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往事——两块奠定美国未来的殖民地(四)

 流连忘返zuokc 2018-11-16




                     ​感恩节的来历

 

比起詹姆斯敦第一批登陆的殖民者,在普利茅斯登陆的这批殖民者境遇更加糟糕。他们登陆时正值冬季,天寒地冻,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大地,万物萧索,沉寂而荒凉。回顾身后,万顷波涛把他们文明世界的联系全部斩断,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命运的挑战和生存的考验。

 
                   
 
​  
(这块刻有1620”的石头,是普利茅斯新移民登陆这块土地时刻下的。如今这块石头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宝,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瞻仰这块镌刻着先辈们顽强奋斗的历史遗迹。)


​    这时,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建设一个理想的新天地的渴望给这批清教徒的心中注满了力量。他们以先驱者自居,正像一只小蜡烛将会点燃千万只蜡烛一样。他们决心要用这里燃起的光芒,照亮未来的无数人,乃至整个民族。
    


​    应该说
这批清教徒们的运气还是比较,他们登陆的港口是一个天然良港,附近有一个出产丰富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海产品。在陆地上有一些小溪,虽然结了冰,但可以向他们提供充足的淡水。而且,在这片土地上居然有印第安人开垦过的农田!他们将这些归结于上帝的怜悯。后来他们才知道,这里曾经是一个印第安人的村落,只是因为一场来势凶猛的传染病而遭灭顶之灾。

     

 

       (彪悍而善良的印第安人。他们的慷慨,帮助最初的新移民,站稳了脚跟。)


​    不过随即而来的残酷现实,又很快的使他们陷入了绝望。在
寒风呼啸大自然把缺少过冬备的人们抛入一片冰天雪地在这陌生的大陆上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怎样从中取生活资料。繁重的劳动,严寒的气候,恶劣的生活条件,已经耗尽了他们心血和精力,紧接着,又来了一场凶猛的传染病,很多人倒下了,只有七八个没有染上疾病的人,拖着虚弱的身体,照料剩下的奄奄一息的病人们。


​    短短的三个月中,
“五月花”号上殖民者中,已经死亡过半,只剩下五十三个人还在苦苦挣扎。
所有的理想和美梦都被严酷的现实撕得粉碎。人人都在祈祷上帝的恩典,但上帝在哪里?


​    但是,这批勇敢的清教徒没有向命运屈服。
整个冬天,他们白天盖房子,勘查地形,晚上回五月花休息。直到第二的三月,房屋才基本建好。五十三个幸存者离开了这艘一直充当他们避难所的船。月,五月花号返回英国,它渐渐远去的背影带走了人们对旧大陆的最后一丝留恋。


​    虽然
过了第一个冬天,但殖民者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其中最致命的就是饥俄的威胁。他们从欧洲带来的给养已经消耗殆尽,往后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    就在这群饥寒交迫的人
濒临绝境的时候,他们的救星出现了。


​    四月的一天,一位印第安青年来到了这批殖民者的定居点,居然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向他们表示欢迎,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原来这个青年曾经被绑架到欧洲当奴隶,后来又逃回到自己的家乡。


​    对于这些清教徒来说,这简直就是上帝的奇迹!印第安人的这份珍贵的友谊是上帝赐给他们的最意外的礼物。于是,在这位印第安青年的引荐下,殖民者们和这个部落的人们见了面,并签订了互惠互助、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


​    印第安人
非常慷慨地送给他们许多生活必需品,后来又派出能干的印第安人教授给这些殖民者们种植玉米、捕鱼,甚至包括饲养火鸡的本领至于那个印第安青年,就一直留在了殖民地的定居点,帮助这批殖民者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下根。


​    这一年,风调雨顺,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
殖民者们大获丰收。到了11月底,殖民地的人们决定举办一场庆典感谢上帝的恩赐。当然,印第安人是他们聘请的最尊贵的客人 

 
 


​    (普利茅斯人的第一个丰收年,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感恩上帝,感谢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

 

由此,渐渐形成了习俗,后来美国政府将其命名为感恩节,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许多美国人的心中,这个节日甚至比圣诞节还要重要。

   

​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舞蹈,表现的是庆祝玉米丰收的喜悦。这幅水彩画作于1585年。)

 

詹姆斯敦通过史密斯与印第安头人波瓦坦建立的友谊,化解了殖民地濒临毁灭的危机,而普利茅斯的人们则是通过与印第安部落订立协约,建立两个群体的互惠互助的关系,站稳了脚跟。比较一下两个殖民地与印第安人建立友谊的这种差异,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两块南北殖民地的价值取向?


​    虽然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这种合作和友谊还是非常令人温暖的。不过,这种温暖并没有长期存在下去,接下来的便是令人痛苦的流血和厮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