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山·进博】暖心上海~看到陌生人突然倒地,怎么办?

 xxjjsdt 2018-11-16

从“不敢救”到“敢救”

如果遇到陌生人突然倒地,你会出手相救吗?


曾经有一项关于“看见陌生人倒地,是什么阻碍您出手相助?”的调查显示,有58%的人害怕如果急救失败会被要求担责,35.9%害怕自己被判为肇事者,6.2%认为应该让医生来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调查发现,如果法律规定急救免责的话,有93.9%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参与急救。

2016年堪称“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付诸实施,为施救者提供了免责保护,其中提到“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市民,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随着《条例》的实施和大众科普宣传,上海市民对急救体系的认识不断加深,急救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从“不敢救”到“敢救”的瓶颈被打破,大家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社会急救,但从“不会救”到“会救”的转变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避免“有心无力”。

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心脏骤停,如果能够快速判断倒地人员的意识情况,发现心脏骤停,在最佳抢救时间4-6分钟内,关键的时刻,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此时我们能够做的,绝对不是掐人中,掐合谷,而是

1、拍患者肩膀,呼叫患者,看看有没有反应;

2、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情况。

 心脏骤停,这样掐出血也没有用的啊!!!

从“不会救”到“会救”

期待您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

近年来,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左右。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发作突然,约10秒左右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钟黄金时段内及时救治,多数患者可以存活。可是如果错过黄金抢救时段,病人的各个重要脏器细胞开始死亡,然后发生生物学死亡,少有自发逆转者。

要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心肺复苏就成了“起死回生”的主角。心肺复苏能使人体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从而达到恢复心脏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自主意识恢复的挽救生命技术。然而在我国,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仅有15%-30%,成功率不到1%。因此,多方面普及老百姓的急救常识,让热心人们懂得怎么操作,在第一时间做到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很有可能就会挽救一条生命。

操作步骤

1. 判断患者意识

可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听得到吗?”“叫什么名字?”等最简单的问题。

2. 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

呼吸的判断

可以直接观察胸廓的起伏,也可以通过患者鼻、口部有无气流或在光滑表面产生雾气等方法来参考判断。

脉搏的判断

一般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进行:患者头后仰,找到甲状软骨,也就是喉结,在喉结的外侧0.5 -1.0厘米处。

需要注意,判断呼吸、脉搏的时间限定在5 -10秒。

3. 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只有1人在现场,立即拔打当地急救电话120,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请其他人拨打电话,自己在患者边上,准备开始心肺复苏。

4.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实施标准:

l  患者应仰卧于硬质平面,术者位于其旁侧;

l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半段,按压点位于双乳头连线中点;


l  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以手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身体稍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


l  用上身重力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但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有力。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按压深度不少于5厘米(成人),每次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如果有人工呼吸,成人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都为30∶2。

5. 人工通气

如无颈部创伤,可以采用仰头抬颏开放气道。

l 仰头抬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应取下,以防其脱落阻塞气道。

l 口对口呼吸

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注意!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也就是说,即使不会做人工呼吸,您完成了高质量的心外按压也是非常有效的。


6. 电除颤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室颤,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有可能,尽快除颤。随着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在机场、火车站、轨交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的逐渐普及,除颤仪这种平时只有医生才会使用的专业设备变得更加大众化。AED的操作上手比较容易,接受过培训的机场、车站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只要简单安装就可以为病人实施除颤。所以大家在急救需要时,可以向机场、火车站、轨交等场所的工作人员征询。 

请记住以上这些急救要点,发现有人倒地时第一时间出手相助,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如果您记不清也不要紧,哪怕是拨打120,或者是就近寻找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也是极大的帮助。

暖心上海,正是因为有你有我在行动!


专家介绍

李 剑,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现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阵发性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与药物治疗。
现为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荣获全国住院医师规培项目“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华山北院)、每周五上午(总院)

文 | 心内科 李剑 黄清昱

编辑 | 唐吉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