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雪雪冬,封中总有一点红

 昵称12722862 2018-11-17

冬季,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120日,大连市邮政公司推出的二十四节气纪念封的收官之作——“大寒”封出炉,在“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的隆冬时节,躲进小楼赏“冬”封,对我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立冬封面的灰色从左向右由深变浅,视觉寒意有了。主图画面从绿意未退的苇叶到黄白交杂的芦花,再到模糊的暖阳红晕,让人感觉北方的初冬不算冷。配诗“疏木摇空半黄绿”用的恰到好处,这是左河水的诗《立冬》中的一句,农历10月初,芦苇正是黄绿各半的时候,而阔叶林木肯定是叶已落尽,封的左上角的枯枝印证设计者很有生活。右图的山水林塔与邮资机戳搭配,起到了平衡全封画面的作用。

    小雪此封正面用了白里泛蓝的清亮之色,主图是雪中一竹,竹叶看似绿意犹存,配诗是左河水的“太行初雪带寒风”,雪中赏竹,这个可以有,因为是在太行,如在东北,都是雪中看松、赏梅。辅图是雪中山林,景深处用了蓝色,让人联想起美妙的童话世界。但封中的亮点不在此,看主图左上方,立于树枝上的鸟儿,那耀眼的“红腹”,该不是什么“锦雉”吧。

    “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封皆是雪中景。主图是雪罩天地一笼统,干枝红叶笑西风,画面是宁静又艳丽,一只雀儿唱枝头,给雪中的房屋树木带来生机,此情此景,谁又能说雪乡不是温柔之乡呢?配诗“穿枝掠院演梅花”仍出自左河水,我又要质疑图文不搭,配诗说“演梅花”,而入画的却是红叶,是跳跃思维?还是多元展示?

    冬至数九寒冬到了,封的灰色加重。主图是远山近水,桥横树立,漫天飘雪,不分昏晓的景象。配诗是左河水的“几番寒起一阳来”,不读全诗也能懂得:至此,白昼渐长,阳气回转,新的轮回开始了。在冬日萧疏中,设计者没忘给读者一点“温暖”,看左上角的枝头,有一只写意的鸟儿,戴着小红帽,鸣叫之音被红色圈起,“冬”封不那么“冷”了。

    小寒封的主图已达到寡净的程度,没有小寒二字,人们也可以读图而寒战,辅图也只有黑白两色,倒是小亭子和两枝竹让人不敢忘记小寒时节的江淮流域,配诗“冰封万里雪皑皑”出自左河水的节气诗《小寒》,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封的左上角两只红腹鸟儿和枝头的红色果实。封的背面提示人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介绍了美食、养生和年俗等。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寒冷程度达到年中至极,封的主图就剩下冰封山河这么简单了,用左河水的“蜡树银山炫皎光”做配诗倒是蛮搭,封的设计者没忘“桃未芬芳杏未红……浓淡由他冰雪中”的红梅,北国风光中最美一景跃然封上。封的背面介绍何谓大寒,以及此时养生的重点应放在一个“藏”字。

    大地在经历了春的勃发,夏的繁茂和秋的丰收后,由盛转衰,暑寒交替,进入冬的肃穆萧条。《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里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至此,大连邮政公司的“封”说二十四节气进入尾声。冬季的六枚封可谓“银装素裹”,准备端庄谢幕,设计者的冬封上总有一点红,给人暖意,让人联想,充满期待。

    封,邮品一件,尺幅有限,要表现二十四节气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有相当的难度,大连邮政公司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集合天文、历法、农耕、民俗、文学、美食等知识,利用摄影、绘画、篆刻等美学手段,呈现了一套信息丰富的唯美纪念封,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好事。一年来,每到节气当日,我都会到邮局买封并寄给各地邮友分享,大家对这套二十四枚封的总体评价如下:

    主题鲜明,风格统一,主图、机戳位置固定,辅图灵活多变,既符合邮品实用性,又满足纪念封的美学要求,色彩的运用与季节的变化相吻合,一目了然;用材考究,印制精良,信息丰富,受到收藏者的追捧。5元一枚,性价比合理。

    不足之处:主图与节气,主图与配诗的选择有待商榷。配诗过多地选择了左河水诗作,忽略了中华几千年茫茫诗海的浩瀚,很多诗人“毫端蕴秀”的“应时、应景”绝句佳作没被选用,留下遗憾。农耕信息偏少。

    从《当春乃发生》《夏季的农忙与追凉》《暑去寒来看秋封》到今日的《冬雪雪冬,封中总有一点红》,我跟随着这组纪念封,在品读中走过了春夏秋冬,备感充实愉快。(全文完)  (陈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