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屙屎无出赖地硬。这是最早接触、认识的最能体现抱怨的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明明是自己“拉不出屎”,还要埋怨地板太硬。
2.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常用的劝解不能嫌弃抱怨的民间俗语。目前拼爹时代,不知又有多少人嫌弃父母,嫌弃家庭。
3.“怎么能够这样呢?”、“我早就说过不能这样!”、“怎么还没有干完?”、“你真笨!”…这是常常挂在嘴边的抱怨话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别人的不满和对别人的指责,主要的口吻都是反问句居多。
4.怨天怨地,怨人怨己;抱怨命运,抱怨社会;抱怨父母,抱怨兄妹;抱怨知识,抱怨经验……这是抱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表现。
(二)原因
1.因为无能所以抱怨。因为自己没有本事得到就牢骚满腹。
2.因为懦弱所以抱怨。为了掩盖自己的懦弱而怨天尤人。
3.因为浮躁所以抱怨。因为自己修养不够、脾气暴躁而动辄指责抱怨。
4.因为自私所以抱怨。为了避免自己的名誉受损而推卸自己的责任。
5.因为自傲所以抱怨。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总是指责抱怨别人。
(三)危害
1.抱怨是一剂毒药。因为抱怨很容易成为习惯。经常抱怨也就有人经常被抱怨,一旦“中毒”即难以解救。毎一次抱怨就如同把毒素沉积在自己的心灵里,犹如慢性自杀。
2.抱怨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一种传染病。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在生活中弥漫着不和谐的味道。抱怨传递的是一种负能量,既害人又害己。
3.抱怨是丧志之始。苟子说:“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抱怨的人面对任何事情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消极对待,整天愁眉苦脸,生活在怨天尤人之中不能自拔。
4.抱怨是结仇之源。抱怨—争吵—隔阂—结怨—成仇。这是生活规律。抱怨越多,结怨就越多,仇人就越多。抱怨也摧毁着亲情、友情人情和爱情。
5.抱怨是败德之行。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抱怨生活者,成为人类社会所不齿。
(四)共勉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抱怨是人生旅途的绊脚石。拿捏好自己说话的分寸吧!嘴上带尺,脚下才有路。
以其抱怨不如改变
————————
【早读】18289 【音乐】《知音》【图片】《翱翔在居延海》杨柳
|