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遗言

 梦里忽闻地瓜香 2018-11-16

作者  李志伟/文

鲁迅,第一次出现在1918年的一篇名为《狂人日记》的报纸文章上。之后,伴随着这个名字而来的《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论雷峰塔倒掉》、《祝福》、《伤逝》……如洪水排山倒海般向沉睡中的国人狂袭而来,愚鲁而迅速!国人惊醒了,民族惊醒了。

他,一身朴素的中式长杉,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书法隶书中“一”字行,犀利的眼神,冷静淡定的脸庞,手上总是夹着一跟仿佛燃不完的香烟,清瘦儒雅。

他可以成为一名医生、商人而或是官员幕僚,他可以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闲庭信步、醉生梦死。然而,当他远赴日本学医,立志使国人有副强健的体魄时,他看到侵略者屠杀同胞时,国人那毫无表情的麻木和刺耳的欢呼声。他似乎看到了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这一点愉快也忘却了。这一次他惊醒了,他明白要改变国家的命运,并非是国人的强健体魄,而是国人的思想精神。他没办法像中国的文人一样,万事闭上眼睛聊以自欺。他呐喊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励志豪言,用1.61米高的个头,撑起了唤醒国人的使命,用铮铮铁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他是一位永不妥协的斗士,面对国人厚重的酱缸文化,他仍然坚信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虽不能对国民性进行全盘否定重塑,但他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五四”运动过后,他的文学创作随着时代潮流喷涌而出,手中的利剑越趋锋利无惧。有人开始胆颤心惊,有人开始坐立不安,诱惑、威逼、恐吓,在这位斗士面前显的如此可笑。他轻轻地抽了口烟,神态若然地写下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毅然拿起手中的笔,在幽默讽刺中,继续对国民劣根性发出无畏的控诉和批判,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毫不留情地直刺民族精神深处。

1936年秋,这位被喻为“民族魂”的斗士带着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希望”离开了,留下了除书信外近700百多万字的宝贵财富,以及留给后人一条还未走完并布满荆棘的路。

让我们再次打开书卷,看看这位百折不挠的斗士最后的遗言:一、不能因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倘若忘掉,这民族真成了糊涂的民族。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章发表于《北海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