为“日”字形状。其为营口独有,也是惟一。公益银号旧址和东记银号旧址东西相邻,建筑格局相似,它们的整体建筑是营口独有的一种新的四合院,临街是二层店面,同样是“洋门脸”,后面正房是二层住宅,由东家居住,东西厢房都是一层,楼梯敞开,设在连接正房和厢房的转角上,上通住宅的二层和配房的屋顶平台。这样的建筑设计,不但大大地增强了防盗的安全系数,还释放了建筑空间,增大了使用面积,可谓是一举两得。

  营口西大街上的“四合院”取中西建筑之长,弥补两者的不足和漏洞,不仅没有出现两种建筑思想发生碰撞时的剧烈排斥,反而却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为引领当时建筑潮流的时尚之选。营口近代建筑的形式变化没有离开中国的建筑传统,无论从继承和发展上看,都显示出设计者和建造者具有的传统素养,并掌握了近代科技的先进理念,达到了一定高度。

  

  

  五口通商

  在近代社会,中国遭到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野蛮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处辟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后,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贪婪的侵略者进一步对华侵略,通过中英《天津条约》,又将“牛庄、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又通过沿海各省伸向内陆。

  中英《天津条约》第十一款提到“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任何人买卖,船货随时往来。至于听便居住,赁房、买屋,租地起造礼拜堂、医院、坟茔等事,并另有取益防损诸节,悉照已通商五口无异”。根据这一规定,牛庄等成为通商口岸。条约里的牛庄是今海城市牛庄镇,在辽河上游距营口东北45公里处,为一座古老的码头,在历史上曾有一段繁华期,在《天津条约》签订时,因港口早已淤塞,被下游的没沟营港口所取代,不过,侵略者们对此并不知晓,还在为打开了东北的大门而沾沾自喜。

  当洋人通过实地考察后,发现事与愿违,便开始了转换开埠地点的行动。据《筹办夷务始末补遗》记载:咸丰十一年四月十四日(1861年5月23日)英国领事密迪乐驶抵没沟营口,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前往牛庄,发现该地“铺商较少,距没沟营亦远,不愿在彼设立领事官署”。回想在没沟营(营口)时看到的繁华街路景象,两相对比,密迪乐打定主意要将开埠之地移至没沟营。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营口代牛庄开埠既有洋人强行更改清廷默许之因,也有清朝官员主动引导。晚清时期政府腐败无能,唯洋人马首是瞻,洋人提出的要求几乎是一律照准,因此对开埠之地由牛庄改在营口准了就是。另有研究认为“当英、法等各国要求清政府开放牛庄口岸后,在1859年,僧格林沁就指出:‘至没沟营为奉省咽喉要地,各处商船即在彼停泊,不能驶至牛庄’,虽然中英《天津条约》规定牛庄通商,如果英国领事欲前往牛庄,奉天将军要劝告该领事,‘各处商贾皆在没沟营聚集,俗谓赴牛庄者,即系没沟营地方,牛庄并无商贾行肆’。可见,在正式开埠通商以前,已经有地方政要提出用没沟营(即营口)代替牛庄开埠,因为营口当时已经发展成为东北沿海的‘咽喉要地’,正是这一地位的变化,僧格林沁认为必须开放营口以代替牛庄。”

  不论是出于何种因素,营口代牛庄开埠是史实,所以在营口现存的一批近代建筑的名称,就以牛庄称名,如:牛庄海关、牛庄居留民团役所、牛庄俱乐部、牛庄邮便局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