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开展餐饮企业现场专项检查,超八成企业没有排污、排水许可证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18-11-17

食在广州

干蒸、烧卖、虾饺、

云吞面、艇仔粥、白切鸡......

要吃遍广州的美食用三天三夜亦未必足够

海量的美食自然需要庞大的“载体”

数据显示

广州已办证的餐饮企业多达10.5万家!

在餐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油烟、噪声、污水和垃圾接踵而至

是群众投诉举报的集中区域

亦是“绿水青山”事业的威胁因素

抽查▶▶

超八成企业无排污排水证

9月10日至10月10日,广州市河长办组织市水务局执法监察支队、城市排水监测站、市水务科学研究所、市水投集团等单位联合组成餐饮企业专项检查组,对全市11个行政区餐饮业的办证情况、污水预处理设施情况、接驳情况等四类违规排污行为进行抽样摸查。

截至10月10日,全市累计摸查“餐饮类”排水户538家:

无排污许可证和无排水许可证的“两无”餐饮类排水户有441家,占已摸查总数的81.97%;

预处理设施异常的有350家,占已摸查总数的65.06%。


在本次的摸查中,有30家饭店情况严重,名单中有不少大家较为熟知的企业。其中,大塘烧鹅菜馆、鹅公村出现无排污证和排水证,隔油隔渣池未及时清理等问题;向群饭店及点都德出现无排水证,污水去向不明,隔油隔渣池未及时清理等问题。


▲点都德隔油隔渣池未定期处理,环境卫生较差


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违法排污餐饮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要限期补办排污许可证和排水许可证,排污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处罚或停业整顿,对于整改后仍不达标的餐饮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门取缔。


现状▶▶

餐饮企业普遍不重视排污问题

广州市河长办从检查的538家餐饮企业中认真分析了其中55家,发现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隔油、隔渣设施简陋,没有高效油水分离装置;

隔油隔渣池未及时清理,高浓度污染物随着废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或河涌;

含油废水未达标排放,就直接排入河涌或污水管网中。



▲未及时清理隔油隔渣池,油渣淤积


餐饮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动植物油、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浓度极高,如果任由这些未经处理的含油废水直接排入河涌或污水管网,将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排入河涌导致河涌水体水质变黑变臭;

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油脂和残渣沉积附着在污水管网内,导致管道堵塞;

含油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会降低污水厂处理效率、增加污水厂运营成本。


参加现场检查的广州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工作人员表示,餐饮企业排水户对超标排污问题普遍不重视,有的有基本的隔油设施,有的安装了隔油设施却不怎么用,有的用了却没人维护,效果不好。目前,违法成本低是导致排水户对排污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


监管▶▶

成立餐饮企业联合专项督查小组

为解决餐饮企业违法排污的问题,彻底查处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下一步广州将成立以市环保局为牵头单位的广州市餐饮企业联合专项督查小组:

由市环保局统筹,市水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城管委配合,在全市开展查处餐饮企业违法排污的专项行动,督促餐饮企业完善预处理设施,规范排污或排水行为。通过日常检查和定期暗访,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餐饮单位违法排污专项整治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抽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由属地各区政府负责,对不合规范的餐饮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及执法,督促餐饮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从源头上减少排入河涌水体污染物的总量,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维成本。

由市专项督查小组负责督办及问责,对本次专项行动检查、整治及执法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启动问责。


点名▶▶

本次专项检查中30户典型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