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sos天外飞仙 2018-11-17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走进悠远朴雅的园林,如何能读懂春之神韵?不穿越历史与文化的樊篱,怎觉园林的惊艳?多数人对于古典园林的印象无非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亭台楼榭,落英缤纷,看到的一切都恰到好处,但可知方寸间另有乾坤?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园林中的形式美,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看看江南园林的叠石造山之美。园林中的山石被认为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就能体现园林中的山石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筑山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就筑山艺术和技术而言,手段越多越好。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假有真,作假成真,是江南园林筑山的创作宗旨。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从筑山的分类上来讲,江南园林的假山大致可以分为写实类假山、写意类假山以及贴璧山。

写实类假山

园林中,写实类假山是对客观物象的实际描述,其特点就是强调物象的自然特性和本身气质的渲染。这类假山是对真山进行概括、提炼后的浓缩形式。既有山的形态和气势,又有石的变化和趣味,既有景可供静观,又能引人万千思绪,这就是写实类假山的艺术所在。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写意类假山

它是相较于写实类假山而言的,写意类假山注重意向的表达而非自然界物象的摹写。它模仿真山具体形态,但以传神为佳,借叠石造山来抒发胸中情趣。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贴璧山

贴璧山,也称峭壁山,是以墙壁嵌叠而成。有的嵌于墙内。有的贴墙而筑,远远看去,犹如浮雕。以墙为背景,使山体有所依托,以不致形成突兀孤立的形象。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石材选用

在园林中筑山,讲究用不同的石质原料,这样才能构建不同的假山景观。常用的石材主要有太湖石、黄石、英石等,另外还有灵璧石、散兵石、笋石、钟乳石等。石的形态上,可按漏、透、瘦、皱的标准来挑选,这样才能铸就飞舞灵活、姿态宛若天然的假山。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园林中筑山的技艺完美诠释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艺术审美原则,现存的园林筑山小品,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最好的实例,也为现在园林学者、匠人提供绝佳的摹本,使得他们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园林。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看园林中叠石造山究竟美在哪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